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照亮人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05856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励志文章-照亮人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的石像测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标准,就是他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假使他对工作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他对工作,感到厌恶;假使他对工作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而只觉得是一种苦役,那他在世界上,一定不会有所成就。一个人工作时所具的精神,不但与工作效率有很大关系,而且对于他本人的品格,也大有影响。工作就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志趣,理想,我们“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如见其人”了。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须条件,但对工作不肯尽心尽力,而只求敷衍塞责的人,是不会有这种自信、自尊的。一个人假使不能在工作上尽心竭力去努

2、力,那他决不能很好地造就自己。工作是一个训练、培育品格的大学校。因此,在任何情形之下,不容许你自己对工作发生厌恶,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假使你为环境所迫,而只能做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当努力设法,从这些乏味的工作中找些兴趣、意义来。要晓得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总不可能是完全无兴趣、无意义的。问题全在我们对待工作的精神状态如何。良好的精神,会使任何工作有意义、有兴趣。假使你以为你的职务是乏味的,那你厌恶的心理,厌倦的念头,足以招致失败。乐观的、积极的、热忱的心理,才是吸引成功与幸福的磁石。任何工作,凡是我们本身所尊崇的,都具有无限的神圣性。凡是有利于世界人类的工作,没有一件事是卑贱的,可耻的。只

3、要精神贯注,那工作上的厌恶、痛苦的感觉,都会消失;凡是不曾懂得这个秘诀的人,就是不曾懂得获取成功与幸福的要道的人。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石像。它是美是丑,可爱可憎,全操在你自己的手里。担任每一个职务,写每一封信,出售每件商品,每句笑话,每个理想,每种动作都仿佛是凿子的一击,可以美化你的石像,也可以损毁你的石像。不论做任何事,必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应该在心中立下这样的信念和决心:从事工作你必须不顾一切,尽你最大的努力。如果你对工作不忠实,不尽力,那将贬损你自己,糟蹋你自己。忍受雕凿才能成器时常听到有些人在议论自己二三十年前的老同学时说:“那小子在上

4、学的时候并不怎么样,看他没有什么大能耐,如今却出息成了全国的大名人。真是不可思议!”说这般话并感到不可思议的人,大都是从心里觉得当年自己的资质和天赋比“那小子”优越得多,可成就如此大名或大事的却为什么偏偏不是自己,而是当年看不出有什么出息的他呢?看了下面这个人生寓言故事,我想答案就会不言自明了。很久以前,某座城市里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建好之后,善男信女们便祈求西天的佛祖给他们送来一个最好的雕刻师来雕刻一尊佛像。于是,如来便派来一个精于雕刻的罗汉幻化成一个雕刻师来到人间。雕刻师在备好的石料中选了一块质地最上乘的石头,开始了工作,可是没想到他才拿起凿子刚凿了几下,这块石头便喊起痛来。雕刻的罗

5、汉劝它说:“不经细细的雕凿,你将永远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还是忍一忍吧。”可是,等到他的凿子一落到它的身上,它依然哀嚎不已:“痛死我了,痛死我了,求求你,饶了我吧。”雕刻师实在忍受不了这块石头的嚎叫,便停止了工作。于是,就选了那块质地较差、远不如它的粗石头重新雕起。虽然这块石头质地较差,但它感到自己能被雕刻师选中而从内心激动不已,它对自己将被雕成一尊精美的雕像深信不疑。所以,任凭雕刻师的刀琢斧敲,他都默然不响地坚忍承受。而雕刻师呢?因为知道这块石头的质地差些,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他工作得更加卖力,雕凿得更加精细。不久,一尊肃穆庄然、气魄宏大的佛像赫然立在人们的面前,大家惊讶之余,很快就将它安放

6、到了神坛上。这座庙宇的香火非常的鼎盛,日夜香烟缭绕,天天人流不息,为了方便日益增加的香客,那块怕痛的石头被人们弄去填坑筑路了。由于当初受不了雕凿之苦,现在只得忍受人来车往频繁碾过的痛苦,看着雕像安享人们的膜拜,内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有一次,它愤愤不平地对正路过此处的佛祖说:“佛祖啊,你太不公平了!你看那块石头的资质比我差得多,如今却享受着人间的礼赞尊崇,而我却每天遭受凌辱践踏,日晒雨淋,你为什么要这样偏心啊?”佛祖微微一笑说:“质地也许会给你带来人们偏爱的幸运,但成功却是来自一刀一锉的雕凿啊!你受不了雕凿之苦,只能最后得到这样的命运啊!”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发人深醒的人生寓言。我们每

7、个人内在的潜质、潜能和潜在的智慧,便是我们成就未来辉煌人生的那块“石头”,而雕刻师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的雕刻师,成功的关键是你雕的那块“石头”是否怕痛。那么我们要怎样来理解“雕凿”二字呢?成功学家奥里森马登说:“从一个人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人生的基调。有的人空闲时间是真正的空闲,就是用来打扑克、侃大山、喝酒等;而有的人的空闲时间却是用来读书、思索,不断通过学习和进取丰富自我。两种生活方式最终会有两种结果。这与一个人的资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知道,一棵树其吸收阳光和养分的能力越强,它就会长得越快越高,枝叶就会越旺盛;反之,它就会停止生长或枯萎下去。大自然对万物

