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107089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体会程河镇中心小学曹革英 8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的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培训会。区教研室请来了小语编辑李院长作专题讲座。李院长对教材的解读很细致,她将教材疏通和教育教学指导有机结合,紧贴实际,通俗易懂,我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虽然我今年没带六年级语文,但我把会议的精神还要向老师们传达,六年级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既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同时也要与初中的语文学习进行一定的衔接,所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从主题单元整体备课入手,抓住单元阅读教学重点,切实加强“双基”训练 1、抓关键词句: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

2、其感情色彩,推想它们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在教学中,除了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文后安排的此类专项练习,更要敏锐地从文中发现可供训练的语言点。 2、抓篇章结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不同于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是知识性的,表达方法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可以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等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实现以读促写的重要途径。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要引导学生揣摩、领悟文章表达的感情。通过写几次火柴中小女孩看到的景物,突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3、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训练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

3、好的阅读习惯。将学生的视角从美丽的图画转移到优美的文字,在与文本的对话及同学的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适时移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4、抓文体的辨别: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教学重点。在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有所区别。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就能避免不同文体的课文教法大一统、抓不住不同体裁文章特点的局面。当然,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的侧重点,则要因文而异。 二、重视常态阅读教学的写法渗透

4、,有效落实“读写结合”、积极改进实施单元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不仅仅是单元习作教学的事儿,更离不开平时阅读教学中写法的无痕渗透、借鉴、迁移以及平时“读写结合”、“日记练笔”等的巩固性训练。因此,习作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实施: 1、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典型的句、段,续写结尾等,体现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经常练笔,以日记形式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平时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读写笔记,使读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有了这样扎实的教材培训,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定会营造一个和谐有效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增添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