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94099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姓 名: 郭超 学 号: 200903498614 学习中心: 奥鹏学习中心 专 业: 金融 指导教师: 王君 二一一年三月毕业论文承诺书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按重修缴纳费用。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

2、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签 名:_郭超_ _ 日 期:_20110329_目 录引 言1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初具规模1(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供给量扩1(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种类增多2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3(一)个人理财业务宣传力度不足3(二)个人理财业务专业化人才短缺3(三) 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滞后4(四) 个人理财业务缺乏风险提示,易造成信誉风险4(五)个人理财业务客观技术条件低下.5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研究5(一)加大个人理财业务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5(二)加强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专业化培养.6(三)加快个人理

3、财业务创新步伐.61创新个人理财业务的具体内容72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形式,打造品牌业务8(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内部监督系统9(五)提高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技术水平10结 论11主要参考文献13后 记14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摘 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相对比较短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萌芽时期,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知也普遍提高,商业银行业转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获得丰厚利润。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

4、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对策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引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相对比较短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萌芽时期,在发展初期只是各商业银行用来吸引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免费促销手段,没有盈利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知也普遍提高,商业银行业转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获得丰厚利润。于是2006年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 ,为个人提供全面

5、、专业的投资顾问、财务分析和理财建议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个人理财”是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 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的。因此个人理财应该是人们适应商品经济, 是进一步社会化所必须的, 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银行角度看,个人理财业务实际上是组合银行的所有金融资产,并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达到客户的预期收益。据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在纷纷的进行内部改革:服务对象从公司客户转向个人客户;经营重心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转向新型的中间业务;经营理念从产品、销售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既是社会环境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6、策略的必然选择,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具有较全面的信息、人才、设备和客户资源等优势,开办个人理财业务,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为银行自身开拓了新的业务和利润来源,加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等级相对较高,具有规模优势并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供给量扩大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显示, 2005年包括中信、兴业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发行了593款个人理财产品;2006年包括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158款

7、个人理财产品;2007年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迅速增加到39家,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总数达到了2404款 张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J.2009.5; 2008年,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4456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且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52%,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杜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新探析.2009(如图2)。图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数据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种类增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步增强,不少商业银行从长远发展考虑,开始创建自己的理财品牌,例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 久久添利”

8、理财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实现首季现金分红年化收益为7.6384%,其低风险的产品结构设计以及优秀的业绩成为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热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如表1),都在不断的开发新型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将本行的业务种类逐步扩大,力争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表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银行名称个人理财业务产品银行名称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中国银行中银理财招商银行金葵花个人理财工商银行理财金账户中信银行理财宝农业银行金钥匙理财华夏银行华夏丽人卡建设银行乐当家理财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交通银行交银理财民生银行非凡理财资料来源:杨冠雄.对外开放条件下商业

9、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缺陷及应对策略J.甘肃金融,2008.11.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20年,近年来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个人的理财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制约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一)个人理财业务宣传力度不足由于普及性的金融教育严重滞后,加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营销过分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大多数居民对风险与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且对于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流程不够了解,致使居民更多认同银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对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偏好于具有

10、保底承诺的理财产品,对风险程度相对较高、没有硬性承诺的产品则“敬而远之”,更鲜有通过资产组合来规避风险的需要,导致现阶段市场需求只能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二)个人理财业务专业化人才短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高素质的理财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由于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大至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与否,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支出,无不囊括在内,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若没有全面、规范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质量,这就要求理财人员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

11、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但目前市场上专业的理财业务人才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没有专门的个人理财业务培训中心,即使培训也需要很长时间和较多金钱。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水平还仅仅局限于某些简单的业务操作上,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拓与发展。(三)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滞后由于受分业经营的宏观经济政策限制、个人理财业务机制不完善、服务技术含量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际运行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现有的个人理财业务项目少、规

12、模有限、技术含量低、运用效果差,且多数产品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稍加改动,产品的设计与流程基本相同,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的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业务同质化严重(如表2),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缺乏金融创新意识,也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发展。表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归类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结算类设计类咨询类具体内容卡转账、银证通、外汇宝、消费理财、在线理财服务、现金资产集中管理、代收代付等存款组合设计、基金国债代售、外汇买卖建议等信息咨询、投资咨询、融资咨询、理财计划咨询等资料来源:林承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如何发展J.管理现代化,2006(2).(

13、四)个人理财业务缺乏风险提示,易造成信誉风险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为了吸引客户,片面追求高收益,理财业务人员在介绍产品时忽略风险提示,盲目夸大收益,利用客户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方面匮乏,偷换概念、误导客户,使得客户不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图进行投资。在理财期间,很多商业银行未将理财资金的投向或投资组合、市场运作、交易细节、风险和收益分配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及时向客户披露;有些商业银行在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协议中,重点描述了保证本金安全和高收益率,风险揭示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明确的风险提示;还有些商业银行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使用投资人资金,由此导致投资人利益受损,因

14、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一定的信誉风险。(五)个人理财业务客观技术条件低下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而由于我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也比较落后、陈旧,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都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而并不是客户基础上,导致客户信息极为有限,此外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间形成共享,面对银行客户数量大、需求多样化的情况,而没有配套的软件系统支持,客户数据得不到有效细分与分析,理财业务人员也就无法进行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业务规划,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个人理财业务的方便快捷和效率便大打折扣。而如今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开发的系统五花八门 ,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客户关系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