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培教育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34961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国培教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国培教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国培教育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国培教育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国培教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国培教育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小学国家培训教育学习总结本人参加了宁夏青年骨干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通过今年的这次远程培训,我不但学到了更深更高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各门课程案例分析的学习,帮助我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疑惑。十一门课程的培训,使我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策略导引。下面,我谈一点学习感受: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今年的远程培训,把我引入了全新的学习氛围。我认真学习了 2011 年重新修订了语文课程标准,更深的懂得了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与“试用版”相比,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这就引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考。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弄清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原有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以及兴趣爱好等。可见,学情研究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合理预设,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以学定教”的新局面。通过远程培训,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

3、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快更好的达到真正提高自己之目的。二.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教师应由一个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了解学生所想,知道学生所需,“对症下药”,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参与到学生中,需要老师付出爱心。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平等对待学生。要与学生换位思考。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 2.由普通型向专业型的转变。将来的教师需要“专业型”。教师责任大,应该不断地学习,做到与时俱进,主动而愉

4、快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提高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不断走向专业化,做一名有魅力四射、智慧卓越的班主任,更好地完成这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教师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让自己“现代”起来,逐步走向专业化。3. 分层关注讲究实效对于识记率较低的汉字,教师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 1 )教学设计时,要通过检测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如本课采用“选序号填空”和“连线”的方式从学生实际认知出发,精选多练进行检测,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2 )教学过程中,要对学困生进行重点关注,通过生生互助、教师检查等形式,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使学困生的个体学习更具实效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最终

5、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标,“达到”是过程。“教”和“不需要教”之间只能用“”表示,不能用“ = ”。教师要明确学情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依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语文识字教学才能成为高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三、以后的打算 1.做好工作,夯实理论基础。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守制度,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各项工作。积极与其他的班主任商榷、交流。在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同时,利用各种案例警示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 2.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修养。正确的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沧桑,锤炼自己的素质。 3.进行自我反思。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思考应该如何改进。我的体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实践中注重自我修炼、自我调控。 4.奉献爱心。教师,爱心最重要。“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此次培训,固然告一段落,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滞,也不应该停滞!在工作中修身养性,迎接更多的挑战。 总而言之,此次远程培训,使我获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