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33846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常见的碱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平安考前须知。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准备: 1、实验106、107、活动与探究 2、补充实验 3、提前一天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鸡爪。 教学过程 教师: 同学们,你们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 学生: 有熟石灰,有草木灰,有氢氧化钠 板书: 二、几种常见的碱 1 氢氧化钠NaOH 演示: 实验1

2、06,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很注意看并在互相交谈议论 课件展示:课本中的表格填写现象与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填写 板书: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 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 学生: 唉哟!惊讶 教师: 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答复:有很强的腐蚀性。 教师: 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 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教师: 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像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板书: 2、特性:强的腐蚀性 3、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提问: 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

3、肤上,应如何处理? 学生:用水冲洗。 设问: 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课件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略 提问: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 学生: 熟石灰。 板书: 2氢氧化钙Ca(OH)2 演示:实验107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备: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 生石灰 熟石灰 4、用途: 提问:常见的碱还有哪些?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 3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活动与探究1、2、3 教师巡堂指导,引

4、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展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学生以小组做实验、议论、归纳。 教师: 都做好了吗?教师一一地检查各小组 教师:谁来说说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一学生: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另一学生: 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响 另一学生: 碱溶液能与*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响 板书: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溶液能与*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响。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密封保存,以防变质 演示: 补充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响;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响,并引导学生观察现

5、象,然后教师小结。板书: 3碱与酸的反响 NaOH+HCl=NaCl+H2O 4碱溶液与*些盐溶液反响 2NaOH+CuSO4=Cu(OH)2+Na2SO4蓝色沉淀 教师总结: 指出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强调使用碱液时要十分小心。 课件展示练习: 1、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 2、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易潮解;B、氢氧化钙溶液有腐蚀性;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3、以下物质长时间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是 。 4、以下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

6、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氢氧化钙。 案例分析: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本节教学严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2、展示新鲜的鸡爪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令学生惊讶,亲眼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严密,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 3、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语言流利、简练,教态自然,板书工整,充满自信与熟练。对学生的答复能恰当地肯定、评价。 4、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表达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

7、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这节课根本上到达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拟好,根本上能够表达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响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展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根底。 二、本节课商榷之处: 1、演示实验10-6、 10-7与及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要是教师能光临、深入到教室后面的同学,效果会更好些。 2、这一课中传统的授课方式比拟明显,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教师讲的多了点儿,让学生动口的时机

8、少了些。两个课件展示的练习以及归纳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时均习惯地由教师与同学共同来完成,本节课的主要容的总结也全由教师来总结。如能由学生代表或全体来完成,效果会更好些。放开学生,他们去看、去想、去总结。这样教师会更轻松一些。这样更符合现代教学法教师起着组织、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更能表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通过这一课后,我着重反复思考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开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9、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历,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开展、鼓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良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归纳,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完毕后,令学生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根底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开展,以到达学生自我鼓励开展的目的。3、备学生很重要,我正在反复思考:到陌生的地方去参加优质课比赛,如何备学生。化学常见的碱教学案例分析 20162017学年度明水中学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