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23869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三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练习新人教版(2018大连模拟)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的三条曲线分别是()A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B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C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居民住宅区D商业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2下列关于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4 km范围内,三类用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居住用地大于工业仓储用地B47 km,三类用地比例呈现减少趋势,工业仓储用地开始超过

2、居住用地C810 km,居住用地相对比例最高,趋势先增后减,商业用地高于工业用地D1113 km,工业用地比例超过商业和居住用地,且居住用地全面大于商业用地解析:第1题,类型距市中心34 km处最密集,应为付租能力比较强的商业用地;类型在郊外最密集,适合布局土地需求量大的工业仓储区;类型在市中心和郊外之间的中间位置最密集,应布局方便市民购物和上下班的居民住宅区。第2题,4 km 范围内,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都是先增加后减少;47 km,工业仓储用地呈增加趋势;1113 km,居住用地小于商业用地。答案:1.D2.C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3、)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4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解析:第3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必然也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4题,城镇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答案:3.A4.C5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

4、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请简要说明理由。(2)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解析:(1)大型批发市场占地广,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便宜的地方,地最适合。(2)两种方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联系试题情境进行说明。答案:(1)地邻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2)东北部。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或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可利用荒地多,占用耕地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

5、18山西重点中学质检)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2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AB C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城区边缘,且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为工业区;乙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丙的面积最大,且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应为住宅区。第2题,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处位于河流下游,适宜布局污水处理厂。答案:1.D2.D读我国某历史名城的空间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为该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35题。

6、3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最可能是()A河流B政治C地形D交通4甲、乙、丙、丁中为商业用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5从城市交通网的角度看,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是()A环山公路B城市环路C滨河公路D过河桥梁解析:第3题,该城市中心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说明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第4题,在城市主要用地类型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大,商业用地所占比例最小,图中四种用地类型中,甲所占比例最小,且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用地。第5题,河流穿过该城市城区,但只有一座桥梁可以通过,河流两侧联系不便,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答案:3.A4.A5.D(2018保定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

7、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68题。6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7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820002010年间促使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因素B经济因素C政策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第6题,读图,与2010年社会空间结构分布位置对照,图中数字6分布区距城市快速路较远,

8、交通不便,但分布面积广,故代表的是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C对。低收入阶层居住区距中心区较远,A错。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交通便利,靠近快速路,B错。农业人口散居区应在市区外围或郊区,分布在7位置,D错。第7题,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D对。老城区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A错。图中大量的外来人口仍在近郊集聚,分布位置没有明显变化,B错,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不是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C错。第8题,20002010年间促使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会导致城市规模扩大,B对。答案:6.C7.D8.B(2018郑州模拟)法国区域

9、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911题。9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10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A服务门槛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D服务范围11“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A空间结构B规模结构C

10、产业协作D城市化进程解析:第9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第10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11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答案:9.D10.D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某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简述在图中S处建大型批发市场的理由。(

11、8分)(2)该城市出城公路和铁路交会处,经常发生堵车现象甚至交通事故,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0分)(3)综合考虑,若要发展精细化工和电子工业,那么M工业区宜发展_,N工业区宜发展_。(4分)解析:(1)S处位于城市边缘主要道路的交会处,又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大,适宜建大型批发市场。(2)从车辆的增加和交通建设的不足两方面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针对具体情况,加强交通建设。(3)图中M工业区处在河流上游,位于上风向,环境较好,邻近高速公路,适宜发展电子工业;N工业区地处河流下游,位于下风向,邻近公路,可发展精细化工。答案:(1)位于

12、城市外缘的交通便利处,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市场辐射量大,服务范围广,且地价相对较低。(2)原因: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大量增加,公路交通流量增大;该城市向东的出城公路仅一条,且与铁路交会处又无立交桥,一旦遇火车经过,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办法:建设立交桥;增加向东的出城通道,分散车流。(3)电子工业精细化工13(2018上海杨浦区一模)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材料二德清县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

13、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8分)(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6分)(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10分)解析:(1)结合图例进行城市体系的总结描述。(2)城市级别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服务范围呈正相关,与城市数量呈负相关。(3)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既有自然条件,也有人文条件。图示和材料二提示了德清县的位置、交通和工业基础条件。答案:(1)长三角大都市圈按城市规模可分为四级:第一级上海市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南京市和杭州市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市、苏州市、无锡市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2)城市等级越高,则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数量越少,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3)德清县位于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交会处,受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工业较发达,为德清县就地城市化提供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