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各论复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26754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各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科学各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科学各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科学各论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科学各论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各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各论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學各論複習題 嘉貓版 PART 1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1. 成人的常颅内压为0.72.0Kpa(70200mmHg),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 Kpa(50100mmHg)2.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颅内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颅内压持续增高,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包括: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脑水肿 脑移位和脑疝 库欣(Cushing)反应 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3. 颅内压增高的 “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4. 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较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

2、列临床综合症。5. 脑疝的分类:小脑幕切迹疝 或 颞叶疝 枕大孔疝 或 小脑扁桃体疝 大脑镰下疝 或 扣带回疝6. 大脑疝和小脑疝的区别:生命体征瞳孔 大脑疝 瞳孔生命体征 小脑疝7.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PART 2 颅脑损伤1.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根据部位可分为: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2. 颅前窝骨折(fracture of anterior fossa):累及眶顶和筛骨鼻出血 脑脊液鼻漏(CSF,rhinorrhea) 额窦,筛窦 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 嗅神经,视神经(, )损伤3. 颅中窝骨折(frac

3、ture of middle fossa):鼻出血 脑脊液鼻漏(蝶窦),耳漏(CSF otorrhea)(中耳、咽鼓管) 颅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 致命性大出血:破裂孔或颈内动脉管处破裂4. 后颅窝骨折(fracture of posterior fossa):Battle征 枕下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斑 后组颅神经( )损伤5. 颅骨骨折手术适应征:骨折片陷入颅腔,导致颅内高压 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开放性骨折深度超过1cm,无ICP增高,在非功能部位的小面积凹陷性骨折 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不宜手术

4、6. 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 脑挫裂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弥散性轴索损伤 下丘脑损伤。7. 继发性脑损伤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8.下丘脑损伤(hypothalamus injury)临床表现:受伤早期意识障碍或睡眠障碍,高热或低温,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水与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及急性肺水肿。9. 硬膜外血肿与硬脑膜下血肿的CT影像:硬膜外血肿CT: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常有骨折硬膜下血肿CT: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10. Glasgow昏迷评分法: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正常睁眼 4

5、回答正确 5遵命动作(按吩咐完成动作) 6呼唤睁眼 3回答错误 4定位动作(刺痛时能定位,手举向疼痛部位) 5刺痛睁眼 2含混不清 3肢体回缩(刺痛时肢体能回缩) 4无反应 1唯有声叹 2肢体屈曲(刺痛时双上肢呈过度屈曲) 3无反应 1肢体过伸(刺痛时四肢呈过度伸展) 2无反应 (刺痛时四肢松弛,无动作) 1注: 轻度:1513分 中度:129分 重度:83分 PART 3 胸部损伤1. 胸部损伤开胸探查指征:胸腔内进行性出血 心脏大血管损伤 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断裂 食管破裂 胸腹联合伤 胸壁大块缺损 胸内存留较大异物. 2. 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4 7肋 3. 胸壁软化:多根多处肋骨骨

6、折后,局部胸壁因失去肋骨的支撑作用而软化,称为胸壁软化。4. 反常呼吸: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 呼气时软化区胸壁向外凸出,称为反常呼吸 5. 肋骨的体征: 局部压痛 骨擦感 胸廓挤压试验(+)6. 肋骨治疗(处理)原则: 镇痛 固定 防止并发症7. 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胶布固定 胸带固定 肋间神经封闭 口服镇痛、祛痰及抗感染药物.8. 胶布固定的处理方法注意事项:胶布宽:7-8cm 胶布长:后起健侧脊柱旁,前过胸骨 深呼气后屏气时从后向前 依次从下到上, 上下胶布重叠1/3宽度9. 气胸临床表现:呼吸困难 胸痛 休克10. 纵膈扑动: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项周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

7、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患侧,成为纵膈扑动。11. 开放性气胸处理要点:1).急救处理: a. 闭合伤口,变开放气胸为闭合 b.胸腔穿刺抽气减压, 暂时解除呼吸困难。2).进一步处理::a.吸氧、输血补液、纠正休克 b.清创缝合伤口,破伤风抗毒素肌注 c. 胸腔闭式引流 d.抗感染 12. 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 (1) 气胸、血胸,需持续排气 (2)脓胸:需持续排脓者 (3)切开胸膜腔者 13. 胸腔闭式引流术置管位置:(1)排气: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伤侧。(2)排液:腋中或后线78肋间。14. 胸腔闭式引流术拔管指征:(1)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 (2)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 (3)停止漏气24

