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98343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_曲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一、 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二、 初读课文,自行处理不熟字音;三、课外搜集有关描写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2、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过程与方法: 、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2、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3、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2、三、 教材分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课文按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

3、“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文章的典范。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观察仔细,语言朴实准确,描写生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分别详写了孔隙、内洞的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是通过感悟,让学生了解作者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孔隙窄小的

4、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针对21年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第二学段应落实“段”的训练。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过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重点难点1。 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2。 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中,用百度搜索查找一些与作者有关的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叶圣陶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雅致的精神世界的了解;以百度图片搜索

5、,展示几组金华的双龙洞美丽景色的图片和文中所描绘意境的图片性对比,加强学生对文章意境的整体把握。四、 教学方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写、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文法。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说

6、、画、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激发的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五、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瞧,这是哪儿?【百度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再看看老师家乡的一处美景【百度图片】:你看到这样的景致,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想起怎样的诗句呢?谈话时,课件出示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百度图片金华的双龙洞揭示课

7、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点明体裁特点,介绍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书:游记)3。 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互相交流讨论。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 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百度录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学习生字新词,注意“浙、蜿”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浙江 臀部 稍微

8、 额角 蜿蜒4。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5. 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四、精读课文,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一)找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见闻及感受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游双龙洞的?(47自然段)2.默读,思考: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板书:外洞、孔隙、内洞)最令你好奇难忘的是哪儿?(孔隙)(二)重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1百度视频: 全班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2。 理解“孔隙”词义

9、,再借助图片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课件出示句群: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课件出示句群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览的感觉具体写孔隙的窄小。)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卧小舟,工人拉着绳,帮助你穿孔隙,过水道,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指导朗读句群: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

10、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师生共同小结写法:叶老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出示几幅图:海洋馆、吊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仿照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师生交流、反馈。5. 梳理游记内容,发现构段特点。找找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表达方式上,你发现了什么奥秘?(条理清晰,体现了游览过程)师生交流总结:在过孔隙

11、时,叶老按游览顺序,将见闻、感受,生动具体地记录下来,使人身临其境,这就是游记的典范。五、结课双龙洞的其它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六、板书设计游 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 程 外 洞见闻 孔 隙 : 窄 小感 受 内 洞 六、 教学反思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大,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

12、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来把握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另外,我还大胆尝试了各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触:一、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解,我大胆尝试、创新。在正式学习本课之前,我先打开班班通,给学生放

13、了记金华的双龙洞音频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音频.然后让学生谈谈听到了哪些内容.在听完第一遍的时候,有十几位学生谈了感受.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又有二十几位同学要谈感受。此时,学生基本上把本课的重点都说出来了.我很高兴,因为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我发现这种尝试还是不错的。先让学生听文章,再讲,这样比直接讲学生接受得快,印象更深。 二、这是一篇游记,讲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这也为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做准备。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圈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学生们先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作者的游览路线。紧接着,我又设计一道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游览图,注意内洞、外洞、孔隙的画法”。通过这道题,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课。另外,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个洞的特点.从本课的学习来看,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中重视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努力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一课时时间又比较紧张,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文本对话体现得还不够,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带着学生细细体会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