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48465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沙漠进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向沙漠进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向沙漠进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向沙漠进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沙漠进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沙漠进军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沙漠进军教学目标:一、了解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二、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说明的顺序。三、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前景,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教学难点:将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进军的含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第一单元我们学过一个说明文单元,了解了:(出示幻灯片)说明文以()为主要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或()的文章。说明事物时必须抓住事物自身的()。但要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还得注意说明的顺序。引导学生注意常用的几种说明顺序。(出示幻灯片)t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通常按()顺序说明;t说明事

2、物的发展变化,通常按()顺序说明;t说明事理,通常照()说明,如先总说后()、先主要后()、先原因后()、由现象到()、由性能到()等。今天,我们来学习向沙漠进军,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二、检查课文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加横线的词解释;竺可桢、逞强、肆虐、丘墟、磴口、干涸、汲水、施威、浸润、葱茏、俨然2、思考练习一的1、2小题。二、简介作者,解题。1、指名朗读注释2,熟悉作者。2、文题中的“进军”一词有什么含义?明确:“进军”:把征服沙漠比作军事上的一场战斗。三、精讲点拨以第4段为例,学习分析说明结构及顺序的方法。1、人类跟沙漠斗争,发动战争的是沙漠。那沙漠是

3、用什么武器怎样向人类进攻的,课文哪一段说明了这个问题?明确:第四段。2、听录音范读第4段,思考: t指出本段的主要内容。t本段将风沙的进攻分为哪两种方式?t风沙进攻的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各有怎样的危害?t指出本段的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3、听后讨论明确:本段内容:说明沙漠向人类施威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行文思路:先总说风沙进攻的两种主要方式,然后分别说明它们进攻的特点及造成的危害。结构特点:先总后分。先总说后分说是逻辑顺序的一个类型。另外本段在分说时先说明游击战,后说明阵地战,这又按什么顺序?能否对调?(不能,按危害由轻到重)4、小结: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一般来说应按逻

4、辑顺序说明,如先总说后分说等,逻辑严密。分析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1、分析段落的内容,2、理清该段的行文思路,3、明白该段的结构特点。四、拓展升华运用第四段的分析方法,学生试析5、6两段。t指出5、6两段说明的内容及行文思路。t指出5、6两段的结构特点及说明顺序。t5、6两段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和第4段有何关系?t第4段和5、6两段的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明确:1、内容:第5段:地狱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草皮。第6段:地狱沙丘进攻的方法的植树种草。2、顺序:第5段:先主后次;第6段:先总后分。3、两段都用了“所以”,先说原因,后讲结果,将“防护林”栽种的科学依据及“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

5、以成活的”科学依据解说清楚。先原因后结果也是逻辑顺序的一个小类。4、5、6两段内容和第4段两种进攻方式照应,不能对调。5、第4段介绍进攻方式,第5、6段介绍防御方法,先说情况后说措施,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五、达标反馈人类征服沙漠主要采取哪些办法?讨论明确:根据沙漠的活动规律,人们用“培值防护林”“培植草皮”以“减小风的力量”和“沙粒的来源”对付“游击战”的办法;用“植树种草”以“固定沙丘”对付“阵地战”的办法。“培植防护林”和“植树种草”是人们采取的抵御沙漠进攻的办法,这只是被动的“守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样转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呢?作者的揭示了“风沙”、“植树种草”、“水源

6、”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出了征服沙漠的根本问题。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沙漠进军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这就能使读者如何改造沙漠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六、 作业:“练习”一附板书:向沙漠进军(事理说明文)竺可桢一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最顽强:有史以来,不断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举事例:1,西方文明摇篮变成荒漠。2,天然草原区变成沙漠。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检查作业:“练习”一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补充修正二、精讲点拨略析课文7-12段,明确主体部分的顺序。1、学生默读7-12段,思考:t指出7-12段各段的内容要点及各段的

7、关系。t把7-12段分为两个层次,并概括各层层意。t这两层内容和第一层“防御”之间按什么顺序安排?能否对调?2、讨论后明确:这几段先说明如何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利用沙漠的自然条件。第三部分先介绍被动地防御风沙袭击,再介绍主动地向沙漠进军,最后介绍利用沙漠地区的气候。这三个内容的顺序安排,符合人类治理沙漠的认识发展过程,有很强的逻辑性,不能随意颠倒。四、拓展升华在学习段落的基础上,明确全文的说明顺序。t指出1、2、3、13段各段的内容。t第二部分(4-12)解决了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那么第一部分(1-3)、第三部分(13)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t这三个部分按什么顺序安排?明确:第一部分解决了为

8、什么向沙漠进军的问题,第二部分解决了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第三部分解决了向沙漠进军前景问题。这三个部分是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来安排,符合人们对沙漠的认识过程,由浅入深,层次清楚。五、当堂练习:研究治理风沙方法。假如你是一名治沙工作者,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是个难题!学生们很快分组进行商讨。问题的关键:(1)挡住风,消灭沙患。树能挡风,多植树种草能挡风固沙。(2)我这里有一些树苗,(教师出示模型)种树有没有讲究?这可没想过。仔细读课文,才明白品读: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3)你成为治沙能手后,很多人来找你谈经验,你用什么方法才

9、能把你的做法写清楚?看作者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把问题说明清楚的?学生研读课文,体会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好处。(4)现在你已经成为一名治沙专家了。我要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你几个问题。(1)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要想长效治理沙漠,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得到水源。六、达标测试。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第三段1、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2、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明确:1、鸣沙。面部沙子细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晒得火热,沙粒移动摩擦。3、由现象到本质。七、总结全文。t说明事理的文章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常用逻辑顺序,即事物的内部联系。逻辑顺序有先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等。t要明确一段或一篇文章的说明顺序,首先要搞清一段或一篇文章所说明的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明确结构特点,从而分析出说明顺序。t本文按逻辑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沙漠的危害及征服沙漠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是人们征服和开发利用自然的一个课题,前景美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又一个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位都能成为向沙漠进军的主力军。九、作业:课后练习二。二怎样向沙漠进军? 沙漠侵袭 人类防御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方法 武器进攻方式特点1,培植防护林(减少风的力量)2,培植草皮(减少沙粒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