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6690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办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施工质量检查实施细则一、 目的:规范公司施工质量检查的实施过程,明确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标准,对公司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使项目施工质量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及客户的满意.二、 评分规则(一)采用直接扣分制。严重错误对应的分值为2分,一般错误对应的分值为0.5分。(二)对于单个工程存在同级别多次检查的情况,评分结果取同级别所有检查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三、 质量检查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标准(“Z”表示质量、“ZJ”表示智建)ZZJ.1 综合布线(埋管)ZZJ.1.1 严重错误ZZJ.1.1.1 (主干管路)楼层之间没有设置支持安装点或间距大于2m;ZZJ.1.1.2 (主干管路)合

2、用竖井时,与电力线缆间距过小,且没有采取可行的隔离措施;ZZJ.1.1.3 (主干管路)与电梯井和管道井使用同一竖井;ZZJ.1.1.4 (主干管路)竖井内每个楼层的上下洞孔,没有采用防火隔板和堵料密封堵塞所有空隙;ZZJ.1.1.5 (主干管路)电缆或管孔的孔洞没有采用非燃或阻燃材料封堵好;ZZJ.1.1.6 其它严重错误。ZZJ.1.2 一般错误(每设备现场为一处错误)ZZJ.1.2.1 (暗埋管)管弯曲时角度少于90度;ZZJ.1.2.2 (引入管路)与地槽连接,管口的下边缘与地槽的底面不一致,并超过2cm;ZZJ.1.2.3 (主干管路)上升管路管子不够牢固,有松动或被其它物件压迫;Z

3、ZJ.1.2.4 (主干管路)上升管路楼层之间设置的支持安装点间距大于1m;ZZJ.1.2.5 (主干管路)上升管路没有设置备用上升管;ZZJ.1.2.6 (水平配线管路,设备层或技术夹层中敷设时)吊挂式,吊挂间距大于规范值;ZZJ.1.2.7 (水平配线管路,设备层或技术夹层中敷设时)托放式,支承角钢间距大于规范值;ZZJ.1.2.8 (水平配线管路,设备层或技术夹层中敷设时)沿墙式,管卡间距大于规范值;ZZJ.1.2.9 其它一般错误。ZZJ.2 综合布线(建筑群管路)ZZJ. 2.1 严重错误ZZJ. 2.1.1 全塑电缆芯线接续采用剥离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导线直接扭绞接续方法;ZZJ. 2

4、.1.2 其它严重错误。ZZJ. 2.2 一般错误ZZJ.2.2.1 (自承式架空全塑电缆敷设)沿墙敷设时,缆间间距小于10cm;在墙壁转角处,没有预留余兜30cm以上的长度;ZZJ.2.2.2 (非自承式架空全塑电缆敷设)电缆挂钩间距大于50cm,靠近电杆两侧的挂钩距电杆中心距离大于30cm,挂钩钩向出现不一致;ZZJ.2.2.3 (非自承式架空全塑电缆敷设)电缆接头距电杆的净距小于80cm;ZZJ.2.2.4 (非自承式架空全塑电缆敷设)保护长度短于1m;ZZJ.2.2.5 (地下线缆敷设)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必须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ZZJ.2.2.6 (地下线缆敷设)电缆在管孔内的位置不

5、平直或出现扭绞;ZZJ.2.2.7 (地下线缆敷设)全塑电缆芯线接续没有采用接线子接续;ZZJ.2.2.8 其它一般错误。ZZJ.3 综合布线(布线敷设)ZZJ.3.1 严重错误ZZJ.3.1.1 (主干布线)水平装设时,在电缆的首端、尾端、转弯处没有固定或固定间隔大于5m;垂直装设时,在电缆的上端没有固定或固定间隔大于1.5m;ZZJ.3.1.2 (主干布线)缆线在槽道内有溢出,在缆线进出槽道的部位或转弯处没有绑扎固定;ZZJ.3.1.3 (缆线同槽时)对绞线对称电缆与电力线路最小净距不符合要求;ZZJ.3.1.4 (缆线同槽时)对绞线对称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不符合要求;ZZJ.3.1.

