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18897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9、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10、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11、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fT188-2012)1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8)1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1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16、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2.2相关的国家标准图集1、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3上阶段设计成果批复及审查意

2、见执行情况1、海绵设计中实际年径流控制率不满足要求,应修改。回复:木工程道路红线范围内空间有限,道路范围内的海绵设施有限,规划建设,共同实现该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结合两侧地块后期4项目概况简介4.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河东片区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措施专项设计。本项目需结合道路、排水专业图纸进行统筹实施。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文件1)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建委2017431号文)2)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成建委【2017】431号文)3)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DBJ51

3、/T084-20174)设计范围内地形图(1:500)5)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本项目道路、给排水等方案及相关设计资料7)业主提供其他材料2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本项目以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编制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有:(GB50788-2012)(GB50014-2021)(GB50318-2017)(GB/T50805-2012)(GB/T 50378-2019) (DBJ5lT084-2017) (GB/T 50563-2010)2.1国家规范、标准、规程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4、城市防洪工

4、程设计规范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7、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2细砂:黄褐色,湿,松散,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碎屑颗粒组成,碎屑颗粒多呈次圆状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中等,级配不良,泥质含量较高,渗透性较差,局部范围见薄厚层状含砾粗砂夹层,偶见少量圆砾和卵石颗粒。该层主要分布于Y7Y13井段、Y33Y56井段范围,层厚0.42.2m,层底高程介于457.70459.99m之间。3松散卵石:杂色,湿,松散,卵石颗粒母岩多为花岗岩、石英岩、辉长岩等,中等风化,粒径多为28cm,含量约5O55%,次圆状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级配不良,填充物为砾石、砂等,

5、均匀性差,局部见窝状砂、透镜状砂。该层广泛分布于拟建管道沿线,层厚0.62.6m,层底高程介于456.47460.18m之间。,稍密卵石:杂色,湿,卯石颗粒母岩多为花岗岩、石英岩、辉长岩等,中等风化,粒径多为310cm,含量约5560次圆状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级配不良,填充物为砾石、砂等,均匀性差,局部见窝状砂、透镜状砂。该层广泛分布于拟建管道沿线,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3)水文情况邛蛛市境内有南河、邮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五条主要河流。水资源虽然丰富,然4.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邛煤市羊安街道地处成都平原川西坝区,域内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界牌村7组杨墩

6、子海拔478米,最低处仁和社区赵河坝海拔455米。拟建管道沿线位于邛珠市羊安街道南部,斜江河以东,场地地貌单元属斜江河一级阶地,受人类活动改造,原地形地貌已不可见。拟建管道沿线现状为邛蛛羊安产业园区内既有道路,呈南西走向,起点位于现状羊横六路与羊纵三线交叉口,止于羊横六路与规划羊纵五线交叉口,两侧为工业园区,本次勘察范围内,现状地表高程约在462.7466.4m之间,地形较平坦开阔。(2)地质情况据现场踏勘和钻探揭露,拟建管道沿线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上层(Q)、冲洪积层(Q.-l),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示基岩面。各岩土层构成、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J)I压实

7、填土:杂色,干燥,中密密实,上部49cm为既有道路沥青面层,下部为既有道路水稔层或砂砾石垫层,硬质成分含量约7085%,粒径多为28cm,级配良好,部分底部见粘性土、砂土混合回填层,均匀性一般,堆填时间大于5年,有序堆填,经碾压夯实,低压缩性,无湿陷性。该层广泛分布于拟建管道范围,厚度L25.Om,层底高程介于458.96465.05m之间。2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黏性土、卵石组成,含少量建筑垃圾,硬质成分含量约7085斩粒径多为28cm,无序堆填,均匀性差,堆填时间小于2年,无湿陷性。该层主要分布于拟建管道终点附近区域,厚度2.44.6m,层底高程介于458.37461.81m之间

