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47362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国1.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 1.5 亿亩的耕地因为污染而退化这些数据来源于月21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 告。报告中仔细分析了水、空气、土壤、生物物种、噪音、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等与我们生 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要素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 严峻,压力继续加大。近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能见度下降了约10千米,西部地区则大概 是东部地区的一半,区域性阴霾问题越来越严重。 全国十大流域中,除了珠江流域污染较轻之外,其他九个流域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

2、湖泊富营养化呈迅速增长趋势,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下降。 我国环境的破坏主要原因可以归于以下三大根源: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当前,我国 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经济发展多以粗放型为 主。企业大多只顾追求利润而对环保问题毫不关心、置之度外,甚至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环保意识无从谈起。 2.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地方政府为追求 短期政绩而急功近利,甚至为经济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还很严重。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制

3、度根源, 1.实施环境质量标准的管理战略和体系尚未整体形 成。环境质量标准是考核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好依据,是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总体目标的集中体 现。但对如何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能够反映不同环境要素特点的 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体系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质量改善的整体进程。 2环境质量 还没有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体系,预警机制不到位。目前构建的环境管理体系还是 基于“先污染,后治理”被动管理模式,环境质量还没有纳入国家发展宏观调控体系,环境质 量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3.排放标准未能有效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由于我国基本 上是长期实施“超标排污收费”的经济手段,没

4、有及时建立“超标违法”强制措施,同时超标排 污费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者宁愿缴纳超标排污费也不愿支付过高的污染处理成本,这 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4.城市扩张的无序化。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畸形的 扩张问题,有些缺少战略规划和战略评价,导致出现了如人口膨胀、交通阻塞、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等问题。 5.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由于我国的环保部门一直没有独立的执法 地位,尤其是地方环保机构、人员和经费都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地方环境负有主要监管责任 的环境执法者并未被付诸相应的权力,导致其在执法过程中处境尴尬,经常碰壁,无功而返。 由于经济增长本身就是政府主导的,环保部门无力抗衡地方政

5、府的投资冲动,很难对地方官 员支持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管。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1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现代众多的环境问题在 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认识上的短视和盲区,表现在人类共享问题上,就是对自然的片面认识 所产生的一系列错误自然观自然控制论、环境决定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论;表现在人与社 会发展关系问题上,就是一种机械的发展观。 2.业务知识欠缺,管理者素养低下。尽管 年来我国环评队伍的“质”和“量”都大幅提高,但环评队伍业务素质仍参差不齐,某些环评人 员职业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坚持科学评价,不能以客观事实和科学数据说话,评价结 论含糊,模棱两可。某些环评单位或评审专家出于经济利益的考

6、虑,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 不能全方位考虑环境负荷,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有个别环评单 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这些现象都使环境问题疏于监管而逐渐恶化。面对上述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应该要采取意义对应的处理办法,也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对政府而言应该做以下三件事1.应该重新制订国 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国土整治规划,应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的总量去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再依此制订不同的考核体系与政策体系。 2.应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由主抓企业主抓经济向主抓公共性过渡。如环境保护。同时还要理

7、顺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新型关系。 .,要制订一系列经济环境政策。我们必须要算清一笔帐,如果中国人均收入在202X美元,要走新能源循环经济道路时,我们的发展速度会降多少。我们要承担多大成本。整个财税政策体系是否支撑得了。这笔帐如果能够算出来,一系列政策才能出台,经济才能够出现真正转型。对企业而言,千万不要被一年一度的财富评选弄昏了头,要敏锐感觉到中国政治上的变化,已开始越来越强调公平和责任问题,越来越强调诚信道德和儒商文化。今后企业要考虑的是如何去获得科学发展观的名和利。这是一个名利观的大转型。 二、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 1.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近些年来,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

8、经验中,已逐步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上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污染认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一整套深化环境管理制度。 .继续和更有效地贯彻落实我国8年代初制定的能源战略方针,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强化其响应能力,90年代,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需继续和更有效地贯彻落实我国8年代初制定的“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战略方针,进一步完善与

9、其相关的配套政策,使之对市场不断增长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响应能力,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 3、提高技术进步,深化环境治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环境保护来讲也是如此,离开科技进步不仅难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就是做到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也是很困难的,只有以先进的防治技术为基础,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才能实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目标。 三、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

10、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但是实践证明我们人与自然是可以相互依存的,人类为中心的认知是错误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

11、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保护全球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地球也就没有了家。而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携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内容总结(1)关于基层环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2)三、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3)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