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87856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学年2018-201学号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 程设计报告校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名姓指导教师:绩成:计算机学院日月年2018125目录1引言12需求分析 12.1概述13网络系统13.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23.1.1设计目标23.1.2设计原则23.1.3设计依据33.1.4布线系统产品选型33.2系统布线详细设计53.2.1工作区设计53.2.2配线子系统设计 63.2.3干线子系统设计 63.2.4设备间设计63.2.5进线间设计 73.2.6管理设计 84综合布线材料清单85系统测试95.1测试数据96总结10参考文献101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

2、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 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对其特别重视,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被许 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 568A标 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 11801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 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 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7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 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 95); 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

3、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 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9: 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它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 功能、智能型大楼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大楼总体功 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需求分析2.1概述工程概况本项目主要是面向学校东办公楼的设计,共为5层,楼层中主要是本校各个系的 办公室及学校财务处招生信息等处的办公场所,

4、要求为每间房提供比较方便的高 速宽带业务和语音通信业务服务。因此有较高的网络需求,同时对网络的质量要 求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应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运转。考虑到具体应用方面, 综合考虑了实际应用和未来升级的空间,我们设计办公区内主干容量为千兆缆线。3网络系统3.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本布线系统设计信息点总计为236个,每层楼左右两边26间房,每个房间两个网络信息点和一个语音信息点,每层楼有52个信息点,共设计有一个主 配线间(BD),两个楼层配线间(FD),其中一二层公用一个楼层配线间(FD), 三四五层公用一个楼层配线间(FD),主配线间位于一楼,楼内水平布线采用超 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为传输媒介,

5、主干带宽达1000Mbps,桌面计算机以100M速 率接入网络,语音信息点的接入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3.1.1设计目标本大楼的结构化综合布线,遵照各设计安装标准,为整栋大楼提供先进的、统一的和可靠的数据、语音及视频传输平台,充分满足办公自动化、通信自 动化的需求,并适应未来10年内的技术升级与应用发展的需要。3.1.2设计原则大楼的综合布线作为永久性的链路,投资具有一次性。为达到效用最大化,系统设计满足以下原则:标准化: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网络设备的选型。可扩展性:支持系统的扩展和升级。通过适量的冗余,满足未来的系统扩容; 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方便系统升级和设备接入。易用

6、性:所有接插件均使用标准件,方便管理和使用;系统管理的软硬件采 用模块化结构,方便维护和更换。经济性:在充分考虑并满足近期及未来需求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设备,降低系 统的造价。灵活性:系统的使用不受物理位置和设备类型的限制,电脑组网及系统端口可随 需求任意设定。3.1.3设计依据国家行业和地区技术标准、规范CECS 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YD/T926 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国际

7、技术标准、规范ISO/IEC 11801:1995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EIA/TIA-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EI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EIA/TIA TSB67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EIA/TIA TSB723.1.4布线系统产品选型针对本工程的需要来看,主干带宽1000Mbps,桌面计算机以100M接入网络。再考虑今后扩展的要求,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我们决定主干使用多模光纤,配 线选用超五类非屏蔽对绞电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 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

8、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形状连接起来, 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或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信息传递 和交换,达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综合布线是分布在一个有限地理范围内的传输网络系统,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很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的网络应用,也就决定了不同的网络技术。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以及网状拓扑型等。(1)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基本的星型拓扑结构如图3 1所示。图3 1星型拓扑结构(2)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

9、平等, 无中心节点控制,信息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 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图3 2给出了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FDi干线环型拓扑结构一 33图图3-2总线型拓扑结构3)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各节点通过各楼层配线间的有源设备相接 形成环型通信回路,各节点之间无主从关系。(4)树型拓扑结构如图3-4所示,树型结构可以看成总线型结构的扩展,是在总线网上加上分支 形成的,其传输介质可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树型结构也可以看成是 星型结构的叠加,又称为分级的集中式结构。图3-4树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5网状结构分为

10、全连没有规律。网状拓扑网络中,节点之间 的连接是任意的,接网状和不完全连接网状两种形式。并综合考虑行政楼对于 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以上拓补结构的特点,确定从数据传输速率、传输 可靠性以及故障检测与排查等角度着手,性能要求,网络传输方式采用星型连 接。3.2系统布线详细设计干线子配线子系统、个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7它们分别是工作区、3-5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和管理子系统。如图管理进线间设备间图3 5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3.2.1工作区设计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和跳线组成。每间房设置两个信息点插座,插座全部采用国际标准的EIA/TIA568B(RJ45)插座接口,采用墙插方

11、式安装在离地 面300mm的位置,跳线使用超五类非屏蔽跳线。每个语音插座配备一个RJ11模 块。本布线系统设计中,每间房设置两个信息模块,一个语音模块,经统计核算共有 236个信息点,118个语音点。3.2.2配线子系统设计配线子系统中选用超五类非屏蔽对绞电缆,通过两个楼层配线架与以上工作区的信息点相连接,每条电缆均在90米以内,可以满足100M的传输要求, 布线路由为从楼层配线架经由垂直线槽和水平线槽,管道到达信息插座。配线缆线平均距离二(60+7)/2*1.1+6=42.85m模块化配线架型号和数量:在一楼和四楼分别使用三个48 口的模块化配线 架和一个100对的110配线架。楼层配线间位

12、置信息点数12楼FD02一楼中壁挂机柜52+10435楼FD03四楼中壁挂机柜66+132表一信息点统计表配线间信息点数信息模块最长最短水平缆线长度FD021561566072229FD031981986072875表二水平缆线信息统计配线间配线架类型FD0248 口 RJ45模块化配线架3个100对线的110配线架一个FD0348 口 RJ45模块化配线架4个100对线的110配线架一个表三配线架统计3.2.3干线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如图4-2所示,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 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图3-6干线

13、子系统示意图总的来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垂直干线电缆应采用星型物理拓补结构。(2)从楼层电信间到设备间只能有一级交叉,一般在楼层电信间配线架BD上 进行。(3)干线子系统中不允许有转择点(TP),配线子系统可以有转择点(TP)。(4)电话语音和数字骨干应该分离,以避免出现串音干扰,方便管理和维护。(5)保证屏蔽干线电缆只有一端接地。3.2.4设备间设计设备间子系统由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 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在本方案设计中,大楼内结构化布线的设 备间子系统设在1楼右边的空房间。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工业标准机柜,用于安装配线

14、架、理线架及Hub、 Switch等网络设备。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 好各种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按内网、外网、语音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 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线路的 维护和管理。3.2.5进线间设计本工程不单独设计进线间,光缆和室外语音电缆从室外直接进去设备间内,进入室内后缆线进行接地处理。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的建筑群管线、电信局 管线入室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每个建筑物宜 设置1个进线间,一般位于地下层。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并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线缆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线间应防

15、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m。(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 积计算。(6)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进线间管道入口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管孔 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做好防水处理。3.2.6管理设计管理也称管理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使布线系统与其连接的设备、器件 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综合布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连方式, 安排或重新安排线缆路由,使传输线路延伸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工作区,从而实现 综合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输入/输 出组成,实现配线管理,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手段。包括配线架、跳线设备及 光配线架等组成设备。设计管理子系统时,必需了解线路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