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395190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按章整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综合第一章填空选择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世纪初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两者互相作用的心理规律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发明性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措施是行动研究法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当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7、学习与教学的过程重要涉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三种活动过程。、学习与教学的互相作用过程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

2、环境等5要素。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简答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简答)五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环境。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0世纪代此前) 发展时期(0世纪代到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0年代到7年代末) 完善时期(2世纪80年代后来)3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第一阶段指从0世纪初至1

3、94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重要是翻译简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是学习和简介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试图以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措施对此前的教育心理学加以改造,以确立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第三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课题逐渐展开。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 增长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 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本3)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措施基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措施(一)观测法 观测法是有目的的、

4、有筹划地观测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准时间顺序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解决,从而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措施。根据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的关系分为参与观测和非参与观测。(二)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筹划地严格控制或发明条件以积极引起或变化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措施。实验法有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法,一种是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平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变化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措施。它兼有观测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长处,既是积极发明条件,又是在比较自然的环境里进行的。(三) 调查法(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

5、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发明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环节:筹划、行动、观测和反思6.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 增长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 的理解。2) 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本。3)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措施基本。第二章填空选择1、小朋友结识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皮亚杰提出的。、皮亚杰觉得,结识构造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可以进行逻辑推理的小朋友结识的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她觉得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4、皮亚杰觉得,当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

6、具体动作中挣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小朋友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的阶段5、埃里克森觉得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6、个体倾向于运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根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7、维果斯基的近来发展区是指小朋友既有的发展水平与也许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8、心里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里变化。它具有四个特性:差别性,不平衡性,持续性及阶段性和定向性与顺序性。、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

7、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5个阶段。12、席尔瓦和汉森觉得存在种基本学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感官感受型,直觉-思考型和直觉-感受型名词解释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2. 近来发展区:是指小朋友在有懂得的状况下,借助成人协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别,事实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3. 核心期:是指个体初期生命中一种比较短暂的期间,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少或没有影响。4. 人格:又称个性,是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的行为有稳

8、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性。5.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互相区别的重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觉得,自我意识涉及3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结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性、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等的理解与评价;二是自我体验,重要指个体的情感体验,如自卑、自尊、自信等;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督促、自我调节等。7.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体现出的

9、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辨析 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认知风格重要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即个体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体现出的典型的功能方式,重要反映学习者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别。而学习风格除涉及信息加工方式外,还体现出个体的感情因素、心理行为以及与学习环境互相作用产生的学习方式的偏爱。显然,学习风格涵盖层面广,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构成因素的差别性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格。简答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四个基本特性:1.差别性,2.不平衡性,3.持续性与阶段性,4.顺序性与定向性2.皮亚杰,瑞典小朋友心理学家、发生结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的理论描述认知发展的机制时重要

10、波及如下几种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是认知构造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结识事物的基本。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个体变化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皮亚杰觉得,同化和顺应的共同作用增进了认知的发展,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构造,以达到个体图式与经验之间的平衡。认知发展的阶段: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觉得,每个人都会经历个发展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12至8个

11、月):小朋友追求的是口腔满足。 肛门期:(从12、18个月到3岁):大小便的训练期;超我的发展。性器期:(从3岁到岁):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从5岁到12岁):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现象。是一种相对安静的时期。小朋友专注于社会情感的发展。生殖期:(从2岁到成年,青春期是生殖期开始的标志):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从父母那里挣脱自己,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现出独立的倾向。此期容易体验到情感上的痛苦,部分来自同父母的分离体验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婴儿期(0.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重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身体舒服和安全感。 第二阶段:小朋友初期(1.

12、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重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期(36、7岁)积极感对内疚感。重要任务是获得积极感和克服内疚感,体现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重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发明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重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避免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感能力的发展)。 第六阶段:成年初期,密切感对孤单感。重要任务是获得密切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亲爱感获得)。第七阶段:成年中

13、期,繁殖感对停滞感。重要任务是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自我调节与绝望期的冲突。重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完毕人生的使命感。.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 、人格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 、人格发展根据渐成原则 、自我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6什么是核心期及其意义 是由康拉德.劳伦兹(洛伦茨)提出。是指个体初期生命中一种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意义:我们应当抓住核心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恰当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近来发展区的定义和意义 指

14、小朋友在有指引的状况下,借助成人的协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别,事实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由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 意义:近来发展区的提出阐明了小朋友发展的也许性,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小朋友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当看到处在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8什么是自我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如何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结识,自我意识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结识,即个体对自己心理特点(人格特性、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等)的理解与评价;二是自我体验,重要指个体的情感体验;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

15、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 社会自我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客观化时期,自我评价处在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到内心世界的发展过程。但还很少波及抽象性评价和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 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个体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爱好,开始规定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从而更加独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一时期的个体可以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认知方式的差别有哪些?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体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常用的认知方式有:(简答不必展开,有也许浮现于选择题中)(1) 场依存与场独立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在研究知觉时提出。场依存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取信息;场独立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