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48306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神木一小 刘军芳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基础工作,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促进,但是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操作而言,仍然是教育内部教师的事情。语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更要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吕叔湘也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所以说语文教学本身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语言方面的其他技能技巧等素质。除此以外,通过语文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素质、心理素质、鉴赏素质、个性特长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2、与培养。这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语文教学大厦的基石,是学生总体素质开发之门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首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具体说就是:转变过去教育选择适合的学生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为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能力培养;转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独立地相结合;转变以分数评价学生为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协调发展为综合评价的教育质量观;转变重教轻德的观念为德智并育。树立教育为发展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观念和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素

3、质,以自身的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受教育者 课堂教育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直接施加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不仅表现在“言”上,同时还表现在“身”上,即“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在某些情况下,“身教”胜于“言教”。比如:标准的普通话,能进行正确的识字正音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加上语态等其他因素);指导学生经常使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等,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等素质的提高。教师知识的渊博,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敬业精神能感染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教师文雅大方的举止,谦逊和气的言谈、整洁利落的书写等都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对

4、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以身作则,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变课堂为学堂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即教育首先要有利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数学课上必须坚持这个方向,因为语文没有1+1=2这类的恒理,除一些基础知识和尝试性概念外,语文的内容上往往掺了好些人性的成分。因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在思维、推理、判断、结论上也就产生相异,这时的教师决不能厚此薄彼、或一刀切,而要充分肯定他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开发脑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不要唯我独尊,而要民主气氛。这样课堂改变为学堂。这

5、就要教师把工夫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课上进行适时地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及时的引导、热切的辅导、误区的指导、薄弱环节的辅导,规范了对主导作用的理解就是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第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结合素质教育还要有利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使他们的素质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不同学段的学习有各自不同的进步和提高,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对待学生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使他们发展的潜能各有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各自不同的潜能,使每个学生

6、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发展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长,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只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成功就大有希望。最后,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自然地渗透德德育,美育 德育和美德都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把诸如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构筑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逐渐提高明是非,辩美丑的能力,自觉抛弃那些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美育渗透旨在培养美育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在教学当中通过教师的形象美【衣着,形体,表情,动作等】及教师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把握,从语文文字方面体现出来的情感美,心灵美,自然坏境美,人文景观美,生活美等来渗透美育。还要注意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采用激趣法,愉快法等教法,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美德过程。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牢牢把握素质教育方向,通过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吸收,借鉴,消化,改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