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05100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论文关键词棉花;高产;管理技术 论文摘要通过对棉花苗床管理、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的介绍,以便指导从事棉花工作的人员实现棉花高产。 棉花优势高产,要根据棉花的营养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水肥、防治病虫害,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植株得到其所需营养,获得优质高产。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1棉花苗床管理 播种到齐苗阶段,管理重心是保温、保湿促齐苗。随时检查薄膜四周是否压紧,防止“走气”。膜内温度提高到30左右,37d可出苗。齐苗后,管理重心是保温防寒、炼苗。白天温度较高时,应揭开膜的两头,以利通风降温。傍晚或阴雨低温时封闭保温。当子叶平展后,应进行间

2、苗,每钵留1根健壮的棉苗,每30m2苗床用壮苗素1支(8mL),对水2kg,选晴天中午均匀喷洒于棉苗叶片上,以防高脚苗。出真叶后,是棉苗最易感病期,天晴时,应在上午9时将薄膜全部揭开降温炼苗,傍晚再覆盖。当棉苗有二叶一心后,若无寒潮,可收膜。 2棉花苗期管理 2.1适时移栽 棉苗三叶一心时,是移栽适期。应根据天气、前作成熟情况而定,一般在5月中、下旬,要做到不栽6月苗。 2.2带肥、带药移栽 移栽前2d,喷施1次杀虫剂,傍晚叶面无水时,苗床撒施尿素1530kg/hm2,移栽前1d下午,用4000倍液“802”溶液浇苗床,既有利于取苗,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2.3适宜密度 移栽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

3、人为施肥量而定,肥多宜稀,肥少宜密,杂交棉营养生长优势明显,株形较高大,枝叶繁茂,宜稀植。一般1.82.25万株/hm2为宜。 2.4移栽方法 在棉地免耕或有前作的情况下,宜采用打洞移栽法,在洞内施入腐熟、沤制好的有机肥、磷肥和少量氮肥,再将健壮的棉苗放入,用打洞时带出的泥土捏碎培根。在棉地翻耕整地情况下,宜采用开沟移栽。按行距开成深15cm的小沟,沟内一侧施基肥,再按株距放入棉苗,用小锄培土略高于钵即可。不论采取哪种栽法,栽后均可用4000倍液“802”溶液或1%2%的碳铵水浇根以促发新根,提高成活率。 2.5苗期管理 移栽后,勤查病弱苗或缺株,及时补齐并壮苗。注意清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雨

4、停水干。有前作的,在收获后应及时中耕灭茬。棉花苗期中耕23次,除去杂草,早施、轻施提苗肥,特别是套种或套栽的棉苗,应早施提苗肥,苗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如碳铵一般施用75kg/hm2左右,注意浇根不浇叶,以免灼伤棉苗。 2.6地膜覆盖 棉花采用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早春能提高地温,加速棉苗的生长发育,同时又能起到保水、保肥等作用,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地膜覆盖的棉花苗期和蕾期不便于施肥,因而要施足基肥,一般用量占总肥量的30%40%。 2.7苗期壮苗标准 株高20cm左右,真叶68片,生长健壮、墩实、紧凑。主茎红绿比为4:6,叶片平展,大小适中。 3棉花蕾期的管理 3.1中耕陪土 6月中旬,棉

5、株生长发育进入蕾期阶段,此时气温高,雨水多,雨后及时中耕爽土,同时培土,使根系下扎。 3.2稳施蕾肥 蕾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土杂肥、菜饼等,一般施菜饼45075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钾肥120150kg/hm2,或选用高磷高钾的复合肥450600kg/hm2。 3.3看苗施肥 生长偏弱棉苗,应早施蕾肥,并适当加入速效氮肥;生长偏旺的棉花,可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蕾肥应开沟埋施。 3.4清沟排水 棉花进入蕾期后,是多雨季节,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若干旱时,也只能轻灌,避免田间含水量过大,导致棉花疯长。 3.5及时整枝 棉花主茎57节位开始长出叶枝23个,

6、叶枝以上再长出果枝,叶枝不能直接着生花蕾;并由于叶枝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因而正常密度的棉田,当第1果枝出现后,应及时去除果枝以下的叶枝。对缺株方向或边行,可每株留1个叶枝,以利用空间优势,对1.8万株/hm2左右的杂交棉,每株可保留1个叶枝。 3.6抹赘芽 棉花主茎、叶枝和果枝叶腋芽分化发育的营养芽,称为赘芽,不能开花结果,消耗养分,一经发现,应立即抹去。一般在棉花打顶后,由于除去了植株的顶端优势,或者去叶枝后,棉花叶腋内的芽迅速长出,形成赘芽。所以打顶后,特别是遇到多雨寡照的天气,要注意勤抹赘芽。 3.7控制旺长 棉花蕾期由于根系生长快,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强,生长速度加快,因而应进行化学

7、控制。用缩节胺15g/hm2对水450kg/hm2喷雾。生长正常的棉株,进行1次化控即可,过旺的棉花,可在第1次用药后,相隔10d左右进行第2次化控。 3.8主茎红绿比 现蕾初期,要求主茎红、绿比各半,如红色部分过大,则是弱苗;红色部分太少,则是旺苗。 4棉花花铃期管理 4.1花铃期化控 刚进入花铃期时用缩节胺30g/hm2左右,对水600750kg/hm2喷雾,以后每隔10d,结合治虫,根据长势用缩节胺3060g/hm2对水喷雾,以适度控制营养生长。 4.2施肥 微量元素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具有特定的作用,花铃期是棉株对微量元素最敏感的时期。因此,此时喷施硼、钼、锰等棉花专用微肥,增产效果显著。

