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13747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白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传承提线木偶文化,拓宽艺术教育课堂上杭县白砂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提线木偶戏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是客家文化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杭白砂镇是有名的“木偶艺术之乡”,于2008年11月凭“提线木偶”传统艺术项目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砂木偶戏自明初从浙江传入,再传至闽西各县、赣南、粤东及至台湾等地,是世人公认的闽西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白砂木偶艺术不仅历史悠久,积淀丰厚,而且流传广泛,流传深远。但因时局变迁、艺人转业、外流、亡故等,白砂木偶艺术正面临失传的境地而亟待拯救与传承。我校于2008年始,在学校中、高年段开展了“白砂提线木偶

2、的调查研究”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对白砂提线木偶的历史渊源、传统剧目、提线技法及木偶戏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白砂提线木偶悠久的历史及传统文化,为我们学校创建提线木偶特色提供了独特的、传统的优势与条件。所以,我们把“传承提线木偶文化 拓宽艺术教育课堂”这个主题作为我校特色创建项目,让白砂提线木偶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既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责;不但丰富学生艺术教育第二课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艺术特长。二、指导思想立足校情、乡情,挖掘白砂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白砂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把提线木

3、偶传统文化艺术引入课堂,通过对白砂木偶的研究与实践,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孩子对乡土文化的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以此创建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育人环境,带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建设,逐步形成我校“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三、特色主题我校创建的特色主题是“传承提线木偶文化 拓展艺术教育课堂”,即:让学生参与提线木偶艺术学习实践;传承白砂提线木偶传统文化;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体素质全面提高,引领学校办学特色全面建设。四、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1、学生参与白砂提线木偶的调

4、查研究与学习实践,拓宽学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2、协同教育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花大力气推广提线木偶文化,拯救濒临灭绝的“民间瑰宝”;3、结合教育局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工作要求,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落到实处。(二)具体目标年 段达 成 目 标低年段初识客家提线木偶:了解木偶四大种类;了解客家提线木偶渊源、历史;欣赏一些提线木偶优秀剧目;初步培养传统艺术欣赏能力,建立白砂“木偶艺术之乡”荣誉感。中年段体验客家提线木偶:了解木偶四大行当、五大表演形式;体验提线木偶结构装置、服饰装扮;初步掌握提线木偶基本技法;初步培养传统艺术表现能力,逐步激发练习提线木偶兴趣。高年段学习客家提线木偶:基本掌握提线木偶实用技

5、法;若干个剧本的完整演出;初步培养传统艺术创造能力,逐步增强传承“白砂提线木偶文化”责任感。五、策略与措施(一)组织机构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严龙辉副组长:袁维书 林晓峰成 员:傅文华 胡文钦 温耀兴 袁东生 刘 华领导小组应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要在规划、机制和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2.成立工作小组:组 长:林晓峰(兼)副组长:温耀兴 成 员:袁东生 刘 华 严乾生 袁茶凤 袁圣鸣 李桂香 袁明月 张德财 邱文桂 郭小寒 袁丽榕 陈玉琳 刘盛洪 袁 宇 袁惠英 曾金凌工作小组应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园文化营造、校本教材编写、文化活

6、动开展、培养学生特长等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工作,为学校特色创建进程的顺利推进贡献应尽的力量。(二)实施步骤5年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特色创建工作: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上半年)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组织机构;进行前期宣传动员和调研论证工作;确定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2、组织实施阶段(20112014年)20112012一个学年: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了解白砂提线木偶的渊源、变革及艺人传承情况,加强对木偶文化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点带面,广泛宣传白砂提线木偶传统艺术文化;组织人员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编写校本教材;以课本剧为表演形式,组织人员编写木偶剧本。20122014两个学年:低年段全员参与“木

7、偶四大种类;客家提线木偶渊源历史;客家提线木偶传统剧目欣赏”了解性活动;中年段全员参与“木偶四大行当、五大表演形式;提线木偶结构装置、服饰装扮”知识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选拔一批较有木偶表演天赋的苗子,组建提线木偶兴趣小组,参与“提线木偶基本技法学习与训练”实践性活动;高年段组建“白砂提线木偶小剧团”,参与“提线木偶实用技法学习与训练”实践性活动;排练若干课本剧表演剧目。2014下半年:低、中、高三个年段继续实施“白砂提线木偶”校本课程常规学习内容;在总结校本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反思在教材内容、组织形式与有效实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加予改进;扩充“白砂提线木偶小剧团”学员人数、加强训练力度、熟

