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6144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19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9河流地貌的发育目标定位1.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2.掌握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3.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_,形成“_”型谷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_河谷_,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型堆积地貌山前泥沙堆积洪积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三角洲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a提供充足的_。b方便对外联系和_。c提供丰富的_。(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

2、响a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_状分布。b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向_过渡的地带。【问题思考】1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想一想: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3议一议:黄河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其重要条件有哪些?4讨论: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物颗粒总是由粗到细吗?探究点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a、b、c三处最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b河段()c河段外力作用以搬运作用为主()(2)a处河谷的特点是_,其成因是_。该段河流以_(

3、外力)作用为主。(3)c处河谷的特点是_,其成因是_。c处的外力作用以_作用为主。(4)c处河流往往在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在c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反思归纳】1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溯源侵蚀,侵蚀方向为_方向,指向河流的_;下蚀是指沿_向_侵蚀,方向为_方向;侧蚀是指向河流_方向侵蚀,方向为_方向,与河流的流向大致_。2侧蚀情况: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解释,北半球_侵蚀,_沉积,南半球_侵蚀,_沉积;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不论哪个半球,_侵蚀,_沉积。3河流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及横剖面:河流上游,以_为主,横剖面呈_型;

4、河流中游,以_为主,形成_;河流下游,以_作用为主,形成_型河谷。探究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下图为“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什么?试分析其成因。 (2)分析图示地区2019年与1949年60多年来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是什么?对地貌有何影响?(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分析该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反思归纳】1山麓洪积扇的形成:河流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流出山口,河道变得开阔,流速_,搬运物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_。2沿河、沿海是聚落分布密集的地区,与_、_、_、_等因素有关。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自然

5、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 B3月 C7月 D10月3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

6、回答56题。5甲图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6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8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读下图,回

7、答910题。9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AA BB CC DD10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B城市地域形态和下列哪一城市最接近()A上海 B重庆 C西安 D兰州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综合题11阅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_;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_。(2)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

8、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建筑?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答案课前准备区加深和延长V堆积拓宽U生产、

9、生活用水运输农副产品相对较小规模大沿河成线冲积平原山坡问题思考1河流的上游,河底纵坡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加上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2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3有没有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水的含沙量和水的流速等因素有关。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河水含沙量大,在流速减缓时泥沙容易淤积下来。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是黄河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条件。4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河流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10、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因此上述规律并不正确。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正确,其余都错。(2)上宽下窄,呈“V”型河流在此处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延长侵蚀(3)宽广,形成“U”型河谷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沉积(4)凹凸河漫滩平原反思归纳1水平上游河床下垂直两岸水平垂直2右岸左岸左岸右岸凹岸凸岸3溯源侵蚀、下蚀“V”侧蚀河湾沉积“U”探究点二(1)洪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2)2019年与1949年比较

11、,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反思归纳1减慢洪积扇2地形土壤水源水陆交通课后练习区1B2.C第1题,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是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山前冲积扇。第2题河流流量最大时,夹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运用中低纬洋流分布知识,可推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为雨季,河流流量较大。3B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有

12、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量稳定,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粒径较小的泥沙堆积,故选B。4C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所以A、B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陆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所以D错,故正确答案是C。5A6.D由图可知B水文站水流量较稳定,说明受到上游湖泊的调蓄作用,故AB段的河流则由A处流向B处,即由西北流向东南。北半球河流应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E岸对应D岸。7B从图示可看出河湾处出现凹岸和凸岸。这是由于在河流发育成熟期,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的缘故。因为该河地处北半球,由等高线凸出方向确定,河流流向应

13、自北向南流。右岸冲刷较强烈,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数家新住处”就应位于地势平坦的堆积岸。8A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并形成高山和盆地。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9A10.B河流对聚落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水,二是运输。析图可知,A、B、C、D四城市所处的位置,A处区位不佳,位于山前河流出口处,易有山洪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B位于河流交汇处,如重庆、武汉等;C为过河点,铁路与河流的交会处;D为入海口处。11(1)流水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2)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治理措施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