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209645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一轮考点练习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改变1图为两个历史时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年平均增长率的改变示意图,这种改变反映了A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用最大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冷战格局的形成有利于“黄金时期”的出现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起先动摇2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是一种罪恶,因此国家的强制力必需限制在肯定的范围之内。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整机制。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A胡佛奉行政府是经济的“守夜人”B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C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D戈尔巴乔夫实行“加速发展战略”3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著文:“以前有

2、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洁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主要含义是A建立福利制度,发展民生B实行社会财宝的平均安排C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D推动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41946年法国实行了电力工业国有化,将1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EDF),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讷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EDF管理和经营。这一措施A表明法国放弃了市场的调整作用B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要求C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体现战后

3、工党的经济主见5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异端都已经非常清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歼灭民族国家。”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洲共同体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6有学者提出“据美国最近阅历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假如我们接着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旺盛,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

4、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旺盛与人类自由。”此主见提出的背景是A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失败B马歇尔安排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逆境720世纪70年头末,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抛弃“共识政治”,她依据货币主义理论进行改革,一是私有化,二是限制货币发行,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气。这样的改革A壮大了“学问经济”B减弱了“混合经济”C加强了“福利国家制度”D维护了凯恩斯主义8学问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其主要标记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学问产业的兴起。正是这些学问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

5、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全部这些表明A学问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学问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马路”安排D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9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进行了税收政策改革,在1981年到1984年的四年中,个人所得税从原来的最低税率14%和最高税率70%,分别降到11%和50%,这一改革A使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B有利于增加社会经济活力C消退了美国的滞涨现象D促进美国对外贸易旺盛10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状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

6、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峻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先,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起先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觉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凝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头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方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旺盛。当出现通货膨胀时

7、,则以削减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方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肯定效果。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给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很多人正在很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 依据闻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相关资料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凝视和对抗。(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3)从

8、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务之间的联系。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靠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困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困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起先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担心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方法因类而

9、异,凡年老及丢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困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肯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实力的失业者必需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D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B8【答案】A9【答案】B

10、10【答案】A11【答案】(1)凝视和对抗:西欧国家开拓新航路,由此发觉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路途,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同时随着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抗拒。(2)凯恩斯学派的特点:加强政府干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旺盛;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经济”的特点: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3)联系:新航路开拓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正是因此,20世纪30年头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快速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各国逐步探究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长期的干预又引起了经济的滞胀,主要国家又试图削减干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探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渐渐重视科技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以学问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12【答案】(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实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