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7626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假如市场这么美妙,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组织?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进展所有的价值交换? 互联网开展到今天,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业余化,使得群体的连接本钱大幅下降。交易本钱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衰败?基业常青为什么将不复存在?因为?基业常青?这本书讲的是工业时代,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已然失效。我坚决地认为,假如你从产品着手,然后附以社群,用自组织的方式往下去运转,你一定可以在将来大有作为,这就是我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基业常青不可想象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定律。牛顿把宇宙当做一台封闭的机器

2、,它跟外界系统是没有方法交换能量的,但是这个机器的零件和零件之间会摩擦,会把一些功消耗掉,那些本来在这个机器里边的热量,变成不能做功的东西,就叫熵。宇宙是一个封闭系统,宇宙的熵和混乱度将逐渐增大,终将到达最大值。宇宙将会走向热寂,所有的生命都将走向消亡。把这个道理用到企业的组织上去,我们大多数公司是基于牛顿世界观而设置的科层式组织构造。公司就是机器,人就是零件,今天的公司就是个封闭系统,是有边界的。一个封闭的、有边界的系统就符合熵增定律。假如组织是个封闭系统,组织当然就有熵,并且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封闭的组织一定有自己的生命和界限。熵增定律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死亡。比方,ATT

3、在美国早期的时候是个垄断型的公司,它垄断的历史长达60多年。后来ATT的指导地位被IBM所取代,但IBM的指导地位仅持续了25年就被微软所取代,微软不过辉煌了15年就被谷歌所取代。我们坚决地相信谷歌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另外一个挪动互联网公司所取代。王东岳讲过一句话,“任何一个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变得松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消亡。再来看行业。早些年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是行业的霸主,但在1996、1997年的时候被诺基亚取代,诺基亚成了新的机王。而14年以后,诺基亚又被苹果所取代,在智能时代输了。苹果在坚守一个iOS系统,其实三星从收入、销售量上来讲已然超过苹果,而三星的地位又被中

4、国在大面积地侵蚀着。可能你会说,苹果如今做得不错,但我认为苹果正在走向消亡,为什么?就是回到根本的道理上去,这件事情是人力所不可逆转的。我曾问腾讯一个高管:腾讯怎么可以保证没有大组织病?他沉吟了良久跟我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无解。所以今天这个时代你想做基业常青,想把公司做100年,那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在失控中开放但是,在悲观之余,科学家发现了希望的火苗。在大的宇宙里边,生命居然有自进化的现象。生命为什么会从低级一点点进化成高级,而不是往死亡里走呢?因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生命也会有熵,但生命可以跟外界系统进展交换,把自己不能做功的熵跟外界系统进展交换,然后从外界系统里获取自我生长所必需的一切

5、,这是本质的原因。不要管外界是多么封闭,你只要自己开放出去,你的生命就会比系统里的其他生命要长一点。整个生命世界最根本的方式是自组织的,不需要经典物理里边的他组织,就可以自己组织起来。万事万物生来就拥有的一个属性就是自组织。那公司是否可以是自组织形态呢?有的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方腾讯。腾讯也曾走过弯路。它在搜索上学百度,投资了10亿元做腾讯搜索,但始终没有超过百度搜索。它又去学习阿里巴巴的电商,也没有超过阿里巴巴。但是今天你会发现,腾讯从2022年开场做了几件很有趣的事:它投资搜狗,把自己的搜索送给了搜狗,然后在搜狗里边持有股份;它把它的电子商务送给了京东,换京东的股份。这不就是把自己的

6、熵去跟别人交换,换取一个新生力量的能源吗?腾讯的搜索对腾讯没什么意义,但对于搜狗有意义。腾讯的电商对腾讯没什么意义,但对京东有意义。假如腾讯跟京东没有做这个交易,今天的京东能估值400亿美元吗?砍一半吧。为什么会花190亿美元去买只有55个人的WhatsApp?因为非常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是基于PC互联网成立起来的一个社交网站,它有自己的熵增,并且无论如何不能在自己的体系里边开展出针对挪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软件,所以它用自己的钱或者自己的有效做功的能量去换一个新生力量。你认为它换的只是WhatsApp吗?不,它换的是自己面对挪动互联网的将来。假如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这190亿美元还贵吗?不贵了吧。

7、我们通常坚信,为了保证生存,必须建立与外界隔绝的界限。传统公司的组织,为了平安和控制,外部有界限;公司有科层和分工,内部有界限;甚至权利也有界限,不同级别的指导,拥有不一样多的信息与资源。归纳起来,往根子里挖一下,过去的组织里边不就是界限这两个字吗?所以它是封闭的,是有边界的。但是,界限不仅仅是用来区分彼此的,也是沟通与交换的场所。从封闭到开放,首先是翻开外部边界。王煜全的“积木式开放创新也是打破企业外部界限的方式,将长板做到极致,将短板开放出去跟别人连接。比方小米,它最长的积木是它的社群,它花10亿美元做电视内容,投资优酷几千万美元,投资爱奇艺3亿美元;金山花10亿美元做all in云效劳,投资世纪互联2.96亿美元。罗振宇有个U盘理论,“自带信息,不带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U盘理论不就是开放式创新吗?把自己插到别人身上去,你做强了之后别人插你,无论是你插别人还是别人插你,不都是开放的吗?想什么都自己做的时代过去了。马化腾说,“构建生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自身在失控过程当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