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质量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38051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育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育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质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6)班德育质量分析 问题的提出“责任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我在一本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书中看到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句话在对现在儿童的教育中确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们不断地教育孩子们,自己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昌盛,但由于没有更现实的目标显得空洞缺乏实际的意义,学生的行为中越来越缺乏责任心。例如:学生在对自己的事情上,表现为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写作业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不认真写,错误较多。上课听讲不认真,班上有大约15人左右学生听讲很被动,不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这与他们缺乏责任心有关,因为他们认为学习是老师和家长对他

2、们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要求与希望,甚至有的学生对讲卫生也认为是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表现为吃饭前为了不洗手而找理由开脱,不点到他的名字,他就忘了洗手,这些都是学生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在对集体的事上更是缺乏责任心。如:在该自己做值日或做卫生时完全忘了,或者想尽办法逃脱,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学业成绩上也不理想。因此对孩子们责任心的培养,作为班主任责无旁贷。班级现状分析本学期,开学后,我发现每天豆奶喝完,废弃的豆奶杯能在讲台上摆两节课没人倒;班上也经常见到大张的纸躺在地上,无人问津,没有人弯腰把它拾起;字纸篓里堆满了纸,有的纸都飘落到了四周,竟然也无人主动去倒掉。于是,九月份开学初,我在前期对全班

3、46人进行了一次有关班级责任意识的问卷调查,要求不写姓名只填写真实想法。结果如下:班级责任意识问卷小调查调查内容主动做的经提醒愿意做的 提醒也不愿做的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1、看到地上有纸需捡613%4087%00%2、为同学发放并倒豆奶杯1532%2554%613%3、上室外课时关灯92%3780%0O%4、给饮水机换水511%3678%511%5、关注教室及自己座位周围卫生1021%3678%0O%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班级事务的责任意识淡薄,能主动履行班级职责的同学甚少,依赖性强,大多孩子需要人不断提醒,极少数学生完全没有责任意识。 班主任的思考所谓责任其实就是将

4、自己的职责、本职的任务认真的完成好,可现在的学生恰恰缺少这样的责任。一个孩子再聪明、有知识、有技能,但缺乏责任心与综合的能力,也是不健全的,若用纲和目来比喻的话,知识是目,责任心与其他素质是纲,只有在纲准备好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目,正所谓纲举目张。作为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生做社会人,培养责任心要从小开始,从小事着手,从小的习惯开始养成,让我们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让学生承担班级的责任,设立班级的小岗位,让学生体验他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问题,我针对班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争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本学期从落实班级责任岗入手来培养学生责任心。 具体

5、措施1、设定班级责任岗班内保证每人一岗,每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对集体事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我是集体的小主人”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同学们的集体商议,在班里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每个小组根据学校五星评比,设定健体、学习、节约、卫生、纪律组长,分管小组各方面工作。三级管理:课代表,负责课前找任课老师询问需做哪些准备,检查同学们课前准备情况,按时收起作业,及时辅助任课老师的工作。四级管理:职责长,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由学生提议增设了多种岗位负

6、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节能大使1名(1名负责开关灯,1名负责饮水机);小灵通1名(负责晨夕会开关电视);“门长”“窗长”5名(开关门、窗通风,每人负责一面窗);营养大使2名(负责加豆奶、课间点,丢豆奶杯);清洁小卫士1名(负责分发豆奶、课间点后清理桌面);图书管理员2名(1名负责管理班级图书角图书,1名负责领发报纸。);课间安全员:5名(每人负责一节下课后同学们的安全游戏);带操员1名:提醒同学们做好两操等。把班内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构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民主管理格局,以取得良好的激励效应。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培训“小干部”,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让

7、全班同学自觉服从和信服。 2、制定岗位责任制 学生刚开始对自己的岗位还是很认真的完成,可没过多久,学生不认真的毛病又犯了,学生呢个对待岗位的态度变了,这主要是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怎么办?斥责他们肯定没用,因为不认真正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后来,我受到企业岗位责任制的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岗位制定岗位责任制。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制定得还挺细致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真意识,同时使得学生能够自己根据自己的要求检查完成工作的效果。3、坚持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是自己推荐上任,也可以班级同学推荐,经过推荐后才任命。每一个责任岗位按星期或月轮换一次,使更多学生有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实现“主人翁”的

