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93551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完整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药理学实验与作业 第一局部:绪论与总论1、 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2、 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3、 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与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4、 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5、 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与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6、 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展加

2、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7、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根本理论的兽医根底学科。8、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说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9、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0、 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11、 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12、 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13、 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

3、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14、 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15、 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16、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围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17、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18、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19、 药物的不良反响: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响、继发性反响、后遗效应、停药反响。20、 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

4、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响。21、 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22、 变态反响:又称过敏反响,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响,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23、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24、 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说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25、 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26、 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27、 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28、 安全围 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

5、5%致死量29、 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30、 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31、 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32、 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33、 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必须具有亲和力和在活性。34、 激动剂: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在活性的药物35、 拮抗剂: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在活性的药物。36、 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37、 分布:药物从全身循环

6、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38、 生物转化:药物在体经化学变化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产物的过程。39、 药物的排泄途径:肾排泄、胆汁排泄、乳腺排泄40、 影响服给药的因素:排空率、PH值、胃肠道容物的充盈度、药物的相互作用、首过效应41、 首过效应:指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展首次代,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42、 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等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43、 药酶的诱导与抑制:某些药物能兴奋肝微粒体酶系,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称为酶的诱导 。某些药物可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 。44

7、、 肝肠循环:经胆汁排泄到小肠的药物可经肠黏膜细胞吸收,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胆汁间的循环称做肝肠循环。45、 药时曲线: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其药物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药时曲线。46、 一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体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单位时间按恒定的比例转运或消除。47、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反响体药物的消除速度。48、 生物利用度:指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F = A/D x 100% 。49、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因素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

8、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体外的相互作用 动物方面因素种属差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50、 给药方案:包括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51、 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52、 拮抗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53、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响,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与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54、 个体差异:在同种动物群体中,有少数个体对药物特别敏感,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如此特别不敏感,称耐受性。55、 合理用药原如此:正

9、确诊断、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熟悉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合理联合用药、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防止动物性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第二局部:第二章第十一章56、 传出神经的药物分类:拟胆碱药氨甲酰甲胆碱 、新斯的明 阿托品中毒解救、毛果芸香碱 促进胃肠蠕动 治疗肌无力抗胆碱药 :阿托品麻醉前给药、解痉、扩瞳琥珀胆碱肌松剂拟肾上腺素药: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异丙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平喘、肾上腺素心脏骤停、严重过敏抗肾上腺素药 :普萘洛尔 抗心率失常57、 毛果芸香碱的临床应用与应用注意:主要用于胃肠缓慢、前胃缓慢、不全阻塞性肠便秘、瘤胃不全麻痹等,起排便、致泻或反刍等作用。治疗青光眼

10、。与缩瞳药交替滴眼,用于虹膜炎,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禁用于老、弱、妊娠动物与完全阻塞的便秘58、 阿托品的临床应用:麻醉前给药;解救胃肠和膀胱痉挛;止吐;扩瞳;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治疗多尿症和马腹胀所致的呼吸科困难。59、 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抢救心脏骤停;治疗各种过敏反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局麻药合用,可延长局麻药吸收和作用的时间;滴鼻止血;抢救休克患者,维持血压,但不能用于外科或创伤的失血性休克。60、 麻黄碱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作平喘药。也用作局部血管收缩药和扩瞳药,如治疗充血性鼻炎,消除鼻腔粘膜的充血、肿胀。61、 常用的局麻方式:外表麻醉、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断、静脉阻断、硬膜

11、外麻醉、脊髓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封闭疗法62、 主要局麻药与特点:普鲁卡因:黏膜穿透性差,不适用于外表麻醉、与肾上腺素合用作用时间延长、对组织无刺激性、解痉、镇痛利多卡因:A.穿透力强,作用快,扩散广,扩血管作用不明显,能产生迅速、强烈、广泛的局麻作用,全能麻醉药B.安全围较大、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丁卡因:穿透力强,局麻作比普鲁卡因强10倍、麻醉持续时间长达3h、安全围小,毒性很大63、 保护药:是一类对皮肤和黏膜部位的神经感受器有机械保护性作用,能缓和有害因素的刺激,减轻炎症和疼痛的药物。64、 收敛药:能沉淀破损或炎性组织表层的蛋白质,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缓和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疼痛和渗出,消

12、退局部炎症。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65、 全麻药:能使意识和全身感觉暂时可逆消失的药物66、 氯丙嗪的应用: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犬、猫的镇静或麻醉前给药,使神经质或攻击性动物安静下来;犬的止吐剂。体温下降,抗惊厥、抗应激。67、 镇痛药:是能使感觉特别是痛觉消失的药物。68、 中枢神经药物的分类与代表性药物:镇静药和安定药氯丙嗪、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抗惊厥药地西泮中枢性肌松、苯巴比妥抗癫痫、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赛拉嗪麻醉药氟烷、氧化亚氮、戊巴比妥、氯胺酮、中枢兴奋药:大脑兴奋药咖啡因、延髓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可拉明、脊髓兴奋药士的宁毒性大,安全

13、围小,中毒用水合氯醛或巴比妥类解救第四章 血液循环系统69、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加强正性心肌力,降低心肌消耗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利尿作用。洋地黄、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70、 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必需因子,它参与这些因子的无活性前体物形成活性产物的羧化作用。缺乏维生素K可导致这些因子的合成障碍,引起出血倾向或出血。因此,这些因子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 一是维生素K缺乏症包括 家禽;怀孕、哺乳母畜生理需要量大;肠炎、胆汁分泌障碍吸收障碍;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杀死益生菌、二是出血性疾患包括球虫病、抗凝血性杀鼠药中毒等。 71、 抗凝

14、血药的分类:主要影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形成的药物肝素、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促凝血药:维生素K、酚磺乙胺、安特诺新72、 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贫血73、 铁剂的应用: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硫酸亚铁,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临床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有两种:哺乳仔猪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第五章 消化系统74、 常用的健胃药与分类:苦味健胃药马钱子、龙胆、芳香性健胃药皮、桂皮、豆蔻、大蒜、盐类健胃药人工盐。适应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积食气胀75、 常用的助消化药与分类: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

15、、干酵母76、 抗胃酸药:氧化镁、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 止吐药:氯苯甲嗪、舒必利。 催吐药:阿朴吗啡、硫酸铜。 制酵药:鱼石脂。 消沫药:二甲硅油77、 常用的泻药与止泻药与其分类:泻药 容积性泻药硫酸钠、硫酸镁、润滑性泻药液状石蜡、动植物油、刺激性泻药大黄、蓖麻油神经性泻药:拟胆碱药止泻药 鞣酸、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药用炭、阿托品第六章 呼吸系统78、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与常用药物:祛痰药:氯化铵有利尿、酸化尿液作用、碘化钾刺激性强不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使痰液稀释镇咳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可待因用于剧烈干咳、有成瘾性、喷托维林又名咳必清配合祛痰药可用于有痰剧咳平喘药:氨茶碱、色甘酸钠对过敏性哮喘疗效最优第七章 生殖系统79、 甲基睾丸素作用:促进雄性生殖器官与副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保证精子正常发育、成熟,维持精囊腺和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性欲和性兴奋;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肌肉和骨骼发育,增加体重;刺激红细胞生成;抑制母畜发情。80、 雌二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