8、小时以后 15. 张力性气胸: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吸气时气体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胸腔内气体不能排出,致胸腔内气体不断升高,称为张力性气胸。16. 张力性气胸入院前或院内急救处理:立即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排气减压(加橡皮指套)。17. 血胸的出血来源 : 肺组织裂伤出血(肺循环压力低,一般出血量少,缓慢,可自行停止)。肋间血管或胸阔内血管破裂出血(体循环压力高,量大且急,不易自行停止 心脏大血管破裂(出血量多,急,短期内休克死亡) 18. 血胸出血量分类:少量血胸:500ml以下,X线:肋膈角消失,外高内低的弧形阴影,液平膈顶。中量血胸:500-1000ml, X线:积液平

9、肺门。 大量血胸:1000ml以上,X线:积液超过肺门,肺严重压缩。 19. 进行性血胸诊断要点: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重复测定,呈持续下降。 胸腔穿刺因血液凝固抽不出血液,但X线显示胸腔阴影继续增大。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量持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200ml。20. 贝克三联征的临床表现: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 心音遥远、心搏微弱 脉压小、动脉压降低 PART 4 肺部疾病1. 肺癌的临床表现:肺内表现 :早期的周围型肺癌没有任何症状 刺激咳嗽 血痰(痰中带血丝) 阻塞性肺炎 晚期侵犯邻近器官:膈N、喉返N、上腔V

10、、胸膜、纵隔食管、PANCOAST 综合征、HORNERS综合征 内分泌表现:骨关节病综合征、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 2.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及特点:鳞型细胞癌: 最常见(50%) 男性 中央型 放化疗较敏感 恶性度低 转移晚 预后好。小细胞癌: 发病率低 男性 中央型 放化疗很敏感 恶性度最高 淋巴和血行转移早 预后最差。腺癌: 次常见 女性 周围型 生长缓慢 恶性度高 血行转移早 预后差。大细胞癌: 少见 中央型=周围型 生长快 低分化 易脑转移 预后很差3. 鉴别诊断:A 肺结核:肺结核球 周围型肺癌 粟粒性结核弥漫型支气管肺泡癌 肺门淋巴结结核中央型肺癌肺门肿块B 肺部炎症:支

11、气管肺炎肺癌早期阻塞性肺炎 肺脓肿肺癌空洞 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C 肺部其他肿瘤:错构瘤良性、圆形块影、密度均匀、轮廓整齐、钙化 支气管腺瘤低度恶性、女性、咳血 PART 5 食管疾病1. 食管分为:颈、胸、腹三部分;全长2530cm2. 内窥镜下自上颌门齿:至食管起始部平均长度:15cm 至气管分叉处平均长度:25cm 至食管下端食管胃黏膜移行部的平均长度:40cm 3. 食管分段标准:颈段:门齿至咽15cm ;咽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距上门齿18cm胸段分三段:上段:胸骨柄上缘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24cm中段: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32cm下段:气管分叉平

12、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40cm;4.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早期临床症状:吞咽食物时偶有噎感 吞咽时偶有胸骨后疼痛(针刺样、烧灼样、磨擦样) 食管内异物感。 食管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咽干舌燥,颈部有紧缩感 剑突下隐痛不适。中期症状(进展期):进行性吞咽困难 吞咽时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不适 呕吐 体重下降晚期症状:压迫及穿孔现象 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 肝转移 盆腔转移 神经麻痹:侵及喉返N引起声音嘶哑 恶病质5. 食管癌鉴别诊断:早期无吞咽困难者:食管炎 食管中段息室 食管静脉曲张。出现吞咽困难者: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良性狭窄 食管良性肿瘤 6. 食管癌手术要求:切除的范围应距肿瘤边缘5cm。7. 食管癌手术并发症:肺炎、肺不张 吻合口瘘 脓胸 乳糜胸 声音嘶哑 PART 6 原发性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