6、5 (水平布线)各种预埋线槽出口处没有采用防水和防潮措施;ZZJ.3.1.6 (光缆敷设)光缆弯曲时超过最小曲率半径;ZZJ.3.1.7 (光缆敷设)连续布放塑料子管的长度超过300m,或在管道中间有接头;ZZJ.3.1.8 (光缆敷设)在光缆牵引端头和牵引索之间没有加装转环,或光缆一次的牵引长度大于1000m;ZZJ.3.1.9 (光缆敷设)光缆在管道中间的管孔内出现有接头;ZZJ.3.1.10 其它严重错误。ZZJ.3.2 一般错误ZZJ.3.2.1 (主干布线)在垂直槽道内将缆线固定绑扎在槽道内的支架上的间隔大于1.5m;ZZJ.3.2.2 (主干布线)缆线绑扎固定没有根据缆线的类型、缆

7、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或绑扎的间距大于1。5m;ZZJ.3.2.3 (水平布线)电缆预留长度每端小于0。3m;ZZJ.3.2.4 (水平布线)非屏蔽电缆敷设后弯曲时的曲率半径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电缆的曲率半径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ZZJ.3.2.5 (水平布线)布放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时,暗管管径的截面利用率大于30%;出现段落暗敷管路内布放的缆线超过3根;ZZJ.3.2.6 电缆敷设时在缆线进天花板的入口处或出口处以及中间没有设置保护措施和支承装置;ZZJ.3.2.7 (缆线支撑保护)埋设金属线槽的根数少于两根,或线槽截面高度超过25mm;或长度超过6m,交叉或转弯时,没有设置拉线盒;ZZJ

8、.3.2.8 光缆敷设没有单独占用管道管孔;ZZJ.3.2.9 直埋光缆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小于0。5m;ZZJ.3.2.10 其它一般错误。ZZJ.4 综合布线(电源、保护、接地)ZZJ.4.1 严重错误ZZJ.4.1.1 联合接地体时,地线的接地电阻大于1;单独设置接地体时,大于4;ZZJ.4.1.2 所有屏蔽层没有保持连续性;ZZJ.4.1.3 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CD)端或用户(终端设备)没有接地;ZZJ.4.1.4 每一楼层的配线柜没有连至接地体;或接地导线截面小于6mm2;ZZJ.4.1.5 金属槽道或钢管两端没有接地;ZZJ.4.1.6 其它严重错误。ZZJ.4

9、.2 一般错误ZZJ.4.2.1 设备间、交接间没有设置单独回路供电;ZZJ.4.2.2 存在室内、室外干扰源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ZZJ.4.2.3 其它一般错误。ZZJ.5 综合布线(光电缆接续终端)ZZJ.5.1严重错误ZZJ.5.1.1 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盘没有放在骨架上,光纤的盘绕方向现出不一致;ZZJ.5.1.2 余长的光纤盘绕弯曲时的曲率半径小于40mm,光纤收容余长的长度小于1.2m;ZZJ.5.1.3 光纤盘留后,出现扭绞受压现象;ZZJ.5.1.4 光纤接续的两侧余长没有贴上光纤芯的标记,以便今后检测时备查;ZZJ.5.1.5 其它严重错误。ZZJ。5。2一般错误ZZJ.

10、5.2.1 剥除缆线的外护套后,双绞线的非扭绞长度大于13mm;ZZJ.5.2.2 没有按EIA/TIA的T568A或T568B的规定,对RJ45系列的连接硬件进行其色标和线对组成及排列顺序进行终端连接;ZZJ.5.2.3 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时,缆线屏蔽层与连接硬件的屏蔽罩没有形成360圆周的接触,或它们之间的接触长度小于10mm;ZZJ.5.2.4 其它一般错误。ZZJ.6 综合布线(插座)ZZJ.6.1 严重错误ZZJ.6.1.1 安装在地面上或活动地板上的地面信息插座,接线盒没有埋在地面下,没有严密防水和防尘;在不使用时,插座面板与地面不齐平;ZZJ.6.1.2 安装在墙上的信息

