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28239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蒙古史料综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蒙古史料综述在清代,蒙古族作为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处理与 蒙古的关系一直是清王朝比较重视的政务。 清代大多数官方文献都 是满、蒙、汉文并行。因此有清一代有关蒙古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 且有关记载是比较有系统性的(不像明代那么零乱残缺) 。此外, 由于蒙古在政策、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清有特殊的关系,还有许多针 对蒙古的专门文献。一、基本汉籍史料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4300 余卷,系清代历朝的 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 繁官等 51 卷外,计有满洲实录 8 册(不分卷)、太祖实录 10 卷、太宗实录 65 卷、世祖实录 144 卷、圣祖实录 300

2、卷、 世宗实录 159 卷、高宗实录 1500 卷、祖宗实录 374 卷、 宣宗实录 476 卷、文宗实录 356 卷、穆宗实录 174 卷、德 宗实录 597 卷,以及宣统政纪 70卷。清实录的取材范围广泛,统治者有关实录的具体规定多达 100 多项,包括朝廷大典、帝王巡幸、政纪朝纲、百官除授、军政 方略、封疆建置、人口户丁、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等众多方面。按 照清廷的规定, 实录均以满、蒙、汉三种文字抄写。这些实录抄本, 现在都收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清史稿民初赵尔巽( 18441927)主修。529 卷,包括本 纪 25 卷,志 135 卷,表 53 卷,列传 316 卷。

3、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 在赫图阿拉建国称帝至宣统三年 (16161911 )清朝 296 年的历史。清史稿对有关清代的大量史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基本反映 了清代重要史事,为研究清史提供了方便。但参与修史者多为清朝 遗老,他们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叙述清朝的历史,书中贯穿着反 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的封建正统思想。加之仓促成书,未做统一 审订,致使前后矛盾,繁简失当,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差错、 遗漏、颠倒等现象严重。总之,它不是一部好的史料书籍,但它是 目前唯一的纪传体清代通史,能够提供大量清史资料。所引资料今 皆有,可参阅。起居注:据会典、实录记载,清朝的起居注皇太极时就有 撰,但正式设起居注官是在

4、康熙九年( 1670 )。直至清亡,除康熙 五十七至六十一年起居注馆一度裁撤外,一直没有中断。现存的清 起居注册起于康熙九年九月, 迄于宣统二年十二月, 中间间有缺佚, 共一万两千余册。有满、汉两种文本,又有正本、稿本之分。该资 料今分散藏于北京和台北两地。 起居注是一部比较如实地反映当朝 历史的文献,它由日讲起居注官编纂,日讲起居注官近距离观察皇 帝的日常起居,且成书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较近,是研究当朝历史 的第一手资料,文献价值相当高。与实录等利用率较高的史料相比, 对同一史事的记录,起居注更加详细、具体,往往能够还原事件原 委;起居注记录了一些未见于实录等其他史料的史事,从而看出起 居注的

5、文献价值。清朝的起居注从康熙朝设立,一直延续到清末, 为浩瀚的清史史料宝库增添了一块无可替代的瑰宝。东华录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一为乾隆三十年( 1765 )蒋 良骥所编东华录 32 卷,所载起开国以前,载止雍正朝,所据实 录为乾隆间最后考订以前的旧本,又有从实录之外辑录的资料,且 对史料有考订, 因此受到后人的重视。 一为王先谦、潘福颐所编十 一朝东华录 624 卷,王先谦以他本人先后所辑道光以前九朝东 华录与同治间事,于潘福颐所辑咸丰间事合成,成书也在光绪朝 改修历朝“实录”之前。另有朱寿朋编的光绪朝东华录 220 卷, 成书于德宗实录编成之前,主要取材于邸报、京报及其他一些 报纸,多载奏章

6、全文,可与后来的德宗实录相互补充。十一 朝实录有光绪间木刻及铅印本,光绪朝东华录、蒋良骥东 华录分别有中华书局 1958 、1980 年排印断句本和点校本。清朝在王朝会典之外,各部院衙署都编自己的则例,是该部门 处理行政事务的依据。如吏、礼、户、工、兵、刑、都察院等都有 则例,与蒙古关系最大的是理藩院则例。随着蒙古诸部陆续归附清朝, 清朝便不断发布一些处理蒙古事 务的政令。康熙年间,曾汇集天聪元年到康熙三十五年( 1627 1696)有关蒙古的政令 152 条。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在此基础上 有汇编为 209 条,编成理藩院则例。其后不断增补续修,最后 一次是在光绪年间。内容涉及到蒙古

