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名师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81336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步》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散步》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散步》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散步》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散步》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步》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步》名师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步名师教案一、教学建议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课文散步以“人与自我”为主线,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体悟生命与责任。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散步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故事美、

2、情感美。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之美的体验。当然,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的聚焦课堂,关注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

3、高,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我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在语文知识方面,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知识的了解不多。(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适时的点拨,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1)作为起始年级,注重学生课前字词预习习惯的培养,积累散

4、文优美的语言。(2)关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中的浓浓亲情,让学生在家庭里、生活中学会尊老爱幼,理解他人、关爱他人。(2)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同时教会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命。(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2.难点(1)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对于人生阅历尚浅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有一定难度。(2)但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四)教学方法1.教法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2.学法诵读、圈点勾画、合作探究、练笔(

5、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聆听音乐我们的田野,播放关于春天田野美丽的图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师:同学们,当你置身于美丽的田野风光时,你最想干什么?生:(回答。)师:散步,多么惬意的事情,欣赏美丽的景色,满怀美好的心情。今天,让我们用这份美好,学习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文章散步。2.问题探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读前工作强调读准字音。分歧(q)霎时(sh)拆散(sn)水波粼粼(ln)出示问题: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2)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适时点拨。两个字概括故事内容。文中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关注记叙要素,用一段话概括故

6、事内容。(4)教师归结:我们于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3.问题探讨2:合作探究,品析情感。(1)学生合作、探究。(2)教师适时点拨,归结。(3)探究内容。世间万物皆有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提示:亲情。在充满浓浓亲情的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请圈点勾画文中语句并具体谈谈。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母亲:年迈、顺从、谦让。“我”:孝顺、有责任感。妻子:贤良、温顺。儿子:顽皮、有灵性、懂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大家彼此谦让、互敬互爱。文章在表现“亲情”的同时,还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提

7、示:生命与责任。(探究并朗读感悟。生命:重点探究第四段;责任:第六段、第八段,重点探究第八段。)关于第四段“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提示:“这一切”包含的意象:田野、新绿、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生命律动。关于第六段、第八段“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提示: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出于对各自背上的亲人的关爱,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护;正如

8、作者自己说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补充: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莫怀戚的写作契机教师归结: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珍爱。【教师归结】初春田野生命分歧亲情背责任4.问题探讨3:围绕“亲情”学生完成仿写训练。(1)教师导入: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亲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写练习。(2)仿写句式要求:按照句式,围绕主题完成仿写练习。注意“小事情”中见“大情感”。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亲情是,。亲情是,。(3)学生完成之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评价。5.结束语亲情,是人生永恒的美丽。高尔基说过: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亲情,最难以割舍的还是亲情。我想,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地诉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给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同学们,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六、课后作业课外小练笔:写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尽量用上“以小(事情)见大(情感)”的写作手法。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