8、都是一样慷慨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进取之心,大自然就会收回我们的智慧,就象如果我们停止了锻炼,我们就会慢慢地失去力量一样。如果我们不一点点地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就永远也干不成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奥里森马登一再提醒我们忘掉自己的资质和天赋,因为任何人的成功和成就,都是来自对自我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这不正与上面的人生寓言中的雕凿是一个道理吗?忍受雕凿才能成器。一个人才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从表面上看,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天赋高,有的人很笨拙,其实,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是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一个人能否对自己潜质和潜能不断挖掘和发展,而人与人之间的

9、潜质和潜能几乎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人才学家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忍受雕凿才是最终改变命运的关键按钮,忍受雕凿才能成器。比尔盖茨:只要竭尽全力美国西雅图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背出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这“太空针”高塔185米,登上“太空针”高塔餐厅可以尽览西雅图的美景,是一些孩子做梦也想去的地方。但是,要想获得这个机会却殊非易事。因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又称“山上宝训”,是圣经中的著名篇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一天,一个十一岁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坐在泰勒面前,

10、以孩子特有的悦耳童声背诵道:“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便来到他的面前,他开始教导他们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下来,并且没出一点差错。泰勒惊叹他竟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不仅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我竭尽全力,我就能做成任何我愿意做的事情。”15年后,当年的这个孩子已成为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这时,一款名叫lotusl23的表格软件几乎占领了电子表格的整个市场,成为他公司的心腹大患。他决定开发一个定名为视窗的软件,以便回击这款表格软件对他构成的致命威胁。但要开发这款巨大而又复杂的视窗软件困难重重,因为有许多技术上的

11、难题要攻克。但他没有退缩,和员工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简直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后来,他把睡袋搬到了实验室,除了吃饭,上卫生间,成天泡在实验室里琢磨问题。终于,经过长达四年的拼搏,他的公司终于开发出了功能几乎完美无缺的视窗软件,定名为windows。正式投放市场后,他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极为有利的位置。他就是比尔盖茨,再一次竭尽了全力,获得了成功。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看来确实难以做到。但难以做到,并不是不能做到。这“难”与“能”的分野,就在于是否竭尽了全力。明白了此中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比尔盖茨能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傲视群雄了。这同时启迪我们: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就一定能成就一项事

12、业。睡前十五分钟奥斯勒是加拿大著名的医师、医学教育家,因为成功地研究了血小板等医学成就而名气四海。由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兼任多种社会工作,因而除了睡觉、吃饭外,他的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甚至于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为了挤出时间,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喜欢的书。因此,无论他忙到多晚才进卧室,他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入睡。许多年以后,奥斯勒对睡前15分钟的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个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左右,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了。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

13、以阅读20本书。而奥斯勒自己坚持睡前读15分钟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博学广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这个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五个字来表示我没有时间。”对那些经常抱怨工作的繁忙、生活的艰辛已让自己无暇顾及原有的兴趣和特长的人来说,不妨学学奥斯勒,哪怕每天仅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只要长期坚持,也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干出一翻成绩。天下第一等学问一个十二岁的女孩问妈妈:为什么在屋里走动时,总像怕踩地雷似的。妈妈笑了,说楼下也住着一户人家。女孩虽然明白妈

14、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觉得在自己的家里该轻松地生活。妈妈挺认真,她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张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女孩噘着小嘴:“那为什么咱家楼上那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把声音弄得很响?”妈妈说:“楼上有一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啊跳啊的要运动。”女孩的小嘴噘得更高了:“那委屈的就该是咱家?”妈妈更认真了:“能为别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学问。”一位行医数十年的妇科名医在出诊时出现了误诊,他误把一个孕妇子宫里的胎儿当成了肿瘤,并要求病人马上动手术,以防扩散。病人十分害怕,也十分感激这位名医及早地发现了隐藏在身上的这枚“炸弹”。手术很快就安排就绪了打开了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入观

15、察,准备下刀,他有把握把肿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绝后患。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不曾遭遇的事情。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他矛盾了,陷入了挣扎。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肿瘤一定不会复发,说不定,他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相反的,他也可以把肚子缝上,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只不过几秒钟的挣扎,已使他出了一身冷汗,他小心地缝合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医生走到病人床前,他严肃的神情,使病人和四周的亲属都手脚冰凉,等待癌

16、症末期的宣判。“对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医生深深地致歉,“所幸发现及时,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病人和亲属全呆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你这个庸医,我找你算账!”后来孩子果然安产而且发育正常。但是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最大的伤害是名誉的损失。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老天知道!”医生只是淡淡一笑。善是养生的阶梯上善若水,养生之本中国有句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多人对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宇宙之中,星球皆为圆形,它们的运行轨迹也是圆的,起点也是终点,终点又是起点。宇宙的运行规律如此,必然决定了人间事物运行的轨迹也是圆的。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为念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念力的人。老子讲:“上善若水,居辱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