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87952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历史(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2021 . 05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孕育着古老的文明。右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圈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B.不同地域文化圈相互隔绝没有交流C.文化地域性导致了这时期政治分裂D.齐鲁文化圈已取得主流思想的地位2 .据南史记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A.选官重

2、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C.门阀是选官重要依据D. 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3 .通典记载:“(唐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 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 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这说明当时()A.政府支持开设店肆B.具有一定的商业保障措施C.区域性商帮的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4 .晚明以来,小说戏曲成为通俗文化的核心,并且由文人与商人所共享。三言二拍中的两百个故事里,至少有七十个是取材于当时的商人。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这些现象反映了(

3、)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亡B.小说发展到鼎盛阶段C.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人与文人待遇相同5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 应战争的需要,增设管理财政的“三司”。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以上政治制度的演变()A.决定了国家前途与命运B.发展趋势是集权与分权结合C.受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D.使皇权与相权矛盾彻底消失6 .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 1894年即甲午战争那一年出版盛世危言,愤懑溢于言表:“或谓议政院宜西不宜中,宜古不宜今。此不识大局,不深知中外利病者之言耳 今日本行之亦勃然兴起,步趋西 国,陵侮中朝。而犹谓议院

4、不可行哉?”此言论()A.准确预见了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B.积极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C.对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D.首次提出借鉴西方宪政精神7 .孙中山说:“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据,余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守孙中山约法,矢志不贰,然后许其议和。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这一主张()A.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政体B.首开中国因人设法的先河C.直接导致了民国社会动荡D.有效限制了袁世凯专制独裁8 . 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由此

5、,中国共产党()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C.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9 .下表是中华民国某一时期的物价变化表(部分)(备注:此时货币计量用的是法币)时间项目1937年夏大1948年6月1948年8月米(单位:袋80 kg)12元6 700 000 元63 000 000 元面粉(单位:袋45 kg)42元1 950 000 元21 800 000 元食用油(单位:桶80升)22元1 850 000 元1 900 000 000 元由表中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社会生产的严重过剩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

6、缩D.货币政策严重影响经济运行10 .有一场战争,人们认为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 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这场战争的 胜利对中国的国际意义在于 ()A.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B.推动了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C.促进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D.为国内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11 . 1978年12月邓小平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 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 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

7、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这表明()A. “左”倾的错误思想亟待消除B.中国打破了 “两个凡是”束缚C.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12.15世纪,意大利学者米朗多拉 (14631494年)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人的尊严”的演说。他承 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这一演说()A.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观念C.深受宗教改革的影响D.反映了自由平等的理念13 .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1702 1714年),

8、大臣们有事先在自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A.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14 .作为一个由英国移民为主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在1879年迎来了长达15年之久的大规模移民潮。这些来自英国的产业工人到达美国之后几乎没有受到歧视,很快就凭借其技艺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次移民潮()A.结束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B.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兴起C.改变了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D.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15 . “以前优先给予黑帮分子的官吏位置,现已成

9、为立宪民主党人、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猎取的对象。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想进行任何认真的改革,力图把这些改革推迟到立宪会议召集的时候,而且又把立宪会议慢吞吞地推迟到战争结束再举行!”列宁的这一言论()A.揭露封建王朝统治的腐败B.指出继续革命的必要C.呼吁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D.捍卫已有的革命成果16 .爱尔兰诗人叶芝(18651939年)在他后期的一个作品中这样写道:“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到处把纯真的礼仪淹没其中,优秀的人们信心丧失,坏蛋们则充满了炽热的狂热。”与该作品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从自由引斗人民B.(根尔加河上的纤夫C.(向日类 Pl格尔尼卡3非选择题:共

10、4题,?茜分52分。其中第17题15分,18题13分,第19A、19B题各12分。1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 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进出口货物达 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 20%摘编自白 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时期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阶段

11、雏形出现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 争令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 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资本输出为目标二战后当今全球化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 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分析推动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因素。(7分)(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12、知识 ,分析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不同。(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和近代世界市场共同的积极影响。(4分)18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时间事件1945年2月苏美英二国召开雅尔塔会议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抨击“极权政体”的咨文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生效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八国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11月越南战争爆发20世纪60年代末有104个国家获得独立1972年7月田中角荣倡导实行“多边自主外交”1987年12月美苏达成中导条约1998年4月、11月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日本达成“伙伴关

13、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 .【选修题】 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A.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改革措施,商鞅还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习俗颁布了法令,其中最著 名的莫过于“分异令”。所谓“分异令”,是指单位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 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除此之外,商鞅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即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荀子在参观秦国后由衷赞叹:“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

14、,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但贾谊却不以为然,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 岁,秦俗日败。两者截然相反的评价,背后反映出的是法制和礼制两种治国思想的差异。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移风易俗改革成功的原因。(6分)(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推行移风易俗改革的影响。(6分)B. (12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895 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读书。 在这里爱因斯坦便开始思索空间时间问题, 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 ,为他后来的伟大的理论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在爱因斯坦的眼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

15、。 20 世纪 30 年代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希特勒,极力呼吁为和平而战,甚至联名致信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 “二战”后他曾说: “如果我知道德国不会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那我绝对不会介入所有这些事情” 。 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 他承认: “我想, 在那封信上签名是我一生所犯的一个错误。 ” 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衡量,爱因斯坦的自责远远多于历史对他的指责。假知有一种标明“世界公民”的护照,那么爱因斯坦一定是持有它的第一个人。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考时空有关的“伟大的理论”的名称,分析这一理论的,概括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7影响。 (5 分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态度 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1 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