8、。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粉质黏土:棕褐色或黄褐色,稍湿,可塑,主要由黏粒和粉粒组成,中等压缩性,切面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无摇笈反应,局部含砂质团块。该层广泛分布于拟建管道范围,层厚0.84.4m,层底高程介于459.23462.78m之间。4.4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羊横六线的海绵设计。本项目道路红线外两侧无现状绿化带,车行道两侧有1.5m宽绿篱带;北侧红线外有现状沟渠。本次设计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及本项目的排水工程设计,主要针对红线范围内道路路面雨水进行海绵设计。本工程考虑人行道路面采用为透水混凝.匕底部设PVC渗管收集人行道及绿篱带下渗雨水,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9、5项目周边现状本次设计道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竦市,项目西侧为斜江河,东侧为现状纵三路,沿线与仁和大道等现状道路相交,两侧为现状已建成厂区,部分地块待建设。6设计控制目标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年径流控制率和设计降雨量关系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5606570758085设计降雨量H(mm)11.914.417.421.226.132.740.7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新建市政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改扩建市政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本次设计羊横六线为改建道路,径流总量控制率260%

1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4.4mm=本工程道路红线范围内空间有限,道路范围内的海绵设施有限,应结合两侧地块后期规划建设,共同实现该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而在干旱年景或农田集中用水季节,仍感供水不足,各渠尾水灌区更显紧张,可谓雨水资源丰中有缺,丰在洪水季节,缺在45月(干旱年景)。各河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形成境内初夏时有干旱,夏季洪水较为频繁的特点。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丰富,其中玉溪河居各河之冠。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以江流域为最。本项目拟建管道沿线附近水体主要为斜江河、南河、蒲江河及部分农用灌溉渠道。蒲江河位于拟建管道东南侧,最近距离约4.2km,对拟建管道无影响。南河位于拟建管道西南侧,最近距

11、离约4.Okm,对拟建管道无膨响。斜江河位于拟建管道终点西南侧,最近距离约430m,宽度80200m,该段历史最高洪水位约463m,勘察期间水位约为457m,低于拟建管道基础设计标高,对工程影响较小。拟建项目既有道路羊横六路道路北侧为一条农用灌溉渠,渠深23.5m,渠底高程约460.7462.5m,渠内水位受上游渠闸控制,渠道两壁为衡重式挡土墙,对拟建管道影响较小。(4)气象特点本项目拟建场地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属亚热带湿涧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气象资料表明,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117.3mm。丰水期为69月份

12、,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4%,枯水期13月份,其余为平水期。蒸发量多年年平均为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82乐多年年平均气温16.3C,极端最高气温为37.3C,极端最低气温-5.9,C.多年年平均风速为L35ms,最大风速14.8ms,最多风向为北及北东风向,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MOPa,最大风压力为250Pa(I年降雨量1050亳米,无霜期达280天。4.3工程范围本项目为河东片区羊横六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道路等级为次干路,红线宽度24米,双向4车道,路线全长约2000米。7.3 地块竖向分析本项目为改建工程,道路纵断基本同现状,道路两边的人行道雨水坡向车行道。7.4 地块污染源情

13、况该项目为市政道路,项目污染源主要为初期雨水面源污染。7项目海绵城市设计7.1 设计原则海绵城市目标可达原则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指标要求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安全为本、因地制宜根据项目条件,选用适宜的雨水设施,确保排水通畅。经济适用性原则优选建设成本低、便于运营维护、环保、节约用地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合理利用地形、管网科学布局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7.2 海绵设计思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的要求:“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排、用”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将70%的降水就地消纳和利用”。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加道路绿化对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根据成都市重大办发布的“关于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有关工作的通知成重7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7.1 下垫面分析本项目下垫面类型主要有透水铺装、硬化地面(沥青)、绿地(绿篱带、树池),下垫面分析如下表: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m,)面积比例雨量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值1沥青路面37245.8577.15%0.850.6562透水铺装662013.

15、71%0.30.0413绿篱带、树池4413.359.14%0.150.0144合计48279.2100.00%0.71根据上表计算分析,本项目开发建设后场地综合径流系数约为0.71。7.2 下垫面渗透性(1)绿地本工程道路两侧绿地主要为绿篱带,土壤主要为种植土,为满足绿地的渗透功能,要求种植土土壤渗透系数应大于5x10*s种植土配置要求及做法参照绿化种植土壤CJ/T340的规定。(2)透水人行道铺装透水砖的有效孔隙率应力15斩渗透系数应21.0XIo-2cms.人行道结构:8cm厚彩色透水混凝土(灰色);15Cm厚透水混凝上基层:20Cm厚天然级配碎石垫层,底面铺设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3)硬化地面本次设计道路为沥青路面,路面渗透性能较差。1、本工程涉及到其它专业预埋件、预留孔洞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