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13747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项目可研报告(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提要11.1.1项目名称11.1.2建设单位概况11.1.3项目概况11.1.4资金构成3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4项目综合评价6第二章 项目背景72.1项目的由来7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10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02.2.2项目建设的意义11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2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13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132.4.1.1自然地理条件132.4.1.2基础设施152.4.1.4经济建设232.4.1.5历史沿革302.4.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35第三章 市场分析373.1概

2、况37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3.3项目市场分析55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58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584.2项目规划原则59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614.4项目建设内容63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755.1技术方案原则755.2生产技术755.3绿色准则755.4质量标准785.5质量标准81第六章 投资估算826.1投资估算依据82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836.3资金筹措866.4资金使用和管理86第七章 财务评价877.1评价依据877.2基本数据877.3利润估算及分配917.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917.5财务不确定分析957.6结论96第八章 环境保护分析988.1 环境保护988.2节能

3、1008.3 安全101第九章 项目风险及防范措施1029.1市场风险1039.2筹资风险1059.3销售不确定性风险1069.4项目开发的风险1089.5成本控制的风险108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910.1工程项目管理10910.2组织机构11010.3人力资源11010.4员工培训11010.5管理机构和设置11010.5.1组织架构11110.5.2岗位职责11110.6劳动定员122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12812.1方案总体描述12812.2结论与建议12812.2.1结论12812.2.2建议129*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1章 总 论31.1 项目概述31

4、.2 编制依据与原则41.3 研究过程及内容5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71.5 研究结论7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9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9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92.3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32.4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系17第3章 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183.1功能定位183.2 建设必要性分析18第4章 建设条件204.1自然地理条件204.2工程地质调查21第5章 工程总体设计225.1 设计原则225.2 采用规范及标准225.3工程技术与通行能力23第6章 工程方案256.1 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256.2 道路工程26第7章 环境影响评价357

5、.1 道路对城镇环境的作用和评价目的357.2 环境评价的内容357.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367.4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环保措施367.5 声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377.6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377.7 工程与环保措施分析38第8章 劳动安全438.1 施工安全设施438.2 交通安全设施438.3 防震措施44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459.1 项目实施进度459.2 工程管理45第十章 招投标管理4710.1 招标依据4710.2 招标原则47第11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011.1编制原则5011.2编制依据5011.3工程数量及投资估算50第十二章 问题与建议5312.1结论5312

6、.2建议53附件:1、*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扬发改许发【2009】131号):市发改委关于*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路新建工程区位图; 3、*路新建工程横断面图。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市市政建设处法人代表:*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市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对主次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总长2905米,路幅宽40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机动车道面积4357

7、5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31955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9050平方米,绿化面积11620平方米,行道树968株;排水近期采用雨污分流制,敷设雨水干管5810米,污水干管5810米(不包括各规划交叉口预埋雨水管道);新建桥梁2座,跨度分别为24米和30米,新建箱涵1座,跨度为6米;全线设照明线路5810米,路灯168盏,供电迁移4000米,弱电迁移8000米。路基设计考虑当地土质、水文特点,应对地基进行处理。道路路面采用双层沥青路面,沥青材料为进口材料,主干路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和天然砂砾。5.项目建设期:6个月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1938.8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为116

8、58.8万元,含:工程费用6088.6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230.59万元(征用土地及拆迁安置费用4428.27万元);基本预备费339.58万元;建设期利息为280万元。、资金来源:本项目结合地方财政状况,资金筹措计划争取银行贷款资金:5600万元(占总投资46.9%),市财政拨款:6338.8万元(占总投资53.1%)。1.2 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1.*市1:5000地形图;2.*市“十一五”发展规划;3.*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5月);6.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9、(2007年6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8.建设部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条例;9.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10.*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委托书。1.2.2 编制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工程分步实施的关系;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积极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贯彻城市道路为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服务,美化城市服务,为各行业服务的方针,同时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确定合理的道路方案;4考虑建

10、设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发展。1.3 研究过程及内容1.3.1研究过程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公司于2009年10月成立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组,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10月初组织并成立了交通经济和工程设计两个外业调查组,对初拟的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对拟建的路线走向、起终点、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征询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布局,交通量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关公路的路况及历年交通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交通量OD调查;踏勘了路线走向,调查了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

11、形、地貌、重要设施、水利工程等方面资料,在收集了上述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预测,对各类方案的充分比选,在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2月底完成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3.2 主要研究内容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城建现状;2调查、研究路线走向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合理性;3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进行道路交通量的预测;5研究建设项目的道路等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6研究拟建道路的起终点,主体工程方案设计及雨水、污水工程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7研究拟建项

12、目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8预测项目建设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环保措施;9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10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1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 号项 目单位指 标备 注1项目路段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2道路类型城市级主干道3总路长km2.9054道路宽度m404.1其中:机动车道m154.2两侧绿化分隔带m2.04.3两侧非机动车道m5.54.4两侧人行道m5.05道路横坡5.1其中:行车道1.5%5.2人行道2%6设计计算车速km/h407项目总投资万元1

13、1938.87.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1658.87.2建设期间利息万元2808资金筹措万元8.1其中:银行贷款资金万元5600占总投资46.9%8.2市财政拨款万元6338.8占总投资53.1%9设计使用年限年201.5 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维扬甘泉新区路网,改善该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方便与城区北部的联系,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3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市西北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沿线土地增值。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拉开城市骨架,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维扬区、邗江区的建设。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本项目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东起扬子江北路,西至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2.1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