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86147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 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标准总则 第一条为使劳教场所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司法部有关规章和法治、文明、规范的总体要求,制定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标准。第二条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考核期为三年。申报单位必须达到本标准全部要求。 第三条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申报验收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由省(区、市)劳教局初验合格、司法厅向司法部申报。每年月30日前完成申报工作。 第四条命名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后三年复查一次,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命名。基本职能 第五条确保领导班子坚持以教育挽救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坚持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考核连续三年称职率1

2、00%。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一学历的占5。%以上,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受过刑事处罚。 第六条场所安全稳定达到系统内先进水平。连续三年以上无劳教人员非正.常死亡,无所内发案,无劳教人员逃跑,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第七条场所法制程度高。队伍、管教、生产、财务等规章制度门类齐全,基本制度、执行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完整配套。各种必需的证照齐全。纪检、监察、审计等机构健全。第八条场所基本保障水平高。警察经费、劳教人员生活费的财政保障高于系统平均水平。 第九条场所管教、劳动生产工作协调规范。封闭、半开放、开放式管理,入、出所教育等管教流程规范运转。课堂教

3、育时间不低于司法部有关教育课时的规定。劳教人员每日习艺劳动时间不超过8小时。管理教育 第十条建立和落实体现特色的管理制度。实行封闭、半开放、开放阶段晋升式学分管理制度。实行休假、试工、戒毒康复等特殊区域管理。加(减)期、所外执行、所外就医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做到程序清楚,责任明确。实行规范的准、放假制度,准、放假审批手续齐全。劳教人员行为规j范良好,实行定置管理、信息员制度。 第十一条大中队建立民主管理组织,有民管会活动记录和民管会定期选举撤换记载。设置法律服务室和生活救助基金。第十二条建立和落实规范的教育制度。专兼职教师人数占劳教人数的5%以上。建立政治、文化、技术教研室,有教研活动记录。课堂

4、教育、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劳动矫治、技能教育、环境及文体等辅助教育六大教育渠道有专人负责。课堂教育的教案、课堂记录、劳教人员作业齐全。教育经费年人均高于系统平均水平。 第十三条教育工作各项指标达到系统内先进水平。每期出入所教育要有日程安排、人员名单、课堂记录、考核成绩以及罪错认识小结。政治教育统考合格率达95,技能教育获证率达9写,文化教育合格率达90%,社会帮教协议落实率不低于0%。 第十四条建立完善的心理矫治制度。心理救助中心应当设立救助热线,配备具有相关证书、资格的专业人员2一3名。大中队有心理矫治专职人员,劳教人员中80%以上有心理测试资料、心理咨询记录。 第十五条建立和落实规范的文化

5、活动制度。大中队文化活动室应有电视机,棋类、乐器等文体用具能供劳教人数60以上人员同时活动。图书室具有图书00册以上,借阅登记人数应占劳教人数的60以上。场所有较大的文体活动场地,每年开 展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活动,并有活动记载。 第十六条场所具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有线电视、广播大中队板报宣传活跃。环境设施 第十七条场所设施齐全,充分体现校园化特点。建筑及辅助设施符合司法部劳动教养场所所政设施建设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围墙、护栏等隔离设施安全、美观。实行按行政、习艺劳动,生活教育功能区分设。帮教设施、餐厅、运动场、卫生所、教育中心等设施齐全,并和收容规模相适应。第十八条场所具有花园式育人环境。

6、所区实现绿化美化,劳教人员活动场地清洁,标语、提示等不出现歧视性语言。有升旗台、公示牌等设施。 第十九条大中队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警察的办公区应有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谈话(心理矫治)室等设施。第二十条大中队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劳教人员的生活区应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保管室、民管会活动室、洗漱室、卫生间、晾衣场地等设施。劳教人员宿舍面积人均不低于平方米,达到一人一铺,生活用品齐全,整齐统一。配备必要的防寒降温设施。 第二十一条建立完善的管理设施。设置大中队值班室,能够控制劳教人员进出要道,有警械柜、通信设施。有大中队集合出操和场所大型队列训练场地。 第二+二条建立完善的教育设施。教室

