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47355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风、班风与学生的人格养成(理论篇)第一章 校风、班风的界定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校风、班风观一、有关“风”的论述 在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风”本身做一些基本的阐释 風 wind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古人认为风是产生在江河湖海之上的一种物质,并由之而发明了一系列丰富的词汇。如 风尚general mood;atmosphere;habit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习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风俗;风气 general mood;custom 古人关于它的

2、论述有: “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等 二、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环境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的论述“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则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门槛时才出现的。我国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缓慢发展,文化知识有所积累,在父系氏族公社末期产生了学校萌芽。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时有“痒”。这是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

3、,时间约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严格地说,“成均”与“痒”只是学校的雏形。董仲舒断言“成均”为五帝之学,未能详言,估计不超过痒的水平。一般认为,学校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有可能使一部分人完全脱离生产来从教、从学;国家的出现,需要培养具备一定素质的官员以执掌政权和从事国家事务管;文字产生和文物典籍增加 ,必须进行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总之,是在文明社会才出现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儒家私学的管理特点儒家开办私学为孔子首创,历时数十年,弟子数千之众,规模之大可谓空前。孔门弟子子夏、曾子、子思皆承其办学传统。以后孟子、荀子,堪为一

4、代宗师。他们大都总结了自身办学的经验,形成该派办学管理的特点。(一)“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儒家兴办私学,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孔子首先提出并实行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即是说,招生的对象不分民族种类、庶鄙贵贱、贤良顽鄙凡来求学者,一概招收不误,一律认真教诲。从现今的统计和有关记载来看。孔子的学生多来自全国各地,有齐、鲁、卫、晋、秦、宋、蔡、吴、越楚等,不管来自中原华夏,还是边邦蛮夷,皆“不可弃也”。从经济地位来看,除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二人是贵族出身外,其余多为平民,皆出身贫贱低微。儒家遵循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这就冲破了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打乱了“礼不下于庶

5、人”的等级制度,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了平民,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开发了人才的来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教无类”成为历史私学乃至整个教育通行的原则,体现了古代教育突破等级界限平民化的特点。(二)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儒家私学的教学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也没有完整统一的计划,多数只能从自己学派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当时社会实用的需要设计施行相应的教学,所以教学的管理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不过许多大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作过具体的安排,形成了一些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原则。如以问难、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儒家私学的教学,不论哪个大师,不论其权威多高,其讲授和施教大都采取问难和讨论的

6、方式来进行的。教学中师生关系非常和谐融洽,总保持着友好、平等和民主的气氛。师生之间可相互问难,相互启发,教学相长。论语就是对孔子与弟子这些方面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记录。以后孟子、荀子等大师的教学,莫不如是。不仅师生之间问难讨论,学生之间也相互问难讨论。儒家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非常民主的。又如教学与学术研究想结合。先秦时期儒家的典籍,都是儒家大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儒家大师创办私学,总是以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为己任。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弟子整理编辑教材,这项工作往往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特别是许多大师教学中的微言大义,又多由弟子记录整理而流传下来。论语、孟子的等著作都是如此。孔子晚年居

7、鲁教学,同时致力学术。他删诗,正乐,叙书,定礼并序易,又根据鲁史而作春秋。这一伟业多得高足子夏的努力参与。此外,曾子也作孝经,子思还作中庸。孟子晚年在教学中,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把自己思想主张、教学言论编成孟子一书。荀子也曾“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现存荀子一书即指此而言。荀子的弟子也多研究著述。后世书院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师生共同编书,教学与研究想结合,成为书院教学的特色。虽然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书院式教学还离现在的学校式较远,但这种浓厚的学习、研究的风气,正是早期“校风”、“班风”。它影响到的不仅有这些先哲,还有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云:“学而不厌”、

8、“不耻下问”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中国近现代有关校风、班风的论述 校风school wind,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所学校的校风,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良好的校风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

9、要补充力量。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深渊于古代,形成于近代,日趋完善于现代。传说中的“痒”、“序”、“校”,就是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学校形式,在当时既是施政的地方,也是施教的场所。自秦至清的官学与私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各级学校施教机构。 我国从清末开始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于这种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教育。近代的一些著名学校,之所以能声名远扬,且影响久远,其重要因素是注重校风建设。张伯苓校长曾说:“个人应具有固有之人格,学校亦当有独立之校风。”而传教士教育家狄考文早在1890年第二次在华新传教士大

