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74687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道生态修复六大技术1、人工增氧技术1)概念: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 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 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 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2)优缺点: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 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 生物多样性。但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 用。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1)概念: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 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 动力设备、生物填料

2、、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共同组成。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具有一定的景 观作用。容易造成堵塞,后期需要人力长期管护。3、生物膜净化技术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 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 上繁殖。2)优缺点: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 代谢率。吸附、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使河 道水体得到净化。投资较高、单位处理效率较低。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1)概念: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 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 氮、磷等营养元

3、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 的营养盐。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可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 观。周期较长、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技术使用。5、底泥生物氧化技术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 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 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1)概念:底泥生物氧化是将含有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 因子等组成的底泥生物氧化配方,利用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 射到河道底泥表面进行生物氧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除去底 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2)优缺点:有效提高河道自净能力、节省费用。无法绝对控制药物 对水体无害。6、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1)概念:通过人工调控受损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来 摄取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提 高水体透明度,完善和恢复生态平衡。2)优缺点: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生态多样性。周期长、常 作为后期深度处理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