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38617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波反射法实施细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波反射法(简称TSP)实施细则1 检测原理地震波反射法(TSP法)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回波方法测量的原理。地震波震 源采用小药量炸药激发产生,炸药激发在隧道边墙的风钻孔中,通常 24 个炮孔 布置成一条直线。地震波的接收器也安置在孔中,一般左右洞壁各布置一个。地 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弹性波阻抗差异界面时,例如断 层、岩体破碎带、岩性变化或岩溶发育带等,一部分地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 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继续传播。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 收,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与传播速度成反比,因此通过测量 直达波速度、反射回波的时间、波形和强度,可以达到预

2、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 条件的目的。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采用上述方法,结合施工地质调查,可以得 到隧道围岩的地质力学参数,如-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和动泊松比参数等。 工作中结合相关的地质资料和施工地质工作,总结预报经验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 性。2 检测仪器简介采用地震波反射法(TSP)技术进行预报中,使用的仪器为TGP206隧道地 质超前预报系统, TGP206( Tunnel geology Prediction )由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 研制,已经经过国内著名隧道专家组评审,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TGP20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包括仪器主机、配件和处理软件三部分组成。下图为 TGP2

3、0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实物照片。图 TGP20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3 探测方法采用黄油耦合,定向安置孔中三分量检波器;记录接收器孔、距离接收器最 近的炮孔和隧道掌子面的里程桩号,以及各炮孔间的距离,以上数据填写在TGP 现场数据记录表中;爆破孔药量一般控制在5070克,采用计时线炸断的触 发方式,在孔中灌满水的条件下激发,按序依次起爆和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中对 测线布置段至隧道掌子面间的隧道围岩进行地质描述,以利于资料解释。4 测线布置在隧道左或右壁的同一水平线上从里向外布置24个炮孔,炮孔间距2.0m, 炮孔高度1.1m;与接收孔的最近距离一般为20m。下图为工作布置示意图和钻 孔布置

4、平面示意图。图 工作布置示意图(111III11nminL 20m-i x2Z = -1 G i IUi. .4 ip-H I f._._l图 钻孔布置平面示意图5 上一次预报的施工验证情况及原因分析在实际施工中,对预报的结果进行验证,总结经验,以利于下次预报,下表 为超前地质预报施工验证表。表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验证表序号2 (m)推断结果i236 测试结果初步分析采集的地震波数据,通过TGPwin软件进行处理、获得P波、SH波、SV波 的时间剖面、相关偏移归位剖面等成果。在成果分析中:以P波、SH波、SV波 的原始记录分析测段岩体的地质条件;以相关偏移归位剖面预报前方岩体地质条 件,预报分析

5、推断以P波剖面资料为主,结合横波资料综合解释。解释中遵循以 下准则: 正反射振幅表明硬岩层,负反射振幅表明软岩层。 若S波反射较P波强,则表明岩层含水。C3左右洞壁对比,以激发和接收在同一侧的资料为主的原则。纵横波资料对比,以纵波资料为主的原则。7 成果图表TGP206 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后,得要如下成果:检测记录与检测段岩体参数 表,纵波P、横波s分离原始波形图、纵波p、横波s回波分离分析图,激发与 接收同侧壁P、SH、SV波的相关偏移图、激发与接收对侧壁P、SH、SV波的 相关偏移图、激发与接收同侧壁P、SH、SV波的相关衰减图、激发与接收对侧 壁 P、 SH、 SV 波的相关衰减图,根据这

6、些成果,对测量段地质情况做出预报, 样例图、表如下:表 检测记录与检测段岩体参数表工程名称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预报里程段准确勘测的岩体参数,为本次超前预报基础数据。sh 波sv 波图5纵波p、横波s分离原始波形图p 波回波sh 波回波sv 波回波图纵波P、横波s回波分离分析图Mig-Map d:My DocumentsCCCK1 chuli1 p h8240 82308220 82108200 81908180 81708160 8150 8140 8130 81208110 81008090 80808070 80608050 如呃綃Rrml Amp: -193352.203664 Sm

7、c: 0.0142.U.2913 -Vm: 3E;80m/S dx:.dFl: 0.50mMig-Map d:My DocumentsCCCK1 chuli1 sh h82408230822082108200819081808170816081508140813081208110810080908080807080608050 肛肛1斛胡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JRrml Amp: -3319818. 3576739 S me: 0.0047. .0.3000-Vm: 1500m/s .i+2.03E+006-2.03E+006o

8、rml Amp:-2780992.1960570 Sme: 0.0031.0.5164Vm: 1500m/s -KdFl: 0.50m图 激发与接收对侧壁 P、SH、SV 波的相关偏移图图 激发与接收同侧壁 P、SH、SV 波的相关衰减图图 激发与接收对侧壁 P 、 SH 、 SV 波的相关衰减图8 TGP206 隧道地质预报系统数据采集前期准备工作8.1 现场准备工作TGP206 隧道地质预报系统现场主要准备工作布置接收孔和激发孔。布孔平面图如下(从隧道洞顶方向向下看):6972m接收孔说明: 按如图方式在隧道内布置接收孔和激发孔,布孔要求如下: 1、接收孔一对,在隧道左右侧壁对称布设。接收

9、孔要求如下:(1)孔高距离地面(台阶法开挖时,距开挖台阶底面)高度为1.1m,孔深2m, 孔径50mm (用50的钻头钻孔即可);(2)钻孔要求水平,不能向上或向下倾斜,钻孔笔直,不能弯曲。(3)钻孔时用干钻,即不能用水冲洗钻孔。(4)孔内干净,无碎石、泥土、水等杂物(成孔后用风管把孔吹干净)。 2、激发孔24个,在隧道一侧壁布设。接收孔要求如下:(1)激发孔最好布置在没有风管和高压电线的一侧。(从安全角度出发)(2)激发孔间距2m,第一个激发孔距离接收孔20m,最后一个激发孔距离掌 子面约36m(3)孔高距离地面(台阶法开挖时,距开挖台阶底面)高度为1.1m,孔深1.8m,孔径40mm (用42的钻头钻孔即可);(4)钻孔要求向下略倾斜,倾斜角度15度左右,钻孔笔直,不能弯曲8.2 现场需要准备的物资( 1)乳化炸药2包。(约20管)( 2)电雷管48发。(注:预报2次的用量)8.3 现场人员辅助现场需要56个监控工作人员的辅助。另外,事先通知施工单位,把水管接至掌子面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