10、会上就提出:“让虔诚而有力的布道气氛笼罩着每一所学校。”近代一部分私立学校的办学者(无论他们是站在何种角度上),认识到刻意建设、创造一种独特风格的校风,良好的学风,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培养优秀人才有很大益处。 在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者,特别是其中有远大理想的教育家,十分注重创造自己的办学风格,在学校中创造一种气氛,塑造一种校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加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近代,通常一所学校的校风建设与办学者的办学理想密切相关。有明确的办学宗旨的创办者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将自己的办学意志、办学理想注入学校的培养目标、校训、校歌中,注入其日常工作和师生的生活中,刻

11、意地创造一种文化环境,管理教学风格,使其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把学生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才。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有关校风、班风的论述 一、西方近现代教育概况要了解西方近现代教育概况,我们不妨以美国为例。因为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它近几百年的历史也就基本算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缩影。美国教育,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最初出现的初等、中等及高等各级学校起,迄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了。要了解今天美国教育的概况,需要先粗略了解一下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以便知道今天美国教育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在美国独立以前,美洲各级教育都抓在天主教教会或新教教会的手中。所不同的,是这两种教会对思想自由和教育的控制,严

12、宽有些区别。在天主教殖民区,学校课程更具有宗教色彩,教会的控制也更严紧。教育的发展是跟殖民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紧连着的。无论在美国南部还是北部,教育系统都是地方分权的。每个殖民地,甚至每个社区,分别掌管它们自己境内儿童的学校教育事业。学校通常都是私立的,虽然某些殖民地在十七世纪曾制定法律,规定社区举办小学。独立后,各州对待学校教育事业各有不同。直到内战结束为止,南部学校教育只限于培养白人上层社会的子女。只是由于一八六五年北部取得胜利,公立教育才在美国南部逐步产生。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一八一四年)后,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进行了工业革命。这对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此以前,

13、教育事业多为宗教的事务,现在有了新的转折点,美国人自称是他们“教育觉醒时代”!而作为一个体系的美国高等教育,则是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之后,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才逐渐确定下来。实际上,到十九世纪末,美国初、中、高各级教育系统,才真正形成起来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工业突飞猛进向前发展。同时,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这时,美国教育又发生了一次大的改革。这是因为工业的扩大和集中,城市开始支配美国人的生活。学校人口增加,小学毕业生进中学的百分比升高。义务教育渐渐成为工人阶级容易接受的了,特别是新来的移民。年限也延长了。因而中学的“社会经济成分”有了改变,使公立教育的宗旨

14、和结构发生了严重的矛盾。这次改革运动被称之为进步主义的。它根据的仍是五十年前马萨诸塞州提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教育使都市穷人的行为合乎社会需要,减少犯罪,降低公共福利开支,促进街上的安全,提高工业生产率;使人民养成受教育会解决贫穷和失业问题的观念。这样,学校会保证资本主义制度运行无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频繁地进行了种种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是:改革并非由对学校应教什么负有法律责任的地方当局和州当局倡导的,而是一些基金会或联邦政府倡导的。而且,这次改革对别的国家有一定影响。直到今天,美国教育上一个主要的争论是:什么是教育的适当目标和方向?关于这一点,还有着“进步教育”和“传统教育”之争。总

15、之,以上简要的分析,是要使我们了解美国教育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种种改革的结果。改革的本旨是要适应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二、西方近现代的校风、班风观当你走进各所学校,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个性” 哈尔平(Halpin,A。W。)学校的组织气氛(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s)根据美国人 霍 伊 、米斯科尔的观点来看,在学习组织中,人的表现方式是由个别特征和组织背景所决定的。“背景(setting)”类似于环境、文化、氛围、感觉、风气、气氛这些词,是特别能被其成员感受的、组织的内在特征。人们只需访问几所学校,就能感受到各校的气愤有明显的区别。正如哈尔平指出:在第一类学校里,教师和校长都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处处表现出自信。他们在互相合作中得到乐趣,并感染着学生。在第二类学校里,教师们显然孕育着不满,校长缺乏领导能力,力图用他的权威来掩盖其不称职。蔓延在教师中的病态心理,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生活在一种挫折感中,并反馈给教师一种绝望情绪。第三类学校,没有欢乐也没有绝望的气愤,但充满着空洞的仪式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给人以一种“不真实”感。这一系列的内在特征,就被称为组织气氛,它把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别开来,并影响着学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