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050095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鲜花产业发展新模式作为云南高原的特色产业之一, 2013年上半年,云南共出口的花卉达2875批次,超过3000万美元。云南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优势花卉产区,花卉种苗进口量占全国80%以上,鲜切花产值连续13年保持了全国第一,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10年前,云南的花卉种植面积不到9万亩,年产量16亿支,年产值也只有29.4亿元。经过10年的发展,云南花卉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出口市场稳步增长,花卉科技创新实力、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骄人成绩。随着鲜花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品质鲜切花实现规模化成为产业发展的目标,以农户为主体的生产者、中小型鲜花企业等都在为产业规模化谋求突

2、破,创新合作发展模式,联合整合资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建立花卉产业园区10月9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与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签订入园协议。以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为核心,云南省正加快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建设,打造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区,推动花卉产业改造升级。为农户和鲜花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土地集约利用,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平台。围绕打造“亚洲花都”的目标,正在建设的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总规划占地1020亩,包括花卉交易区、花卉文化旅游区、国际花卉企业展示区、采后处理及信息服务区、综合服务及配送区和国际花卉研发展销区等,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涵盖了国家级

3、花卉市场的主要服务设施,预计将于2014年4月投入运营。二、打造“云花”品牌品牌决定市场,一个行业如果要走的长远、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十五”、“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围绕“建立花卉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立花卉产业市场营销体系,建立规模化的优质花卉生产体系,建立花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花卉产业政策和组织支持体系”,开始着力打造云花和开发推广“云花”品牌。为了开发新品种,云南开展了地方特色花卉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完成了滇西北地区16个科37个属的野生花卉资源的调查收集,在此基础上成功驯化了杜鹃、秋海棠、角蒿、报春花等10余种云南特有的野生花卉,实现了

4、商品化生产,其中苍山野生珍稀黄杜鹃已达到年产10万盆,10万余株3年生大树杜鹃也已处于规模化开发阶段。三、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随着B2B单品平台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网上的销售渠道也将逐渐发生变化。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商”以及中国网库三方强强联合联手共同打造的“中国鲜切花交易网”将打造属于鲜花行业的单品交易网,快速构建国内客户量最大、数据最丰富、活跃度最高的品类网站,打造鲜花领域的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全面展开“实体+网络”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借助网络营销平台打造线上特供产品。一方面可以带动鲜花单品的电子商务深度应用;同时,以精准的定位、优质的服务帮助合作伙伴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经营企业瞩目的对象,更能促成企业持续B2B生意的实现,加快鲜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时期,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产业发展潜力、市场定位、方向目标的认识,切实确立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人的需求为导向,加大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增长方式创新力度,全面提高花卉产业的整体素质、市场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云南建成享誉世界的亚洲花都。来源:中国鲜切花交易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