11、插座,各个之间高度不一,且高出地坪小于30cm;ZZJ.6.1.3 信息插座底座安装不牢固,有松动现象;ZZJ.6.1.4 其它严重错误。ZZJ.6.2 一般错误ZZJ.6.2.1 信息插座盒体插座面与装饰面不齐平;ZZJ.6.2.2 其它一般错误。ZZJ.7 槽道安装ZZJ.7.2 一般错误ZZJ.7.2.1 合用槽道时,层间间距大于30mm,或通信电缆不在最上层;ZZJ.7.2.2 槽道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之间距离小于规范值;ZZJ.7.2.3 (槽道吊支架)水平支撑跨距大于规范值;ZZJ.7.2.4 (槽道吊支架)垂直固定点间距大于规范值;ZZJ.7.2.5 (槽道吊支架)以下部位没有

12、设置支承或吊挂:槽道本身连接处、距离接续设备0.2米处、槽道的走向改变或转变处;ZZJ.7.2.6 (槽道吊支架)吊挂槽道的吊杆直径小于6mm;ZZJ.7.2.7 (槽道吊支架)金属槽道及吊支装置没有防腐处理;ZZJ.7.2.8 (槽道吊支架)槽道内截面利用率超过50%;ZZJ.7.2.9 (槽道吊支架)电缆槽道与室内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最小净距小于0.3米;ZZJ.7.2.10 (槽道转弯角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在伸缩缝或软连接处没有采用编织铜线连接焊牢;ZZJ.7.2.11 (槽道转弯角有可靠的电气连接)电缆槽道在50米内没有接地;ZZJ.7.2.12 其它一般错误。ZZJ.8 电源防雷系统

13、ZZJ.8.2 一般错误ZZJ.8.2.1 (交流供电)仪表箱内安装的供电设备,其裸露带电体相互间或其他裸露导体之间的距离小于4mm;ZZJ.8.2.2 (交流供电)供电箱安装在混凝土墙、柱或基础上时,没有采用膨胀螺栓固定;ZZJ.8.2.3 (交流供电)成排安装的供电箱,排列不整齐;ZZJ.8.2.4 (交流供电)供电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小于5M;ZZJ.8.2.5 (防雷安装)扁钢接地线、引下线搭接没有三面焊接;ZZJ.8.2.6 (防雷安装)圆钢接地线、引下线搭接没有两面焊接;ZZJ.8.2.7 (防雷安装)接地装置没有采用焊接,所有外露焊接点没有进行防腐处理;ZZJ.8

14、.2.8 (防雷引下线)引下线没有镀锌或焊接处没有涂防腐漆;ZZJ.8.2.9 其它一般错误。ZZJ.9 接地系统ZZJ.9.2 一般错误ZZJ.9.2.1 (机房接地)交流工作接地(交流电的设备作二次接地)接地电阻大于4;ZZJ.9.2.2 (机房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机柜的外壳用一根绝缘导线串起来后接地)接地电阻大于4;ZZJ.9.2.3 (机房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时,接电电阻大于1;ZZJ.9.2.4 (机房接地)多个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ZZJ.9.2.5 (机房接地)接地引下线的多芯铜电缆选用截面积小于35mm2;ZZJ.9.2.6 (机房接地)机房内的非计算机系统的管、

15、线、风道或暖气片等金属实体,接地电阻大于4;ZZJ.9.2.7 (接地系统连接)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扩套和屏蔽层没有接地;ZZJ.9.2.8 (接地系统连接)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没有接地;ZZJ.9.2.9 (接地系统连接)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分没有接地;ZZJ.9.2.10 (接地系统连接)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内机框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没有接地;ZZJ.9.2.11 (接地系统连接)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器等没有接地;ZZJ.9.2.12 (接地系统连接)配电屏、整流器等外露导电部分没有接地;ZZJ.9.2.13 其它一般错误。ZZJ.10 通信网络、集成系统ZZJ.10.1 严重错误ZZJ.10.1.1 (通信系统)交换机系统使用的交流电源线(110V或220V)没有接地保护线;ZZJ.10.1.2 (通信系统)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包括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的M表测试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均小于1;ZZJ.10.1.3 (有线电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