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237918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健康情绪教育喜、怒、哀、乐等情绪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心理现 象。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是把情绪视为认识和行 为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对健康情绪的积极意义和消极 情绪的破坏作用认识不足.个人既要为社会做贡献, 也要过一个有幸福感、愉悦感的生活.损人利己固然 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感,但一个生活得很痛苦的人, 纵然为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事,其人生也是有缺陷的. 情绪具有动力功能,它能够激发一个好的行为,也能 促生一个破坏行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 影响,健康情绪有益身体健康,消极情绪容易导致生 理疾病.当代心理学十分重视对情绪的研究。健康情绪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容

2、忽视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人认为,喜、怒、哀、乐,天生就会,不学而能 实无教育之必要;情绪取决于当事人所遭遇的事件, 好事自然令人开心,倒霉事谁也高兴不起来。这些认 识上的误区使得学生的情绪生活缺乏教育的有效干 预,学生的情绪发展缺乏教育者的有效指引.(一)健康情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健康情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是,使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到目标适宜,方式适当,反应适度,并以积极 情绪为主。情绪教育不是要设法消除、压抑学生的情 绪,而是使学生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有 效调控情绪,保持愉悦的情绪主旋律.健康的情绪生活要符合以下两点要求:1=1. 特定情境中的情绪正常l=

3、j1=1情绪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此时的情绪,不 管是高兴还是愤怒,只要符合下面三个条件,都是正 常的.(1) 情绪与刺激事件同质。即满足个体需要的刺 激导致其愉快情绪,阻碍个体需要满足的刺激导致其 哀怒情绪,而不是相反。(2) 情绪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相称.情绪的强弱程度 与刺激的强烈程度相对应,而不是情绪过敏或体验肤 浅。(3) 情绪的持续时间与刺激作用的时间相宜。当刺 激消失后,情绪会随之平息,而不会长久被其影响.2. 心境以愉悦为主导背景一个人难免有不高兴的时候,愤怒、忧伤和失望等 情绪固然会使人不快,有时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一个人在大多数的时候应当是愉悦的,满意的,有 幸福体验的

4、.(二)健康情绪教育的操作要点在对学生进行情绪教育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 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过分压抑情绪是有害的。它不仅造成生理健康问 题,而且不良情绪的累积会造成情绪泄洪,出现连当 事者都难以理解的冲动行为.当然,宣泄要采取合理 的方式,如倾诉、运动等。2. 教会学生正确表达情绪养成表达情绪的习惯,掌握正确表达情绪的技能。 积极表达关爱、欣赏、感激、歉意等令他人愉悦的情 绪,学会无伤害地表达愤怒和不满。偶尔表达愤怒和 不满,只要讲究技巧,可以取得更强烈的表达效果, 它说明你对问题的倾注和重视,增进了别人对你的了 解。阅读链接表达愤怒的原则1. 愤怒指向人的某一特定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换

5、句话说,你可以批评他的行为,但不要指责他的才 智。2. 不要赘述过去的事。指责仅仅指向眼前的情境。3. 永远不要涉及他人的家庭、种族、宗教、社会地位、外貌或说话方式等。4. 不要限制别人发火.记住:当你向别人发怒时, 对方也有回敬的权力.5. 如果你在其他人面前不公正地对一个人发火, 那么,你必须当着那些人的面向他道歉.6. 发火对象要恰当,不可找替罪羊,迁怒于他人。7. 在发怒前,一定要确认对方过失的客观存在。8. 让别人明确知道你为什么生气,最好具体清楚地 告诉他。9. 尽可能给对方留后路。如果对方向你道歉,你 应当立即终止发怒。l=J w3. 教育学生运用情绪力量激发建设性的行为l=J

6、wliiJ=情绪会带来生理反应,形成一股能量。不良情绪容 易产生破坏性行为,压抑这股能量不如利用它,使之 激发出建设性的行为。例如,生气通常导致某些学生 的攻击行为,教师就应当让他们懂得,怒气若发泄到 别人身上,只会恶化外部环境,是自己更生气;“受 气”所激发的能量若能推动“争气”的具体行动,则 不仅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也从根本上优化了自己的情 绪.4. 注重纠正学生对事物的非理性认识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他所遭 遇的事件决定的,而是由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认识决定的.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导致当事人的健康情 绪,非理性的认识常常使人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 例如,对于教师的严格管

7、理行为,一个学生认为“老 师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自然会产生对立情绪;另一 个学生认为“老师是为了自己好,督促自己改正错 误”,自然对老师心生感激之情.所以,情绪教育不能 就情绪而情绪,关键是发现学生不良情绪背后的非理 性认识,通过对非理性认识的纠正,树立起理性认识。 例如,面临磨难,变学生认为“倒霉”为“天将降大 任于斯人也”;遭遇失败,变学生消极悲观的非理性 认识为“生活给我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自我完善的 机会的理性认识.l=j1=15. 帮助学生提高体验生活、学习的幸福、快乐能 力IM1=1i=正如有人所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能力.一样的生活和学习,有人视为折磨,有人自 得

