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25319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五柳先生传》练习题5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练习题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槽枥( )( ) 粟( ) 外见( ) 食马( ) 祗(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3、填空。 韩愈,字_,_代著名_家,他的著作收在_里。他和 、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 。 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 安求其能千里也_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不

2、以千里称也_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才美不外见 _通_ 含义:_ 食之不能尽其材_通_含义:_通_含义:_ 其真无马邪 _通_ 含义: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

3、用?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既克,公问其故。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

4、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_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_ ”。 1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 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

5、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 。 20、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 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2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 。2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 。2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 。25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 。2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 。 27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_ 。 28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 29领起全文作用的

6、句子是:_ 。30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_ 31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 3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 33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 34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 3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 3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 37本文采用“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 “伯乐”指_ ;

7、 “食马者” _ 。 38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2004宿迁)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A. 先生

8、不知何许人也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 C.便欣然忘食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D.因以为号焉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宠辱偕忘(岳阳搂记)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答: 4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 (黄冈课改)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3ll题。(11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j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亦不详其姓字( )(2)每有会意( )(3)期在必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