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48405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倡议书范文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反对浪费粮食的建议书范文汇总反对浪费粮食的建议书1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节约更是一种修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然而,在学校用餐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剩饭桶中。更有甚者,把饭菜倒在垃圾桶里、厕所里,看着这些剩饭剩菜,实在让人心疼!同学们,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端起美味的菜肴时,你是否想到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当你抱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倒掉时,你是否想到还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就是践踏农民的劳动成果,就是无视我们父母

2、的辛勤汗水。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发扬节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为建立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奉献!在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建议:1、爱惜粮食,杜绝浪费。2、不偏食,不挑食,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3、就餐时保持安静,做到文明就餐,保护餐具,保持桌面卫生。4、看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希望广阔师生积极响应,自觉履行建议,从如今开场,从我做起,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致敬礼!建议人:xxx日期:20xx年x月x日反对浪费粮食的建议书2_: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民族,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曾在诗中写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可惜的是,随着人们的

3、生活程度不断进步,很多人逐渐抛弃了节省的传统美德,做出了很多与之相悖的行为。对此,我们积极做到以下三个“者”:一、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浪费粮食折射出豪华的思想观念和浮华的社会心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浪费冲击的是思想的大堤,社会伦理的防线。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节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气。二、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粮食行业在收买、储藏、运输、加工各环节提升职业道德,厉行节约、科学储粮。每个公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

4、适量定餐,防止剩餐,合理消费;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争做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三、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全球每天约8.7亿人挨饿的同时,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1/3,约13亿吨被浪费。浪费食物令全球经济每年损践约7500亿美元。省下一颗粮食,或答应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人人争做节粮爱粮宣传者,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参加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省的社会风气。建议人:_时间:_年_月_日反对浪费粮食的建议书3 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达。为在餐饮行业弘扬中华民

5、族优良传统,倡导节约荣耀、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形成文明、科学、安康的餐饮消费新风气,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向全市广阔餐饮企业发出如下建议:一、厉行节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消费者吃多少点多少,剩菜打包。不强推高档宴席、高档菜品和豪华附加消费。二、引导文明用餐,注重低碳环保。推行“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提醒消费者自觉遵守公共道德标准,倡导餐桌礼仪,谨记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三、讲究科学饮食,珍惜生态资。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新理念,注重膳食平衡,合理搭配菜品,不制作国家明令制止的.野生保护动物,不制作来路不明的原材料菜品。四、遵守行业标准,提升效劳品质。坚守食品平安,提供放心菜、放心油、放心食品,绝不使用地沟油和变质食品,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优质效劳。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文明用餐为打破口,以实际行动践行节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将中华民族优良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建议人:xxx20xx年xx月xx日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