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34862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2017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 2017 年度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手册(山西省人事考试中心2017.08 编)目录一考试时间二专业设置三考试收费四报名流程五报考条件六注意事项七考场规则八违纪违规政策法规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及其的通知(人职发19931 号)、原人事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人职发19933 号)、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 号)重要提示1.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甄别为雷同试卷的考试答卷,将给予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2.应试人员逾期未参加考后资格审核,按自动放弃本次考试处理,当次全部科目成绩无效。3.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应试人员须在本人现工作地或

2、户籍所在地的设区市进行报名、考试、资格审核、证书领取。资格审核时,须提供户籍或居住证确认属地考试。4.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用电子化考试方式(或称机考)进行,考试科目时长由以往的 2.5 小时调整为 2 小时;应试人员可通过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电子化考试专区,模拟作答系统熟悉考试作答界面。考试大纲2017 年度经济考试大纲将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不出版纸质实体书。购买考试用书的应试人员可凭正版考试用书序列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免费浏览或下载;社会公众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免费浏览。- 1 - / 一、考试时间表一:2017 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及时间表日期级别考试时间考

3、试科目考试方式上午 09:0011:301专业知识与实务(客观题)11 月 4 日(2.5 小时)中级纸笔化考试(周六)下午 14:0016:302经济基础知识(客观题)(2.5 小时)上午 9:0011:001专业知识与实务(客观题)11 月 5 日(2.0 小时)电子化考试初级(周日)(机考)下午 14:0016:002经济基础知识(客观题)(2.0 小时)二、专业设置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以下简称经济(中级)考试)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以下简称经济(初级)考试)。经济(中级)考试和经济(初级)考试分为 15 个专业,各专业设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

4、识与实务 2 个科目,应试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报专业设置的 2 个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表二:经济专业资格考试名称、级别、专业及考试科目信息名称级别专业科目名称01工商管理02农业经济001经济专业03中级03商业经济1经济基础知识技术资格考试07财政税收09金融10保险11运输水路12运输公路13运输铁路102经济专业14运输民航技术资格(初04初级15人力资源管理2专业知识与实务级)电子化考试16邮电经济17房地产经济19旅游经济21建筑经济- 2 -三、考试收费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下发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等 18 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函20

5、15278 号)和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财政厅 关于重新核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晋发改价格发2016467 号)规定,山西省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表三):表三:山西省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单位:元)名称考试科目上缴省组织考试费考务费考试费合计1.专业知识与实务(客观题)11.0050.0061.00经济(中级)考试2.经济基础知识(客观题)11.0050.0061.00合计22.00100.00122.001.专业知识与实务(客观题)11.0050.0061.00经济(初级)考试2.经济基础知识(客观题)11.0050.0061.

6、00合计22.00100.00122.00四.报名流程考试报名在全国统一网报平台上进行,通过“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电子化考试”报名入口分别实施。一、报考人员通过山西人事考试网()的链接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进行报名,使用网报平台必须进行注册并上传照片,已注册的报考人员可直接登录进行报名。报考人员上传的照片必须使用网报平台提供的“证件照片处理工具”对照片进行处理方可被网报平台识别并上传。二、报考人员报名前须认真阅读注册说明、报考须知、报考手册,遵守报名协议,按照注册用户、上传照片、填报信息、信息确认、网上交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的流程进行。三、报

7、名经济(中级)考试的人员,登录网报平台选择“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报名入口;报名经济(初级)考试的人员,登录网报平台选择“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电子化考试”报名入口。四、报考人员须谨慎填写报考信息,未确认报名信息的,报考人员可自行修改;已确认报名信息的,报考人员可自行取消报名信息确认,修改报名信息;交费成功后,任何信息不得修改。- 3 -五.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且符合规定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申报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高中以上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2根据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

8、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 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年度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需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二)申报经济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2取得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3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包括党校学历)。从事相关工作年限要求

9、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 2017 年底。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可按照原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 号)和人事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向台湾居民开放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78 号)的要求申请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须提交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等材料。台湾居民还须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六.注意事项报名经济(中级)考试的应试人员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

10、笔、2B 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考场上备有草稿纸,供应试人员使用,考后收回。应试人员在答题前要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注意事项”(试卷封二)的要求填涂试卷代码,未按规定填涂试卷代码的将影响考试成绩,后果由应试人员负责。报名经济(初级)考试的应试人员应考时,无须携带任何工具参加考试。禁止应试人员将任何文具、(电子)记录/存储/计算/通讯工具及考试相关资料带入考场座位。应试人员可通过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电子化考试专区,模拟作答系统熟悉考试作答界面。- 4 -七.考场规则考场规则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中级)一、考试开始前 30 分钟应试人员凭准考证、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将两证置于

11、桌面右上角以便查对。考试开始 5 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开始 2 个小时内不得退场,退场后不得再次进入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停留喧哗。二、应试人员进场、退场必须进行签到、签退确认,自觉接受身份核对、携带物品检查。三、应试人员应严格按考试要求携带考试用品。不得携带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已带的要切断电源存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带至座位。四、考试开始时,应试人员必须首先在试卷或答题纸、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准确填写(涂)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不得错漏填涂,不得超过装订线,不得做任何标志。五、应试人员不得要求考试工作人员解释试题,如遇试卷分发错误、页码次序不对、字迹模糊或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有皱折、污损等问

12、题,可举手示意,由考试工作人员核实处理。六、应试人员须严格按照规定用笔在规定位置作答,书写要清楚、工整,填涂要规范、整洁。七、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禁止吸烟,不得互借传递任何物品。应试人员应自觉维护考场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共同创造文明和谐应试环境。八、考试结束时,应试人员立即停止答卷,经考试工作人员检查收卷并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不得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场。九、应试人员应服从管理,接受监督,诚信应试。对未按规定作答,旁窥、交头接耳、打手势,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传递损毁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利用通讯工具接收、发送考试信息,扰乱考试秩序,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威胁、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等违纪违规行为,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十、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构成犯罪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2016 年 9 月修订)-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