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57301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知识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信息系统的根本概念n第一节系统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个方面理解:1)系统由假设干元素组成元素。2)系统有一定的构造。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2.系统的思想1)突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2)等级等级层次构造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3.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构造、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

2、和人类活动系统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4.系统的特性1) 系统的整体性2) 系统的目的性3) 系统的稳定性4) 系统的突变性5) 系统的自由组织性6) 系统的相似性n第二节信息1.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2.信息的根本属性1)事实性2)扩散性3)传输性4)共享性5)增值性6)不完全性7)等级性8)滞后性3.人进展信息处理的特点1)人需要反应2

3、)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4.信息对管理的根底作用,可以由管理根本职能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1)信息是制定方案的根本依据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4)信息是鼓励职工的依据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根底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根本模型的三个阶段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6.构造化决策的定义构造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根底上的决策。7.非构造化决定的定义非构造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1)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2)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

4、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行的决策。3)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展的决策。n第三节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2.信息系统的根本功能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应控制作用。具体如下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3)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4)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5)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

5、确、及时、平安、6)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者的习惯。n第四节信息化1.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即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直到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主导地位的过程。2.信息系统的应用1)数据处理系统早期的数据处理系统EDPS主要用来处理交易数据,产生各种报表,重点在于实现手工作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2)管理信息系统MIS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高度集中;二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支持管理决策。第二章信息系统建立概论n第一节信息系统建立的

6、回忆与思考1. 信息系统建立的成败的原因1)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a)技术手段复杂b)容复杂、目标多样c)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d)环境复杂多变2)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3)信息系统建立与管理变革相结合n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定义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是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2.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1)系统规划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施5)系统运行与维护n第三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 信息系统早期开发方法的缺乏1)目标模糊2)通信误解3)步骤混乱4)缺乏

7、管理控制2.构造化系统设计的根本思想人们从构造化程序设计中受到启发,把模块化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来,将一个系统设计层次化的程序模块构造。这些模块相对独立,功能单一。这就是构造化系统设计的根本思想。2. 构造化方法的根本原则1) 面向用户的观点2) 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3) 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研制工作4) 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5) 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n第四节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1. 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分成的六个阶段1)初装2)蔓延3)控制4)集成5)数据管理6)成熟2.建立信息系统的根底条件1)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2)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根底3)能组织一支拥有

8、同层次人员的技术队伍4)具备必要的资源3.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的容1)进度管理和控制2)经费管理3)质量管理4)文档管理5)人员管理第三章系统规划n第一节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1.系统规划的任务1)制定信息系统的开展战略2)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工程开发方案3)制定系统建立的资源分配方案2.系统规划的特点1)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构造化程度较低。2)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3)系统规划不宜过细。在系统规划阶段抽象程度最高,系统构造着眼于子系统的划分,对数据的描述在于划分数据类。4)系统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局部,并随环境开展而变化

9、3.系统规划的原则1)支持企业的总目标。2)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3)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4)使系统构造有良好的整体性。5)便于实施。n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1.制定信息系统的开展战略是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之一,其容如下1)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开展战略与总体构造。2)了解当前信息系统的状况。3)对相关信息技术开展的预测。4)近期开展的方案n第三节企业系统规划法1.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定义和步骤企业系统规划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要,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四个根本步骤:1)定义管理目标2)定义管理功能组3)定义数据分类4)定义信息构造2.企业系统规

10、划工作流程1)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2)组织机构调查3)定义管理目标4)定义管理功能组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构造7)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n第四节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的定义可行性是指在当前情况下,企业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可行性的含义不令包括可能性,还包括必要性、合理性。2.可行性的容1)技术可行性a) 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能够到达系统所提出的要求b) 否具备所需的物理资源2)经济可行性a) 资金可得性b) 济合理性3)社会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外是否具备失道寡助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第四章系统分析n第一节系统分析的

11、任务1.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系统分析要答复新系统做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2.为什么说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对问题被单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1)由于系统分析员缺乏足够的对象系统的业务知识,在系统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问用户一些什么问题。2)用户往往缺乏计算机方面的足够知识3)系统说明书是这一阶段工作的结晶,它实际上是用户与研制人员之间的技术合同

12、。作为设计根底和验收依据,系统说明书应当严谨准确,无二义性,尽可能郁怒;作为技术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工具,它应当简单明确,尽量不用技术上的专业术语。4)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了系统的成败。5)数据流图是构造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构造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n第三节数据流图1.数据流图的定义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的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一般用DFD表示。2,数据流图的根本成分1)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2)处理指对数据的逻

13、辑处理功能,也就是对数据的变换功能。别名:功能、处理过程,数据加工3)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箭头表示数据流向。4)数据存储表示*种数据保存后的逻辑统称。不是指保存数据的物理地点或物理介质。3.画数据流图的考前须知1)关于层次的划分层次的划分应遵守:a)展开的层次与管理层次一致,也可以划分得更细。b)同一图上的所有处理过程应该处于同一个抽象层次上抽象粒度一致。c)一个处理框经过展开,一般以分解为410处理框为宜最好5-9个d)最下层的处理过程用几句话,或者用几判定表,或一简单的HIPO图能表达清楚2)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a)数据守恒,

14、或称为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匹配b)在一套数据流图中的任何一个数据存贮,必定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c)父图中*一处理框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d)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是处理框3)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a) 简化处理间的联系利用数据存储b)均匀分解,应齐头并进c)适当的命名4)确定系统边界n第四节数据字典1.为什么使用数据字典?1)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即描述了系统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之间的联系等等,但还没有说明系统中各个成分的含义。只有当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成分都给出定义之后,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一个系统。为此,需要其他工具对数据流图加以补充说明。2)系统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数据字典功能2.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1)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2)数据构造数据构造的描述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说明这个数据构造包括哪些成分3)数据流可引用定义好的数据构造4)数据存储可引用定义好的数据构造主要描写该数据存储的构造,及有关的数据流、查询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