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06390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训练目标1.辛亥革命的纲领、过程、成败认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4.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小题精练1(2017芜湖一中月考)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B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C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2(2016玉林、贵港、梧州二模)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

2、种族的一面,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A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B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C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D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3(2016肇庆三模)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4(2017“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

3、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国初年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这表明()A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B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C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D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5(2016资阳三模)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A迅速稳定国内局势B创建责任内阁制C制约袁世凯专权D贯彻主权在民原则6(2016邢台一中月考)在

4、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C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权力D实行责任内阁制7“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C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8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5、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大题优练9(2016锦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

6、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并说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

7、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答案精析1B依据所学及材料的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应是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中华民国即将成立的情况。这时,由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所以应选B。A、C、D三项时间上明显不符。2A材料信息“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故B项错误;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相继出现袁世凯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内,政治上都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故D项错误。3B材料

8、“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不能体现移风易俗,故A项错误;材料“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得出反对清朝统治,是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不一致,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到帝国主义,故D项错误。4D材料反映的是对辛亥革命的称呼,不能反映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洋军阀的思想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可知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故D项正确。5A赋予总统“

9、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有利于迅速稳定国内局势,故A项正确。6A首先理解“约法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据此分析选项可知:A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封建专制制度,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7D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把民主主义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体现了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材料中侧重思想的变化,A、B两项强调的是政治意义;C项说法不正确。8C“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说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残余,因此答案选C项。9(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功绩: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群体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