8、练表演技巧,丰富表演剧目,为“提线木偶小剧团”上台表演创造机会,把木偶课本剧搬上舞台。3、总结反思阶段(2015年上半年)撰写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举行特色办学现场会,交流推广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经验;反思我校特色创建工作,树立正确的特色观、把握全面的质量观,建立特色办学的长效机制。(三)具体措施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内涵:办学宗旨:两全、三爱、四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为社会服务)办学理念: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发展为主题办学思路:特色立校、人才促校、科研兴校、和谐强校、依法理校办学目标:让学生更喜欢,让家长更满意,让

9、教师更自信,让社会更认可,让学校充满智慧、充满人文、充满活力。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校训:文明、好学、勤奋、向上校风:和谐、奋进、求实、创新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学风:乐学、多思、互助、争先主要工作内容:2011年是我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年,也是特色办学的启动年。结合我校实际,5年内,以办学特色创建工作为引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工作项目工作内容预期效果显性文化建设1科学规划校园,合理设计,办公、教学、生活、运动等功能区相对独立;2学校的校名、校标、校徽、校训等标识均处于明显位置,并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等有机展现于学校主要建

10、筑的外墙;3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加强日常卫生管理; 4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特别是为木偶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必备场所; 5班级、办公室、功能室、食堂、宿舍、走廊、楼道、厕所、运动场、板墙等文化建设;6校报、宣传橱窗、文化长廊、雕塑,荣誉室等建设。1办公、教学、生活、运动等功能区相对独立,校园环境良好;2标识体现学校精神;3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无脏、乱、差现象;4文艺、体育、科技活动设施基本满足要求;5各类功能室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内涵;6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发挥作用。隐性文化建设1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本土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学校发展趋势和要求,提炼形成鲜明的

11、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2通过广播、征文、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学校传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3设计凸显学校特色的形象标识、谱写校歌,师生在牢记校训、歌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中传承学校精神;4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的建设,拓展文化传播载体。1确立相对稳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2学校传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成为引导师生追求理想、规范行为的力量;3校训、校徽、校标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4文化传播载体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工作项目工作内容预期效果制度文化建设1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健全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范;2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12、建立健全以人为本、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3建立与校风、学风、教风一致的校规、班规等师生行为常规;4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少先队等组织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制度建设;5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在学校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管理过程中。1各项规范逐渐转化为具有持续性的、有影响力的人文精神文化;2各类制度逐渐转化为师生工作、学习的内驱力;3各项常规逐渐成为践行办学理念的教师、学生和管理文化;4促进师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5逐步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立志有为的良好风气。活动文化建设1组织开展每年一届“弘扬苏区精神,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少先队主题系列活动,积

13、极开展好主题月活动、才艺展示、文艺汇演、运动会、阳光体育、班班有歌声等活动;2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资源,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3组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健康书;4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5加强教育科研对学校活动文化的关注和研究。1少先队系列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彰显学校特色;2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3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4学生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5教育科研与特色创建相结合,拓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渠道。特色文化建设1.组建文体艺术教研组,引领学校艺

14、术教育活动;2.组建各类文体、艺术、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3.开发“白砂提线木偶”校本课程,拓展艺术教育渠道;4.营造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1.文体艺术类课程加强;2.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3.形成初步的“白砂提线木偶”传承意识;4.艺术教育成果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2、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界定:年 段主 要 内 容呈现形式低年段木偶四大种类;客家提线木偶渊源历史;客家提线木偶传统剧目欣赏。文字、图片、视频中年段木偶四大行当、五大表演形式;提线木偶结构装置、服饰装扮;提线木偶基本技法学习与训练。文字、图片、视频高年段提线木偶实用技法学习与训练;排练剧目作品。图

15、文、视频、剧本编写时间安排:2012年3月前,完成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征集和收集;2012年5月前,有机整合收集的原始资料,完成教材初稿并送审;2012年7月前,完成校本教材版面设计,校本教材定稿;2012年7月8月,联系出版商,交付出版商印刷并完成出版。3、抓好特色课程的实施以学校“白砂提线木偶”校本课程实施为龙头,带动学校各类特色课程有效实施。“白砂提线木偶”校本课程年 段实施对象实 施 内 容实 施 时 间低年段全员参与低年段教材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中年段全员参与中年段理论性教材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中年段实践性教材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高年段小 剧 团高年段教材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及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