8、角色,从而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多种角色、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学生承受变化、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4、自主参与班级事务(1) 变“被动”为“主动” 每周一晨会学校提出的本周行规重点,以往都是有老师直接强制要求同学们,周五对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后来为了让学生主动去执行,我让学生自愿担任“行规管理员”职务,监督同学们的课间安全。同时把担任安全员作为对遵纪守法同学的一种肯定,一周之中在守纪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下一周担任“行规管理员”一职,学生非常乐意去落实每周的行规重点,自然将老师的要求融到自我意识中,品德教育只有与个体挂钩才能产生实效。(2) 由“减少”强

9、化为“自觉” 班级卫生值日安排为:每组负责一周,并设立卫生岗位表,学生自主申报卫生岗位,值日时间:早上8:00-8:10;中午12:30-12:45下午5:005:15;以每组座次为基准,每节课后负责擦黑板。为使同学们每人对集体的卫生有一份责任意识,我将每天三次的卫生值日检查评分,缩减为每天一次,每天对自己周围实行保洁。班上的卫生用品暂由班干部保管,直到晚上做卫生时才能使用。这样,就由原来依赖值日生打扫卫生,教师督促,变成了“我有一块地方需要保洁”。 以前为了改变班级的卫生保洁状态,我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值日次数,这是外在的行为强化。而这次我采取了“减少”值日次数的方法,这首先是对学生的信

10、任相信学生每人都能自觉,不用做那么多遍卫生值日。其次,扭转学生被强制的心态和不在乎的心态。所谓被强制心态是指每天指定的值日生是老师督促下的为集体去做值日,而没有和“份内应做的”内心需求相一致;所谓不在乎心态是指每天未被指定为值日生的学生也没有和自身相联系。而减少值日次数,实际上强化了人人都是值日生,强化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和个体的责任心。这个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班中一致卫生不理想的局面。(3) 将“保洁”提升为“责任”在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中,“事”可谓很多,关键在于学生在做这些事时是不是发自内心把它当做“份内应做的事”,这里就有责任心的问题。本学期,我还在班级内开展“我的岗位 我的责任”清洁值日

11、活动,为了避免了老师的硬性分工,我让学生自主申报班级的一个卫生岗位,让学生自己选择最爱干、最拿手的活儿,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样他们会把这个岗位,看作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如:地面、桌椅、窗子、黑板、门、卫生角、讲台、墙裙、包干区等,通过合理的分配,不仅让教室没有一处死角,而且人人都有岗。班内张贴“卫生岗位值日表”,然后每个岗位的负责人早上做好自己的“三清”后,清洁自己的岗位,课中保持岗位清洁,放学时,检查岗位清洁。每天清洁委员检查各个岗位,对同学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让学生把卫生保洁作为自己的一种义务与责任,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保洁意识与习惯。结果分析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和实践,我感到班上学生的责任心逐

12、渐增强,表现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的有38人,这些学生能够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小岗位完成认真,按照岗位责任实施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班级卫生有了很大改观,10分钟就能够将班中打扫干净。于是,在12月我又在学期末进行了比较调查:班级责任意识问卷小调查调查内容主动做的经提醒愿意做的 提醒也不愿做的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前后前 后 对比前 后前后对比前 后前后对比1、看到地上有纸需捡63513%76%+63%401187%24%-63%000%0%-2、为同学发放并倒豆奶杯154032%87%+55%25654%13%-41%6013%

13、0%-13%3、上室外课时关灯9402%87%+85%37680%13%-67%00O%0%-4、给饮水机换水51511%32%+21%363078%65%-13%5011%0%-11%5、关注教室及座位周围卫生103021%65%+44%361678%35%-43%00O%0%-调查分析:通过落实班级责任岗,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起了学生“我的岗位 我的责任。”的意识。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发现班级事务主动完成的人逐渐增多,百分比不断增长;需要人提醒的学生越来越少,经提醒去做的人数百分比也逐步减少,毫无责任心的学生在班上完全消失,责任培养初见成效。不仅体现在班级事务学生完成的质量上提高了,同时还

14、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学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加强了;每次班级活动之后,就会有学生主动留下来打扫等,学生责任心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老师的辛劳,学生也能更体谅老师,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这就是教育的效果。改进方向目前班级有责任感的学生约占80%,我的下一步目标是要让班级100%学生具有责任感,学生责任心还需要长期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在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中,我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多为针对个人,更多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负起责任。我担心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惯。所以在落实小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共赢,我会继续以责任心的培养为教育的主线,研究教育活动,因为我坚信责任心是敦促学生进步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