7、行政、军事、会盟、朝贡、封 爵等,按院属诸司编排,汇集了清代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等制 度方面的大量资料。 有蒙、满、汉三种文记述。 有清乾隆内府抄本, 国家图书馆有藏,存八卷。内蒙古图书馆有光绪刻本。整理标点本 有 1998 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杨选弟整理本,天津古籍出版社。“清三通”官修,分别为清通典 100 卷,清通志 126 卷,清文献通考 300 卷。记述清代典章制度,资料止于乾隆后 期,多取之于实录、国史、钦定诸书,可视为基本史料。三书并行, 而以清文献通考较为详备,与文献通考相比较,类目増群 庙,群祀两考,为二十六门,子目中新立八旗田制、银色、银直及 回部普儿、外藩、八旗官学、安奉

8、圣容、蒙古王公等。刘锦藻又著 清续文献通考四百卷,初稿成于光绪三十年( 1904 ),后又续 至宣统三年( 1911)。于清朝文献通考二十六考外,又増外交、 邮政、实业、宪政四考,为三十考,记述了晚清时期各种典章制度 的激烈变化。这种书由于是按门类纂辑,检索较为方便。有 1935 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清会典,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大清会典。清康熙 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迭加改纂。通指光绪重修本。 昆冈等撰。 100 卷。又撰事例 1220 卷,图 270 卷。以职官 为纲,据实录国史及内廷有关资料,分述清崇德元年至光绪二十二 年(1636 1896 )间宗人府、内阁、军机处、理藩院

9、等诸部门以及 垂帘听政,亲政礼制等事。于各机构均详其编制、职掌、因革、掌 故等项。资料按年代排列。有万有文库二集影印本。“国史馆列传”此为清代国史馆原存列传资料的总称,至今尚 无刊本。据清廷规定,官修实录均沿袭前代的旧制,附载诸臣勋绩 履历官阶,及乾隆中开国史馆,则凡京官副都御史以上、外官督抚 与提督以上、旗员副都统以上,都付国史馆立传;此外又有“儒林”、 “烈女”等专传。这些丰富的史料原存,过去已有所利用,如民国 时流传甚广的满汉名臣传(记清开国至乾隆朝人物)和国史 列传(补乾、嘉人物),实际都是国史馆旧稿的汇编; 清史稿 的列传也多据这部分资料撰成。全国“国史馆列传”尚有待进一步 搜集整理

10、。圣武记,清魏源(17941856)撰。此书是他在鸦片战争后有 感于时局的激愤之作。全书依纪事本末体编辑,分开创、藩镇、 外藩土司、苗傜、回民、海寇、民变、兵变、教匪、武事 余纪7 个部分,卷内又各立篇目。前 6 部分为叙事,历述清初建国、 平定三藩、勘定回疆和金川、镇压各族农民起义及处理蒙古、西藏等问 题与外交活动的史实,兼述历次用兵成败之道与各项军事制度,提纲挈 领,条缕分明。武事余纪4 卷则为作者议论,于练兵之方、整军之 策、筹饷之法、应敌御夷之略等论述。原书曾经作者两次修订, 1878 年申报馆排印时増入魏氏专记鸦片战争的遗著道光洋艘征抚记,是 为今本。四部备要收有此书,中华书局198

11、4 年出版点校本。其后张 殿著有十一朝圣武记,是师仿魏氏辑补同类资料的书。 二、档案史料档案是研究历史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现存的明清档案分藏 在台湾和大陆。大陆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单位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 馆,全部所藏共 70 多个卷宗,总数多达 1000 多万件。其中明档仅 有 3000 余件,主要是清代档案。其中除内阁档、军机处档以外, 还有宫中档、内务府与宗人府档及六部等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军事 部门的原档,并有一些地方部门或私人的存档,以及溥仪在天津张 园时的档案等,已不止于原内阁大库所存。这些档案内容几乎包括 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教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资 料。“满文老档”

