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75514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3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传输型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一、简介HLD-DPL-III 无线传输型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是我公司研发的创新型专利产品。该仪器上有一个无线接收转发器被安装在沿导轨运行的移动小车上,用来接收从导轨一端超声发生头发出的超声信号,当小车运动时,无线接收转发器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就会产生多普勒频移,此频移信息经转发器处理后 再以无线(红外)发射的形式向导轨另一端的红外接收头发出,最后由仪器主机上的液晶屏显示出多普 勒频移的数值、小车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及其运动曲线等各种实验数据。由于本仪器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故小车的运动不会受到传输电缆的牵制,可以认为是 完全自由的运动,用多普勒效应研究小车的

2、运动状态时,测量数据比较真实,同时避免了传输电缆内部 断线可能造成的故障。本仪器采用高速数据采样电路,实验测量的实时性很好,实验内容也比较丰富,可以做多种力学实验, 在高校物理实验中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实验仪器。二、仪器结构仪器整机照片如下:三、整机配套件序号配套件名称数量1仪器主机1台2铝合金导轨(1.2m)1个3移动小车1辆4无线接收一转发器1只5导轨和主机间的连接电缆1组(共2根)6(做阻尼振动的)弹簧2只7勾码1套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的研究实验目的1 研究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验证多普勒频移与观察者运动速度的关系 2应用多普勒频移与速度的关系测定声速。3 应用多普勒效

3、应验证牛顿第二定律4应用多普勒效应研究简谐振动的规律。实验原理1 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图1如图1所示,若观察者开始时处于图中P点位置,从波源S向观察者发出频率为f速度为u的波,0在dt时间内经过P点的完整波数应为分布在udt距离中的波数。现在若观察者在此dt时间内迎着波的传播方向以速度v运动到P点位置,则在dt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是分布在(u + v )dt距离上的11波数。反之,若观察者以v2的速度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时,则在dt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整波数是 分布在(u -叮力距离上的波数。考虑到波源在介质中是静止的,故综合以上两种情况,由于观察者的运 动,观

4、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f的关系应为:1)在(1)式中当观察者是迎着波的传播方向运动时,我们规定V的符号取“+”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 动时规定V的符号取“-”显然,当观察者迎着波的传播方向运动时观察到波的频率比原来高,而观察者 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时则观察到波的频率比原来低。若规定多普勒频移纣二f - f0,则由式可解得:2)纣=v从(2)式中我们根据 的方向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纣的符号,反之根据恃的符号亦可判别 的方向。2用多普勒效应测声速的原理及空气中声速的理论值推算根据(2)式,我们知道观察者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所测得的多普勒频移Af成正比。当我们知道了声源的频率f后,根据(2

5、)式即可算出声速u来。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可测多组Af -v的数据,然后用 0作图法或逐差法求得Af -v关系的斜率,进而求得声速u。在空气中声速的理论推算可按如下方法: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则声速与温度的关系为u = RT/M,其中丫二C /C为气体比热容比(空气 p v中丫 1.4 ), R为普适气体常量& 31 J - mol-1 - K-1, M二2.89 x 10-2 Kg - mol-i为0C时摩尔气体质 量,T为绝对温标,换处成摄氏温标t为T二273 +toC。把以上数据代入并代简后可得温度toC时的声 速理论值为:273+7 /u 二 331 ”m/s(3)2733. 用光电门测物

6、体运动速度的方法A Y(a)(b)图2在运动物体上有一个U型挡光片,当它以速度v经过光电门时(见图2(a)所示),U型挡光片两次切 断光电门的光线。设挡光片的挡光前沿间距为Ax (见图2 (b)所示),两次切断光线的时间间隔被光电 计时器记下为At,则在此时间间隔中物体运动的速度v的平均值为_ Axv (4)At若挡光片的挡光前沿间距的Ax比较小,则时间间隔At也就较小,此时速度的平均值v就近似可作为 即时速度v。实验仪器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包含仪器主机、无线接收-转发器、导轨、运动小车、滑轮、勾码、弹簧等 其中滑轨两端分别有超声发射头和红外信号接收头以及电磁铁;无线接收-转发器两端分别有超

7、声接 收头和红外信号发射头。实验时要把无线接收-转发器的超声接收头始终对着滑轨一端的超声发射头的方 向,同时使无线接收-转发器的红外信号发射头对着滑轨另一端的红外信号接收头方向(参见图1 中的位 置)。仪器主机面板上有一个液晶显示屏,可用于显示实验状态和测量结果。实验开始时,主机接通电源后, 按一下面板上的“”或“”按钮即可出现实验的主菜单,主菜单共分“仪器校准”、“光电门测速” 和“多普勒综合实验” 三部分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在此主菜单的基础上还能选择进一步的子菜 单。实验内容和步骤 1仪器校准(实验仪的预调节)1)开机后,输入室温,调谐超声发生器的驱动频率,以接收器谐振电流最大作为谐

8、振的判据。2)调节导轨的支撑脚,使导轨保持水平。竖直放置底座宅磁铁.运动小车超声接收器光电门 导轨 超声发射器 滑轮 舷码S1打开主机电源,液晶屏显示出主菜单后,再通过按“”或“”选择按钮,把屏幕光标移动到 “仪器校准”位置,再按一下“ok”键予以确认,屏幕上就出现要求输入环境温度t的二级菜单界面,这 时实验者须把当时环境的摄氏温度输入,仪器可据此作为计算声速 u 的依据。此外,实验者还须在此二级菜单中设定挡光片的宽度AX,该值默认为90mm,若不符应输入新的值修 改。至此仪器初始校准已经完成,可进入下一步的实验。2用光电门验证多普勒效应在仪器主菜单上,按动面板上的“”或“”按钮,选择“光电门