8、 (1)当棉株主茎叶柄8%10%出现环带时,表示棉株缺硼,可施用速乐硼30包/hm2,配成0.2%的溶液叶面喷施。 (2)棉株缺锌时,表现出叶片小而脆,老叶基部叶脉间退绿呈黄色等症状。可用硫酸锌15002250g/hm2,配成0.05%0.15%的溶液喷雾。 (3)棉花缺锰时,新叶叶肉缺绿变黄,而叶脉仍呈绿色。可用硫酸锰对水配成0.16%的溶液叶面喷施。棉花施用复合多元微肥效果好;但施用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棉株产生药害。 4.3重施花铃肥 当棉株有12个硬桃时,应重施花铃肥。长势不强的棉田,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施用,肥力较高的棉田,可在盛花期施用。一般用尿素150225kg/hm2,氯化钾150k

9、g/hm2,混合后开沟埋施,10d后再施1次。 4.4整枝打顶摘旁心 整枝打顶摘旁心,能改善棉株营养运输分配方向,有利于多结铃和增加铃重。预留的叶枝长出34个果枝时,将顺枝的顶摘除,以利果枝的生长。立秋前后,将主茎顶心摘去一叶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空枝可结合打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打顶后,应用缩节胺4575g/hm2对水750kg/hm2封顶,以控制上部果枝过分伸长,引起田间荫蔽。 4.5清沟排水,减少蕾铃脱落 棉花花铃期,是南方棉区多雨季节,特别是湖南棉田,地下水位高,易造成阴涝暗渍,棉株易倒伏。因此雨后应清沟排水,爽土时,应及时护理,以减少蕾铃脱落。 4.6盛花期棉花缺水及花

10、铃期灌溉 盛花期后,南方棉区进入伏、秋干旱季节,而此时又正是棉花需要大量水分维持生理活动的时期。棉花缺水,生长发育停滞,上部叶片萎蔫下垂,下午4时后还不能恢复正常,主茎红色部分上升,顶端开始发硬,开花节位迅速上升,叶片色暗无光泽。花铃期灌溉,既要不贻误抗旱时机,又要防止灌溉与降雨重叠。要根据天气、土壤、苗情而定,并应于早、晚进行,方法以沟灌,水面略低于垄面为佳。 4.7补施盖顶肥 补施盖顶肥是增加秋桃的重要措施。施用时间应在立秋前后。盖顶肥一般在土壤湿润时,撒施尿素75120kg/hm2。 5棉花吐絮期的管理 5.1棉株吐絮期长势长相 棉株吐絮期的长势长相是:嫩过8月,9月不早衰,处暑过后现双

11、花(下部吐絮,上部开花),白露之后叶退黄,10月初吐絮一半桃。 5.1.1早衰棉花的长相。8月下旬棉株下部吐絮,上部停止开花,中上部主茎叶落黄至凋枯,10月10日以前吐絮铃比率超过80%。 5.1.2迟熟棉株的长相。9月下旬棉株下部吐絮时,幼铃不断增加,青枝绿叶,白露后下部叶片迟迟不落黄,10月1日前吐絮铃数很少。 5.2吐絮期对肥水的要求及根外追肥 吐絮期需氮占一生总吸氮量的5%,吸收磷占14%,吸收钾占11%,需水量占一生总需水量的10%20%。棉株体内90%以上的有机养料供给棉铃的发育。吐絮期根系机能衰退,吸收能力减弱。宜采用根外追肥,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以防止脱落和早衰。从初絮期

12、起喷施叶面肥23次,每次间隔约1周。 5.3吐絮期栽培要点 吐絮期主要栽培目标是:促早熟,防早衰,增铃重,增衣分,争结秋桃,防止烂铃。栽培要点如下: 5.3.1防旱排渍。秋旱年份,初絮期高产棉田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铃重,应及时以小水沟灌。如遇多雨年份,要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贪青晚熟,减少烂铃,减少脱落。 5.3.2整枝去叶。棉田进入吐絮期,仍需继续做好去空枝、打老叶、打旁心的工作,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有机养分向棉铃集中,防止烂铃。 5.3.3推行并垄。对荫蔽较重、遇秋雨较多、湿度大的棉田,推行并垄,即将相邻两行棉株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温降湿,减少烂铃。但应注意在推行并垄中避免棉株受机械损伤,尽可能减少蕾铃的机械脱落。 5.3.4防治害虫。吐絮期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第45代)、红铃虫、金刚钻、棉叶蝉等,田间喷药治虫必须坚持到9月下旬。晒花时要注意消灭晒花用具、场地和仓库墙壁上的幼虫。 5.3.5防烂铃。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5%以上,严重年份可达30%以上,主要是由棉铃红腐病、炭疽病、黑果病、铃疫病等病菌引起。防止烂铃的措施有:推行并垄,降低棉田湿度。整枝去叶,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荫蔽。喷施杀菌剂,控制病菌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