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106705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导学案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课时 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 ?养成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知识链接: 1、什么是力, 力作用的效果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3、力的示意图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

2、你先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快速记住它。 2、请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总结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4】功的定义 【5】功的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6】功的原理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

3、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 【2】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功= 。用公式表示就是 ,功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3】使用任何机械都 功,这个结论叫做 。 【4】(09襄樊)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是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3m,所用时间是5s,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J,重力所做的功为 . 【5】在2

4、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女子75kg以上级举重金牌,她的成绩是165kg.估算她在挺举全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为( ) 2333A(3X10J B、1X10J C.3X10J D.5X10J 【6】如图3-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图3-1 2【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底面积为,.,m的物体A向左匀速拉动2 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 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 Pa;拉力做 图3-6 的功为_J。 5【8】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小车在水平路上前进了400m,做了3X10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大 , 【9】使用自重是可

5、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升的高度。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二课时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 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

6、因( ?会利用公式,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 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W,W进行有关计算 有总学习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知识链接: 1、功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2、功的原理: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7、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快速记住它。 2、请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想想议议,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2】通过实验,说出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3】说明什么是机械效率。 【4】阅读课 本,说明机械效率为什么总小于1 【5】阅读课本提高机械效率一段,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3、把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做上标记,并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问题、并快速记忆。 2

8、、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使用滑轮组提起20N的重物,使它上升0.4m,拉力为8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m,拉力对滑轮

9、所做的功为_J,这个功叫_功。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_J,这个功叫_功。用来克服滑轮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J,这个功叫_功,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2】(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额外功只能_ _不能_ _, 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 【3】要提高机械效率,关键在于减小功。我们可以用_或_减小摩擦,还可以通过简比_ _结构,_ _机械自重等方法,来提高机械效率。 【4】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C(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高 D(使用机械做功时,如不考虑机械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机械的

10、效率是百分之百 【5】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 ) A(省距离 B(省时间 C(省力 D(省功 【6】外力对水泵做了7104焦的总功,水泵把 250千克的水送到20米高处,水泵完成的有用功为多少,水泵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7】小明用如图3-9所示的滑轮组,在10s钟内将质量为60kg的物体A匀速提升了2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 F A 图3-9 ?画出物体A的重力示意图; ?请计算出与此题相关的任意四个物理量(g取10N/kg)。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

11、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三课时 探究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测量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提高操作技能,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学习拟订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表格的设计、测量和操作要求等),学习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数据的测量记录与分析论证中,培养合作、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习重点:学习设计测量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的的方案以及测量过程

12、学习难点: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论证 知识链接: 1、滑轮组、斜面 2、机械效率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快速记住它。 2、自行设计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2】为得出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 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3】按照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表格(在右面空白处) 【4】按照右图甲乙组成装置,可得到什么结论, 【5】按照右图甲,增加钩码,又可得到什么结论 【6】设计测量滑轮的机械效率 【7】总结出影响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8】本

13、实验运用了什么科学探究地方法,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修改完善并快速记忆。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

14、资料): 【1】使用滑轮组提起80N的重物,使它上升2m,拉力为25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8m,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J。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如不计摩擦力,滑轮的重力是_。 【2】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该实验器材有:不同的三个斜面、小车、_和_. (1)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应选用三个_相同而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小车的重力,斜面的_及斜面的_,小车在三个不同斜面向上_运动时的三个拉力的大小.最后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从而算出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 结论:_. (2)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在此实验中,应选用三个_相同而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测出不同斜面的_和小车在不同斜面上_运动时的拉力大小.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结论:_ (3)该实验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_和_有关. 【3】斜面长5m,高1(5m,把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推力为 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3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4】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