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808030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H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MH5004-2009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of Civil Airports2009-*-* 发布 2009-*-* 施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of Civil Airports MH5004-2009主编部门: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施行日期:2009年*月*日2009 北京关于发布民

2、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前 言为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需要,提高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民航局决定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J5004-95)进行修编。修编工作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承担。本规范的修编主要根据近年来我国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施工和使用的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内外机场道面、公路路面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本规范规定了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有:设计参数、结构层组合设计、普通混凝土板厚计算、分块设计、接缝设计和接缝材料、钢筋混凝土板设计、旧混凝土道面上加铺层设计以及特殊部位混凝土板的处理等。本规范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

3、集团公司负责解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1号,邮编:100101。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主要起草人:姜昌山 秦汉昌 孙永学 杨山 李乃山 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及符号3 设计参数4 结构层组合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土基 4.3 垫层 4.4 基层 4.5 水泥混凝土板 4.6 道肩结构 5 普通混凝土板厚计算6 分块设计7 接缝设计和接缝材料 7.1接缝设计 7.2接缝材料8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9 旧混凝土道面上加铺层设计10 特殊部位混凝土板的处理 10.1 板的局部补强 10.2 道面相接处及管沟上混凝土板的处理附录A 道面设计

4、用飞机参数表附录B 土基反应模量测试方法附录C 土基临界高度参考值附录D 混凝土混合料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附录E 板边弯矩影响图附录F 钢筋容许应力附录G 旧道面处理附录H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说明1 总 则1.0.1 为提高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道面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机场跑道、滑行道及机坪的现浇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1.0.3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应根据机场规模、用途和使用飞机的特性及运行量,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和维护条件等进行设计。1.0.4 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5、标准的规定。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道面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板、基层、垫层(有时不设)所组成的道面。2.1.2 普通混凝土道面 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均不配置钢筋的水泥混凝土道面。2.1.3 钢筋混凝土道面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仅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而在混凝土板内配置纵、横向钢筋的水泥混凝土道面。2.1.4 混凝土道面加铺层 concrete overlay为提高原有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或改善表面性能在其上加铺的水泥混凝土面层。2.1.5 道

6、床 pavement-bed指道面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土基部分,分上道床(00.3m)和下道床(0.30.8m)两部分。2.1.6 碾压混凝土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2.1.7 贫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2.2 符号每延米板所需的钢筋面积(mm);每块混凝土板纵缝处拉杆钢筋面积(mm);拉杆纵缝到最近的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m) ;土的平均稠度;旧混凝土板厚度折减系数;计算纵向钢筋时,为横缝间距;计算横向钢筋时,为板宽(m);拉杆钢筋直径(mm);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MPa);混凝土设计强度(

7、MPa);飞机重量(kN);混凝土板厚(mm);加铺层厚度(mm);旧混凝土板厚(mm);与加铺层设计强度相同的当量单层混凝土板厚(mm);基层当量厚度(mm);土基干燥状态的水位临界高度(m);土基中湿状态的水位临界高度(m);土基潮湿状态的水位临界高度(m);0土基反应模量(MN/m);基层顶面反应模量(MN/m);拉杆长度(mm);混凝土板长度(mm);混凝土道面刚度半径(mm);影响图上的刚度半径长度(mm);飞机主起落架一个轮印长度(mm);透明纸上的轮印长度(mm);板边弯矩(MNm/m);主起落架个数;一个主起落架的轮子数;设计年限内飞机累计作用次数;影响图上轮印范围内的小格块数

8、;设计年限内飞机容许作用次数;Ns设计年限内飞机平均运行次数主起落架荷载分配系数;飞机主起落架上的轮载(kN );飞机主起落架轮胎压力(MPa);设计年限;通行宽度(m);飞机主起落架一个轮印的宽度(mm);透明纸上的轮印宽度(mm);拉杆钢筋与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应力(MPa );应力折减系数;钢筋容许应力(MPa );板边应力(MPa);板边计算应力(MPa);混凝土泊松比;土的液限含水量();土的平均含水量();土的塑限含水量()。 3 设计参数3.0.1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设计年限宜采用30年,也可按特定使用要求确定。3.0.2 飞机轮载飞机主起落架上的轮载,可按飞机参数计算确定。当

9、飞机各主起落架构形与荷载相同时,可按式(3.0.2)计算: Pt= (3.0.2)式中 Pt飞机主起落架上的轮载(kN) ; G飞机重量(kN); p主起落架荷载分配系数; c主起落架个数; w一个主起落架的轮子数。常用的飞机参数见附录A。3.0.3 累计作用次数设计年限内,飞机累计作用次数按式(3.0.3)确定。 e= (3.0.3)式中 e设计年限内飞机累计作用次数;Wt飞机主起落架一个轮印的宽度(mm),按本规范第5.0.2条的规定确定;T通行宽度(m),可取2.3m;Ns设计年限内该飞机平均运行次数,根据调查和预测确定;t设计年限。3.0.4 土基反应模量土基反应模量0值宜在现场用承载

10、板试验确定,测试方法见附录B;在无测试条件时,可根据现场土基情况和经验确定。3.0.5 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值可根据土基反应模量0值和基层当量厚度h值查图3.0.5确定,其中基层当量厚度h值由基层各材料层的厚度乘以其相应的当量系数相加而得,各种基层材料的当量系数值可参照表3.0.5选用。 表3.0.5 基层材料的当量系数 材料名称当量系数材料名称当量系数天然砂砾0.60.9 石灰粉煤灰碎(砾)石1.21.4混石0.60.8水泥砂砾1.21.4级配碎(砾)石0.81.0水泥碎石1.31.5干压碎石(填隙碎石)0.91.1沥青碎石1.31.5 石灰土0.91.3沥青混凝土1.61.8二

11、灰、二灰土1.01.3贫混凝土1.61.8 石灰碎(砾)石土1.11.3碾压混凝土1.82.0 基层当量厚度h(mm)图3.0.5 基层顶面反应模量3.0.6 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 道面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采用28d弯拉强度。 飞行区指标为A、B的机场,其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应低于4.5MPa;飞行区指标为C、D、E、F的机场,其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应低于5.0MPa。3.0.7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可参照表3.0.7选用。 表3.0.7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 设计弯拉强度 (MPa)4.55.05.5弯拉弹性模量(MPa)36 00037 00038 00

12、0水泥混凝土泊松比可采用0.15。4 结构层组合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基本要求 结构层的组合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地势、排水设计和施工工艺综合考虑,充分发挥各结构层及其组合整体的作用。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结构层组合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选取最优方案。4.1.2 常用材料结构层最小厚度常用材料结构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4.1.2中的规定值。 表4.1.2 常用材料结构层最小厚度 材料名称最小厚度(mm)附注天然砂砾,级配砂砾,碎石,水结、干压碎石(填隙碎石)100结合料稳定类,贫混凝土150如采用工业废渣,应是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碾压混凝土150沥青混合料404.2 土 基4.2.1 基本要求水泥混凝土道面下的土基应密实、稳定和均匀。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地势和排水设计,尽量减少或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及冰冻对土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危害。土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