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85097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姿态》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着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列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朋友。?教育的姿态读后感1姿态不等同于姿势,它还包含态度、气度。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子。则“教育的姿态,是否可以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子?而“所应有就是一种应然,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现实生活中教育所呈现的样子,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改变。不过,于漪先生的?教育的姿态,那么可以理解为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子,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

2、己的样子。正因为如此,于漪老师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屡次强调“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等。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成长。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敬畏的。于漪认为,教师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要以自己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在这里,人格完美、情操高尚、科学文化素养扎实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仅此3点,如果不存敬畏之心,我们便很难做到。更重要的是,于漪先生提出了“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开展的教育这一教育的核心命题。她认为,一个人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

3、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因此,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只有“敬畏学生的生命,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德行。好一个“滴灌啊!它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机械操练。它是走进文本世界,走进学生世界,用学科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用文化的甘露和智慧的琼浆,促进学生德行和智性生命的成长。简洁地说,只有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方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位学生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应当受到尊重与呵护是所有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生命,对他们开展成长的规律,应胸怀敬畏,认真研究,精准地从他们的

4、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内心深处知晓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地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而不会“拔苗助长。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乐此不疲地“帮忙学生长分呢?提高学生的分数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要看我们教师的引领方式,我们是否在提高学生的分数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健康?是否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让孩子对学校、对教室充斥了畏惧之心?如果是这样,我们不但没有帮忙学生成长,而且是扼杀了孩子的成长。教师唯有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摸清学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一个鸡

5、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那么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摸清学生的成长规律,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与责任。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做教师的道路上,她永远保持着行走的姿态。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静静地品读?教育的姿态,我们不仅能感知教育者敬畏、建构、行走这三种姿态的魅力,也能在着作编排者的细节之中体味教师的情怀。该书6个专辑的题图分别是松、竹、梅和桃、李的果实,它实那么是以另一种形式向我们昭示:松、竹、梅是教师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的成就。走近于漪,细读?教育的姿态,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们也多少

6、感悟到教育应有教育的姿态,而要使教育具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姿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姿态。我们的教育人生当更加精彩!?教育的姿态读后感2“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聆听着蔡琴的一首?读你,手捧着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此情此景,让我沉醉其中。?教育的姿态一书是于漪老师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让教育熠熠闪光,让我对投身教育的脚步更为执着而坚决。于漪老师冀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开展。这不正是我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吗带领兴奋,我走进书中,探寻着于漪老师心中的

7、“爱与“人的真谛。教育需要怎样的“爱为人师者,我们都明白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根底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泼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取,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

8、爱,放下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冀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她的高兴。“班主任只有焚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时机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用心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爱,是一本永远

9、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典范。何为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新课改开始就已经植根入每位教师的心中,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呢于漪老师谈起“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应试教育,总是很忧虑。在她眼里,人是最珍贵的,每个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只有一次,把时间消耗在无穷尽的练习题上,忽略了自由阅读,失去了接触社会实践的时机,就是在白白浪费时间。于漪老师的语文课,能充沛调动学生的用心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原先看到命题作文就会哭鼻子的学生,在于老师的热情激励、循

10、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用心分子;有一个学生在听了她的讲课后,不仅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文艺节目剧本。甚至有一位口吃的学生,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成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如何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语文的核心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礼貌人;教师的重任在于一肩挑着学生的此刻,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基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这就是一个从教60年的教师一生中不断开展着的教育理念,因为她的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于漪老师,足以称之为中国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教育改革的发明实践家。“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我想,能读懂于漪老师,教育的幻想就会离现实越来越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