9、测速”一项,然后按下面板上的 确认键“ok”按钮,屏幕就会出现“状态一开始”的提示符。这时把装载超声接收-转发器的小车吸合在 滑轨右端的电磁铁上,通过滑轨左端的滑轮用细线将勾码与小车连接起来。再把光电门置于滑轨中部的某 一位置。然后按动“”或“”按钮把屏幕上的光标移到“开始”所在行的位置,再按一下超声接收- 转发器上的电源启动按钮,让超声接收-转发器工作。若转发器上的工作指示灯正常发光,则可按下面板 上的确认键“ok”按钮,于是,运动小车在勾码的拉力下从滑轨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运动完成后屏幕会 出现如下字样:状态:开始 t (ms)V(m/s) f(Hz)xxxxXX xxxxxx屏幕中“ t

10、”下对应的是物体(U型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间隔,( t单位是ms);屏幕中“V”下对应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这是根据光门的计时“ t”和U型挡光片的两个挡光前沿间的距离“ X”及前面的公式(4)计算出来的,(V的单位是m/s)。屏幕中“ f”下对应的则是多普勒频移。“ f” 的符号有正负之分,表示了物体运动的不同方向。可以根据前面的公式2)计算速度与屏幕上的“V”进 行比较并估算相对误差。把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到“开始”所在行位置,即可再次进行测量。可分别改变不同勾码的拉力(一般 为50 g100g)和不同的光电门测量位置,以选择不同的即时速度来验证多普勒效应,将有关的测量数 据列表进行处理。

11、3应用多普勒效应测定声速和加速度 在主菜单中选择“多普勒综合实验”的项目。接着屏幕上就会出现下面的界面:返回状态:开始米样次数:015次采样间隔:020毫秒要求设定“采样次数”和“采样间隔”。可以按动“+”或“-”按钮选择采样次数在8-150之间,采 样的时间间隔可选10ms-30ms之间。(具体的步距须参照小车运动的速度和采样的次数来确定。建议采样 点数和步距的乘积控制在1000ms以内。)设定完成后,按动“”或“”按钮把屏幕上的光标移到“开始”所在行位置,按下面板上的确认 键“ ok ”按钮,于是,运动小车在勾码的拉力下从滑轨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运动完成后屏幕会出现如下 字样:绘图()返回

12、tms f-HzV-m/sa-m/s2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把光标移动到)位置,按动“+”或“-”按钮,即可逐条翻阅各测量点的时间、频移数据和对应的 速度、加速度。光标移到液晶屏上部,还有两个选择:“绘图”或“返回”,若选择“绘图”再按“ok”, 屏幕就会出现“选择曲线”和“返回”的三级菜单。在供选择的曲线中有“v - f”和“v - t”两种关 系曲线图。前者反映了接受信号的物体运动速度与多普勒频移的关系,后者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曲线。若 按“返回”则退出这项实验内容。把上面表格的数据记录下来后用方格纸作图或用逐差法处理,可算出空 气中的

13、声速,并与(3)式中的理论值比较估算相对误差。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与“应用多普勒效应测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方法相同。只是在实验中 必须把滑轨水平放置(为此先要调整滑轨下部的4只底脚螺丝以使滑轨水平),再用天平分别测出运动小 车和上面的无线接收-转发器的总质量,然后把装载无线接收-转发器的小车放在滑轨的一端,与电磁铁吸 合。再选择适当的勾码,通过滑轨另一端的滑轮用细线与小车相连。再把仪器液晶屏上的光标移到“开始” 位置,按下面板上的确认键“ok”按钮,使电磁铁断电,运动小车即在勾码的拉力下从滑轨的一端向另一 端作加速运动。运动完成后,液晶屏幕上会出现如下字样:绘图)返

14、回tms fHzVm/sam/s2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用逐差法算出在此情况下的平均加速度a。假设这时勾码的质量为m,而运动小车和上面的无线接11收-转发器的总质量为M,运动阻力为f,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应有:rmg - f = (M + m )a(5)1 r 1 1由此可先推算出小车运动的阻力f。再改变勾码的质量为m重复刚才的实验,在新的情况下测出新r2的加速度a。把f的值代入,按牛顿第二定律算得的加速度a应为:2 r 26)m g- fa =2r2 M + m把式的计算结果与屏幕上给出的加速度的平均值a2比较,估算测量的相对误差。5应用多

15、普勒效应研究简谐振动的规律把滑轨水平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多普勒综合实验”,再选择采样次数在150 次左右,采样的间 距可选30ms-50ms左右。(具体的次数和步距可灵活掌握)。设定完成后按下面板上的确认键“ok”按钮。 将装载无线接收 -转发器的小车用附带的一对拉伸弹簧挂在滑轨两边。将小车从平衡位置向一边拉 10-30cm左右然后放手,同时按下的“开始”按钮,仪器将开始测量并计时。测量完毕后液晶屏会出现和 前面实验内容表格相似字样。在屏幕上移动光标到()位置,按下面板上的确认键“ok”,再按动“+”或“-”按钮,即可逐条翻阅 读各测量点的时间和对应的频移、速度、加速度数据。光标移到上部有两个选择:“绘图”或“返回”,选 择“绘图”中的v-1关系曲线图,再按“ok”键,屏幕就可显示根据上面的表格数据作出的v-1关系曲 线图(如图4所示)。对于测量数据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