7、面积达到劳教人员人均。.平方米以上,具备足够的课桌椅、电教终端。设立技能教育中心,实习设施能够满足劳教人数中30%以上人员的实习需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有利于劳教人员就业的中介机构。建立心理救助中心、心理咨询室。 第二十三条建立完善的习艺劳动设施。习艺场地通风、采光、安全,设备、物料摆放有序。习艺岗位数量达到劳教人数的8%以上。实行适当的劳动报酬。具有稳定的习艺项目,习艺项目的选择有利于劳教人员行为矫治。装备功能 第二十四条场所信息化装备完善。实现劳教人员从入所、登记、体检,到日常管理、教育,直至出所全程信息电脑管理。全所局域网联通。档案管理达到国家等级标准。 第二十五条监控警戒装备齐全。隔

8、离墙、大门、大中队主要通道等劳教人员重要活动场地设电视监控视头、报警装置,具有对讲功能。监控警戒装置与总值班室、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一体化。 第二十六条电教、宣传装备完善。设立演播室,配备必要的摄录编设备。建立与大中队文化活动室联网的有线闭路系统。建立音像教学资料库。实现自办节目。 第二十七条一交通通信装备先进、充足。场所、科室、大中队、值勤岗位全部安装电话。露天活动场所有对讲机。所、大中队主要领导、紧急机动分队有无线通信能力。按照劳教人数规模配备适应业务工作需要的警用车辆。 第二十八条建立全面合理的劳教人员生活保障体系。伙房灶间设备齐全、整洁。炊事人员达到体检卫生标准。消毒器具符合就餐人数需要。

9、餐厅具有能满足全部劳教人员就餐的餐位。伙食达到部颁食物量标准。建立适度保证劳教人员消费的设施。劳教人员被服得到保证。第二十九条建立完善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设立具有药房、化验设备、较大型医疗设备、注射处置、戒毒、性病防治专用设备的医院或卫生所。按劳教人数配套医护人员、主治医生。建立完备的接诊记录和健康档案。配置观护室并有医疗病历,配套可靠的紧急救护设备和送诊车辆。 第三十条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帮教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候见室、会见室、安检设备、投诉席、电脑触摸咨询台、防寒降温等设备的会见设施。设立亲情电话。 第三十一条建立安全可靠的应急保障体系。按劳教人数2设立紧急情况机动警力。配备必要的防暴器材、交

10、通工具。建立日常值勤巡查、紧急处险、公共卫生安全等制度和预案,做到训练有素,反应迅速。 第三十二条建立完善的学习型警察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警察娱乐室、警察餐厅、警察图书室、阅览室。建立警察工作研究交流阵地。警察备勤和生活用房得到保障。队伍建设 第三三条建立和落实完善的队伍建设制度。不发生因警察打骂、体罚、虐待劳教人员,贪污、受贿和读职等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岗位职责考核规范,并有记录资料。警察风纪严整,并有定期考核资料。一线警力配备不低于警察总数的%。第三十四条建立完善的队伍激励机制。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并有完整资料。开展评先创优工作,有审批表、事迹材料一及奖励决定。 第三十五条建立完善的队伍素质提升机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警察占总人数的75以上。建立警察培训制度,有培训计划,培训日程记录和考核结果。 第三十六条建立和落实完善规范的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所务公开。场所沟通渠道畅通,举报箱、意见箱齐全,并形成规范的处理制度。建立所长接待日制度和即将解教人员谈话制度。人大、政协等视察参观.的社会监督记录齐全。纪检监察制度健全。 第三十七条建立和落实健全的大中队工作制度。建立严明的名册管理,实行大中队日志及劳教人员财务、会见、奖惩重要事项记录制度。实行值班记录制度。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