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5491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完成1、2题。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BC D解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及环境危机。答案:C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

2、范围不断扩大A BC D解析:环境危机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地区,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过度索取、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的,应当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如制定法律法规,公众参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案:B(xx石家庄模拟)读下图,完成3、4题。3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经济布局不匹配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D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

3、放在首位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且与经济布局不匹配,A项错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但单位产值能耗高,故资源相对短缺,B项正确;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应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答案:B4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解析:由图分析,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答案:D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A生态农业 B订单农业C有机农业 D精准农业6该农业生产模式()A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B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C发展面

4、向城市市场的商品性生产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解析: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因此属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强调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订单农业的特点是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先签订产销合同;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答案:5.A6.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北京延庆县试种并扩大了新型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该品种生长周期短,甜度高,农民收益大。每年7月到10月,大批市民慕名前来采摘,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当地政府及农业机构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销售服务,推动该项特色产业的发展。材料二延庆县与北京城区气

5、候资料比较表。延庆县北京城区气温()年均温8.514.0日较差13.111.1年日照时数(小时)2 826.32 600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136112136年降水量(毫米)434.6683材料三延庆县玉米园和养牛场生产示意简图。 (1)依据资料,说明延庆县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并简述该地区“水果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出此种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发展的积极意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社会经济原因:市场需求扩大;政策引导力度增强。 (2)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6、,减少化肥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沼气给农户,解决农村的生活用能,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产出,提高农民收入。(分值: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xx安徽安庆模拟)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

7、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答案:D2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贫乏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 BC D解析: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答案:B(xx青岛模拟)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3、4题。 3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方向发展A B C D解析:该岛屿生态农业的

8、发展,实现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答案:D4以下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是()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 B. C. D. 解析:将草地、林地都开垦为耕地,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化学工业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B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确保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按照规划,黄河三角洲将用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区域内布局建设。读图,完成5、6题。 5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在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

9、,确保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下列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不合理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的科学发展大力垦荒、开发湿地、扩大耕作规模和范围配合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应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工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A. B. C. D. 解析:虽然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但为改善其环境,应重点发展无污染的循环产业经济,逐步降低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的比重;在农业发展中应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保护湿地资源。答案:B6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约37N、118E)“高青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精选的“高青大

10、米”每斤价格超过60元。有关“高青大米”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与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多样性生态系统易于病虫害的发生A. B. C. D. 解析:高青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该县北依黄河,东临渤海且有大型地下温泉,形成了特有的湿热小气候;高青水稻种植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以天然黄河水浇灌,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钾、硅等大量元素及锶、镁、钙、铁等微量元素。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保证了生产的大米口味纯正;水稻生产地为农业保护区,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高青水稻种植区域主要沿

11、黄河分布,与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种植区域处于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水稻病虫害较轻。答案:B(xx兰州模拟)读下图,完成7、8题。 7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A减量化、生态化、再循环B减量化、再利用、环保化C减量化、再利用、持续性D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解析: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答案:D8图示反映出循环经济具有的效益有()净化环境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A. B. C. D. 解析: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主要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个方面。答案:D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下图,完成9、10题。 9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 BAC曲线CAD曲线 DAB曲线解析: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图中AB曲线显示的是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答案:D10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

13、则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解析:共同性原则是指对全球性问题应当加强各国合作,A项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生物种群之间要公平,B项错误;阶段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项错误。答案:C二、综合题(40分)11读某地区农业生产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以我国华北地区为例,简要写出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链。(2)试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解析:结合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图,联系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写出农业生产模式,如:种植小麦发展粮食加工业,废弃物做沼气原料;秸秆可以气化做燃料、做沼气发酵的原料,沼气为农户和粮食加工业提供燃料,沼渣、沼液做肥料

14、、饲料;利用秸秆和加工业副产品发展养殖业,牲畜粪便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不仅减轻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答案:(1)种植小麦、玉米粮食加工市场。 (2)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减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12读图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0多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力争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材料二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材料二回答,图中甲、乙两处是什么工业部门?说出该地产业链有哪些基本特征?(2)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生产的产品可以提供给图中的各个工业部门,并且其他工业部门提供给甲的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所以甲应为电力工业。乙工业主要利用灰渣、矿渣等作为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