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18025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反思?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是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 一、该课时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 ,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在讲课过程中将PPT中参加山区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境 ,让孩子们理解捐书的意义 ,同时情感得到提升 ,知道懂得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 ,应该珍惜 ,山区孩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努力学习 ,更何况我们呢?根据书中表格观察 ,获取数学信息 ,一条一条让孩子举手答复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

3、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在连加学习之前 ,带着孩子们复习二年级学习的两个数的相加竖式 ,动手在课堂本上计算。以唤醒今天的学习 ,在掌握数学信息 ,去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 ,理解“一共是加法 ,并且是三个数相加 ,两种做法 ,分别是先将前两个数相加 ,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 ,另一种方法是三数相加 ,一个竖式 ,让孩子们理解加号的位置以及数位对齐的重要意义。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对孩子们来说不算难 ,

4、出示联系题 ,随堂联系 ,稳固知识。 三、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初步开展估算一意识 ,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这节课引入估算 ,“四舍五入的概念 ,懂得估算数值 ,比拟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值 ,并进行多组比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 一节课下来 ,讲解加练习 ,孩子们学的还不错 ,课堂整体节奏、效果也可以 ,还应该多照顾一下学习稍微困难的孩子 ,继续努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