12、是指满族入关前在东北建立后金至清初期间, 用 无圈点老满文书写的官方文献。沈阳故宫崇谟阁原藏 180 册,编年 载事,起清太祖丁未年( 1607 ),到太宗崇德元年( 1636),内缺天 命七年( 1622 )七月至十二月及天聪七、八、九年( 1633 1635 ) 的一部分(其中天命九年的原稿本在 1935 年整理内阁大库档时重 新被发现)。这些老满文档,清入关后从沈阳移至北京内阁大库, 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 今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为 乾隆四十年( 1755 )的重抄本和转抄本。此外,辽宁省档案馆明清档案、四川巴县档案、台北故宫博物 馆档案等都有关于蒙古史料的记载。三、蒙文历史

13、档案目录内蒙古档案馆馆藏蒙文历史档案 6.3 万卷,内容十分丰富,历来为 中外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所珍视。现提供部分藏蒙文历史档案目录译文。 职官类:1、乾隆四十五年喀喇沁左旗贝勒札拉丰阿袭札萨克任事接印处理事务 用印登记档。2、乾隆五十八年署理八沟塔子沟税务兼管喀喇沁三旗蒙古民人事务新 任司员咨喀喇沁左旗,为移知接印任事及修缮该旗丁勇住房由。3、嘉庆四年喀喇沁左旗开印日到会官员名册。4、嘉庆十年喀喇沁左旗协理散丕勒呈卓索图盟长,为查报理应承袭亲 王以下爵位,达尔汗轳号及世禄人等因罪免袭由。5、嘉庆十三年喀喇沁左旗在职官员、吏役考绩档。6 、嘉庆二十三年喀喇沁左旗呈送理藩院旗内二百九十五名塔布囊中

14、今 冬应纳贡塔布囊之名册。7、道光十五年喀喇沁左旗报送旗内职官名册。8、道光十五年卓索图盟五旗在职管旗章京、梅林章京名册。9、道光二十三年喀喇沁左旗呈卓索图盟长为查报足一十八岁应受封之 塔布囊由。10、同治七年为呈复理藩院喀喇沁左旗札萨克乌凌阿袭爵食俸年代及年 庚事与副盟长喀喇沁中旗札萨克德力格尔来往公文卷。11、同治十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在京年班轮值时来往公文信函卷。12 、光绪十年卓索图盟长札饬喀喇沁左旗为令协理玛哈巴拉署理左旗 过世王爷札萨充印务。13、光绪十三一一十四年为喀喇沁左旗记名协理丰盛格补协理玛哈巴拉 缺事与卓索图盟长来往公文。14、光绪二十四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札饬五十三佐,

15、为贺熙凌阿承 袭札萨克,令各佐纳一一光绪二十四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札饬五十 三佐,为贺熙凌阿水袭札萨克,令各佐纳银由。15、光绪二十四年卓索图盟长处札饬喀喇沁左旗,为移知王爷过世后, 应照例革收原请封之闲散官。16、光绪二十八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熙凌阿呈热河都统,为兰请代奏续 假二月田。17、光绪三十三年卓索图盟长转饬各旗札萨克,为移知奉懿旨改理藩部, 蒙语仍袭旧词及开用新印日期由。18、宣统元年制报喀喇沁左旗札萨克熙凌之弟都凌阿、卓凌阿履历。19、喀喇沁左旗新年赏赐加封官员及新年拜贴卷。军事类:1、雍正十三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僧棍札布呈理藩院,为奖赏征战塔布 囊台吉兵丁由。2、乾隆五十五年喀喇沁左旗协理赛音朝克图呈卓索图盟长为报守备兵 马之兵器及丁勇名册由。3、乾隆五十六年理藩院札喀喇沁左旗为审理丁册由。4、乾隆五十七年喀喇沁左旗黑斯乎驿站马匹档。5、嘉庆十八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拉达那吉尔迪奉旨升任五旗兵马统令 及理藩院侍郎。6、嘉庆二十二年喀喇沁左旗札萨克照会塔子沟理事司员为招回木兰围 猎职司人员由。7、嘉庆二十二年塔子沟理事司员咨喀喇沁左旗札萨克为转知户部奏请裁定随征官员带领随丁数目由。8、嘉庆二十四年喀喇沁左旗遵札赏赐捕盗有功官员档。9、咸丰元年喀喇沁左旗五十三佐领呈送属下丁勇册及缴银档。10、咸丰五年为免喀喇沁左旗笔贴式章京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