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安排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10065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学习安排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业务学习安排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业务学习安排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业务学习安排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业务学习安排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务学习安排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学习安排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庙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安排表 9月1日时 间(周次)学 习 内 容主 讲地 点参与对象1、2、31、如何转化后进生韩崇良教研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4、5、61、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姚满怀教研组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7、8、91、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文小芳教研组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10、11、121、组织学习有效教学的理念韩崇良教研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13、14、151、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姚满怀教研组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16、17、181、组织教师学习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弗莱尼文小芳教研组组长会议室全体教师19、20、211、组织教师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公共教材韩崇良教研组长会议室全体

2、教师备注:1. 教师业务学习采用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体学习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学习。2. 教师将业务学习内容摘抄在新发的业务学习笔记中。3. 学习内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可以自选内容自己学习。教学的有效性 主讲:张巧玲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也浮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动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核心。一、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l.教学有效性究竟指

3、什么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成果(收获) 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体验。可以说,时间、成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耗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耗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学习成果,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获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当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体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

4、即学习活动所随着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老式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种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随着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悲观?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显然,这三个指标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长学习成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本;学

5、习成果是核心,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高不仅能增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果,事实上,学习体验自身也是重要的学习成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成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增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目前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增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增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措施,提高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增进是立竿见影的,可以即

6、时显现的;间接增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步兼顾。二、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重要表目前哪里 l.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重要表目前哪里一、学生变了。课改后来,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学生变得爱学习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小朋友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可以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小朋友一种幸福的童年,也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一种实验教师说,看到学生快乐、幸福,自己也变得快乐、幸福了。一位实验教师十分动情的写着:“孩子们在课堂上不

7、时蹦出精彩的发言,呈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每当此时,我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我要是也像她们那么大,也能沐浴课改的春风,多幸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实验区的一位小学老校长十分自信地告诉我们:“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下,这是判断课改成败得失的一条主线原则。本次课改的一种重要出发点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需要的不是应试高手,而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课改几年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目前:学生识字量增大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交流和体现能力提高了;学生质疑创新

8、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二、教师变了。新课程的实行有力地增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观念变了。新课程变化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伙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根据,充足地挖掘、开放和运用多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课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小朋友经验的回归,十分注意对课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

9、与开发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变了。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增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教师自己就应当是一种研究者,事实上,在新课程实行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在教学的同步,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积极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协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协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适时解决,也使她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变了。课堂教学目的变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

10、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步,关注过程措施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目前:把过程措施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从而从课程目的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措施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摸索、思考、观测、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结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崇高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目前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怀学生是怎么学会的,她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

11、体验。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也许积极、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老式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重要特性是,课堂氛围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成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爱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克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较之老式的课堂的一种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布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气愤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爱好盎然。三、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要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一方面就得理解和把握其体现和成因:1三维目的的割裂三维目的

12、的有机统一是教学增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行中却浮现了三维目的的割裂现象,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措施,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步,冷落、忽视了过程、措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主线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2教学内容的泛化课程资源开

13、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种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缺少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行层面上便浮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体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足被挖掘出来。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3教学活动的外化新课程实行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限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习热情和积极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

14、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目前“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呈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协助的重要职责;合伙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少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少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缺少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环节,缺少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4教学(层次)的低下与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相

15、相应,我们把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针对近来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既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干增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来看,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从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遗憾的是,目前的教学缺少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在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背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5预设生成的冲突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