8、其乐。这其中的差别是体验幸福、快乐能力的高下。 善于从生活、学习、工作中获得乐趣的能力是人的一 种很重要的心理能力,它关系着个体一生的生活质 量。马斯洛总结了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其中很重 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呈现出一种永不衰退的欣赏 力。”马斯洛这样描述道:自我实现者以敬畏、志趣和愉快的心情体验生活中的事件。每一个婴儿,每一 次黄昏,都象第一次见到时那么美妙,那么动人心弦;年过半百的老夫妻还如同度蜜月一样。总之,他们能 从基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巨大的鼓舞的心醉神 迷。因此他们从不对生活经历感到烦恼。自我实现者 总是毫无例外地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责任或职业。他们对工作感兴趣,工作

9、干得津津有味, 工作与玩乐之间通常的界线也变得模糊了对他们来 说,工作是令人兴奋、充满乐趣的,工作就是娱乐。 生活实践反复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幸福生活不是我们 创造并提供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体验出来的。二、人际关系教育人际关系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不仅是因为良 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也是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满足个人多种心理需要,构成了个 当事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人心理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人际关系不良通常导致IUJ人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过程, 人际冲突的妥善处理过程,就是当事人优良心理品质 的形成过程。所以,人际关系教育历来被心理健康教 育所重视.(一)人际关系

10、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人际交往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他 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 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交活动的兴趣,掌握人际沟通的技术,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 和不同意见,妥善处理人际冲突。对于学生而言,健康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是:1. 有益个人发展=1青少年喜欢交同龄朋友,但要有择友而交的能力, 构建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人际交往圈子。学会交益友, 并不断增进与他们的友谊。与“玩友保持适当距离, 并能在必要的时候对他们说“不”.有时候选择了一 个错误的朋友,就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人生.2. 交往适度适宜IUJ交往要适度,既不能自我封闭,又不能过度交往。 适度交

11、往是有益的,过度交往则有害于个人发展.青 少年不能沉湎于人际交往而荒废学业。交往的方式要 适宜,符合学生身份,不能盲目模仿成人的交往方式。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重在沟通思想,增进情谊,相互学 习,彼此促进,而不是图热闹,讲排场,整天忙于礼 尚往来般的应酬。3. 适应多种交往青少年要善于处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既有良好 的同伴关系,又能与老师、父母融洽相处。任何一种 关系处理不当都反映出当事人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 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对于青少年而言,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尤为重要。青少年时 期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状况,能有效预测其成年后 与长辈、领导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交往规则和技

12、能基本相同。(二)人际关系教育的操作要点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liiJ主动、热情是人际关系建构的前提,尤其是血缘关 系之外的一般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中的被动、害羞、 恐惧绝不是“老实”、“单纯”,而是社会功能的萎缩。 如果说这一缺陷对以个体形式为主的学习活动的危 害还不太严重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事 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消极影响就会暴露无遗.在班级 工作中,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措施迫使学生变被动为主 动,学会对他人主动招呼,热情相待,笑脸相迎,学 会有技巧地展示、表现自己.2. 帮助学生形成移情习惯和技能善于理解他人,是个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13、的重要特 质。对他人的理解,来自于个人的移情习惯和技能。 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在 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将自己变成他人,去 体验对方的所思、所感和所为,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人际冲突的产生,有时并不是什么原则性 对立,而是我们不注重移情,不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 受,我们的“好心就变成了“驴肝肺”。教师要教育 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言语,注意观察他人的非言语活动,可以培养对他人心灵世界的敏感性,并习惯于把 自己对对方的理解表达出来,提高交流成效。3.强化学生的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1= 1=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关键技能。相对于见面打招呼、待人热情、分手道别等初级技能而言

14、,沟通是较复杂 了解,深化情谊,消除误解,避免冲突。教师要注重 培养学生的沟通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沟通 技巧。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大胆、策略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妥善地拒绝他人不合理的或自己难以 满足的要求,适时、技巧地弥补友谊裂痕,有较强的 说服能力,善于吸纳别人的合理意见,优化自己的思 想和行为。的高级交往技能。人际沟通,能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1=阅读链接与人争论的技巧1. 双方都要明确争论的是同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不要去争论。双方言论所涉及的问题不同,各执一题也无法争论。2. 用善意的态度来争论。在善意的争论中双方能 围绕问题焦点,遵循一定规则把话讲出来;恶意

15、的争 吵就如同在泥潭中争斗,争论的问题往往被搁置一 边,只为争吵而争吵。3. 要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在被对方反对时, 也能平静地在把自己的意见说一遍。气鼓鼓地说不出 话是放弃了争论的权利,用与争论不相关的话攻击对 方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4. 在别人发表意见时,应很好地聆听。聆听能促成 彼此信任、缓和紧张气氛,急于辩白是争论的一大障 碍.认真地把别人的意见听明白,是学会争论的重要 一环。5. 可以一面听一面思考,但最后要择善从流当别 人有好意见时,自己应改变原有的想法,并冷静地吸 纳、服从。并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提醒和帮助。4. 养成学生助人为乐的品性1=乐于助人的人一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自私必然会 恶化自己的外部环境。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助人 就是助己,自私不会自利.一些学生由于缺乏人生智 慧或者受到不当的教育,错误地认为,帮助别人就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要谋取自己的利益就得多为自己考 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的行为结果与主观追 求大相径庭,个人倍感苦闷却不知其中的缘由,甚至 错误地认为是自己自私得不够,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 愈滑愈远。其实,给予总是比索取有价值,它既结了 人缘,又使自己在助人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与能力的发 展,越想占有,得到的越少,越想紧紧地纂在手里, 从手中滑溜出的越多.5. 引导学生在对人际冲突的反思中发展应对冲突 的能力1=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