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47097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单元检测: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章末检测(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关于环境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以前,解决环境问题主要依靠环境管理B环境管理就是对工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D环境管理就是做好环境的规划与计划管理答案C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产生环境污染的不只是工业部门,工业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管理按其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分为环境规划与

2、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2“排污交易”对_类企业有利()A造纸 B钢铁C有色冶金 D微电子3“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手段()A法律 B教育C经济 D行政答案2.D3.C解析第2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3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是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下图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由Jan Martin Will设计的某年地球日的海

3、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4该图片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性质上的差异性性质上的普遍性危害的全球性影响的单一性A BC D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A共同 B不同C有区别 D共同但有区别6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选用绿色产品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庭A BC D答案4.B5.D6.C解析第4题,图片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在环境问题的性质上是相似性和普遍性、危害的全球性。第5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时,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

4、责任”。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大气温室效应增加造成的;选用绿色产品、植树造林和创建绿色家庭均可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的趋势;垃圾分类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措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于2007年6月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它明确了到2012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据此完成78题。7国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运用的环境管理手段为()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8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图”,以下有关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5、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结构从2012年后将开始转变为以水电为主B对减少CO2排放量作用最大的是有序地开发水电C我国应重点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火电建设D我国应重点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减少CO2的排放答案7.B8.B解析第7题,国家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来约束个人、企业和政府的一些行为来保护环境,这是一种行政手段。第8题,从图中可知,对减少CO2排放量贡献最大的是水电的开发,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水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目前不可能形成以水电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天然气是一种储量有限的矿产资源,不可能长时期大规模地发展以它为燃料的火电,在方案中也只是“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等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

6、源”。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生物质能源只能提供有限的能源,作为一种补充能源尚可,但是不能重点用作主要能源。“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浪潮已经掀起。然而据中国低碳网调查显示,对“低碳”一无所知的人占49%以上。据此回答911题。9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C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D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10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生活,关于低碳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B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C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不要用煤取暖D低碳

7、生活要求我们不做剧烈运动,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量11中国低碳网调查结果告诉我们()A环境保护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B实现低碳生活需要行政干预C实现低碳经济只能依靠法律手段D需要加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宣传答案9.C10.B11.D解析“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量消耗;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人对“低碳”一无所知,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实行清洁生产,公众参与,选购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等,才能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13题。12要有

8、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公众应做的事情是()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绝对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13下列属于环境道德的内容的是()A分类回收,循环再生B全面规划,合理布局C加强法律,违法必究D宣传教育,技术合作答案12.C13.A解析第12题,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选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最终才能有效保护环境。第13题,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等。图甲为“19712008年世

9、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乙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1415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15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双选)()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答案14.CD15.BC解析第14题,分析图表资料可知,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高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美、德两国人均G

10、DP变化率增长,而人均碳排放变化率为负值;据图可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第15题,注意关键词“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控制人口数量和缩减生产规模只能减少碳排放总量;只有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乙烷环境中,健康受到不利影响。2012年新年伊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环友科技中心等36家环保NGO针对苹果公司的代工厂污染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

11、件,提出了“拯救白雪公主,为苹果清毒”的倡议。(1)以下属于NGO主要工作方向的是(多选)()A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B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C监督企业的行为D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2)NGO的主要优势有哪些?(3)我国环保NGO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意义?答案(1)ABCD(2)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能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3)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实行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解析非政府组织(NGO)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它们工作的主要方向是环境

12、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对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72014年9月2日的一场阵雨过后,邯郸气温明显下降。9月3日邯郸迎来罕见的晴好天气。下图为9月3日至9月4日的空气质量实况。读图回答问题。(6分)对比图中A、B两段空气质量指数,并分析成因。答案A段空气质量指数低于B段(A段空气质量优于B段)。A段空气

13、质量指数较低的原因:冷锋过境时,大风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阵雨的降尘作用;白天天气晴朗,对流运动旺盛,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段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工业、交通等的)污染物的排放,因夜晚出现(辐射)逆温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解析图示A段空气质量指数低于B段;该地9月2日经历了一场阵雨,应是冷锋过境时,大风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阵雨的降尘作用明显,空气质量好;9月3日迎来罕见的晴好天气,白天天气晴朗,对流运动旺盛,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段空气质量指数较高,主要是工业、交通等的污染物的排放多,因夜晚可能出现逆温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下降。18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横贯上海中部的苏

14、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2)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3)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4)利用材料说明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答案(1)C来自岸上和水上的生活废弃物的污染;由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三个即可)(2)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为因素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3)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4)对象:个人、企业、政府。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解析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