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16783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创伤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基坑方案设计;第二章主要针对施工方案以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详细编制;第三章针对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建议。第一章 方案设计(支护和土方挖运)本工程基坑支护、土方挖运及位移观测设计方案由 “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具体方案介绍如下:第一节 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甲方)拟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院内兴建烧创伤大楼工程,包括一栋主楼及其附属用房,其中主楼为地面以上16层,地面以下2层,平面尺寸约75.00m29.00m,框架剪力墙结构;附属用房为地面以上2层,地面以下2层,平面尺寸约60.50m

2、45.00m,框架结构。1.2、设计0.000标高值为绝对标高55.30m,主楼及地下车库基底标高为-11.80m(局部为-12.30m),槽底局部加深部位未计。二、现场概况2.1、拟建场地北侧现有2栋医疗楼,均为6层,砖混结构。其中一栋基础埋深-3.70m,另一栋无地下室。现有建筑距离拟建建筑外墙6.80m。北侧东半部分为地下管道,其外墙距离拟建建筑外墙仅0.90m。2.2、拟建建筑西侧为现有主要道路,距离拟建建筑外墙约3.20m。西侧南半部分有一条管沟,其外墙距离拟建建筑外墙仅1.00m左右。2.3、拟建建筑南侧西部与现有建筑间距为3.50m,东半部分紧邻已有南医疗楼,且有通道相连。此处局

3、部为地下1层,地下2层外墙位于地下1层外墙北7.10m。拟建建筑与南医疗楼间存在大量地下管线。2.4、拟建建筑东侧紧邻东医疗楼,间距约为4.00m,距离东医疗楼电梯井外墙约为1.60m。拟建建筑与东医疗楼间存在大量地下管线。第二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概况本场地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位置,地形较平坦。场地标高为55.00m55.28m。勘察报告所示的地层岩性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杂填土、新近沉积土层(包括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包括细砂、卵石夹粘质粉土1及卵石),现分述如下: 1)杂填土 厚度2.00m2.90m,褐色或杂色,稍湿湿,松散状态。成分以粉土

4、或粘性土为主,混有碎石、砖块、树根等杂物,结构紊乱,欠压密。2)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层顶标高52.20m53.04m,厚度1.80m2.80m,褐色,湿饱和,可塑状态,局部土体含水量较大,呈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结构性差。夹粉土薄层,含少量深褐色锈斑。3)新近沉积粘质粉土层顶标高49.76m50.70m,厚度0.40m2.00m,黄褐色,湿饱和,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结构性较好,局部夹粘性土团块。4)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层顶标高48.64m49.92m,厚度2.40m4.10m,褐色深褐色,湿饱和,软塑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结构性差。局部近于重粉质粘土。5)一般第四纪细砂层顶标高45.50m46.24

5、m,厚度0.40m2.00m,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状态。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砂质不纯净,局部夹少量砾石。本场地内细砂以下的地基土层以卵石为主,属巨厚层,该土层在水平方向上分布较均匀,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加大,骨架颗粒含量增加、密实度渐增大。自上而下,依其级配及密实性可分为两层:6)一般第四纪卵石夹粘质粉土1层顶标高43.92m45.54m,厚度7.40m8.80m,灰黄灰褐色,稍湿,稍密中密状态。卵石一般粒径24cm,个别可达8cm,磨圆、级配均较好,微风化,层顶附近见少量中等强风化颗粒,细、中砂及砾石充填空隙,充填物含量35%左右。粘质粉土1:厚度0.90m1.40m,黄褐色,湿,可塑

6、硬塑状态,土质均匀,结构性好,土体较致密。7)一般第四纪卵石层顶标高36.50m36.78m,本次勘探最大揭露深度11.50m,未穿透。灰灰褐色,稍湿,中密密实状态。卵石颗粒一般粒径3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磨圆好,多呈圆形或亚圆形,微风化状,砾砂充填空隙,含量30左右,级配较好。二、水文地质概况勘察期间,钻至天然地面以下26.30m26.50m(标高28.53m28.77m)时初见地下水,其静止水位为25.60m25.70m(标高29.33m29.47m)。本工程支护设计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第三节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参数根据“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的烧创伤大楼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7、设计参数如下: 1、护坡桩设计参数1.1、基坑支护11剖面至44剖面采用护坡桩+锚杆支护方案,55剖面采用悬臂护坡桩方案,护坡桩基本设计参数见下表:护坡桩设计参数表部 位桩 径(mm)桩中心距(m)桩顶标高(m)桩 长(m)嵌固深度(m)11剖面6001.20-1.2014.03.422剖面6001.20-0.2015.03.433剖面6001.20-1.2014.03.444剖面6001.20-1.2015.04.455剖面6001.20-1.2012.06.951.2、护坡桩钢筋笼基本设计参数见下表:护坡桩钢筋笼设计参数表部 位笼 径(mm)笼 长(m)主 筋(均匀配筋)11剖面50014

8、.0112022剖面50015.0112233剖面50014.0132244剖面50015.0112055剖面50012.0920钢筋笼主筋通长设置;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加劲筋142000mm;螺旋筋6.5200 mm。1.3、护坡桩冠梁参数:冠梁尺寸:700mm500mm(宽高)的冠梁,冠梁顶标高同桩顶标高;主筋:各支护区冠梁主筋均为622,主筋通长对称设置;箍筋: 6.5200mm,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1.4、护坡桩材料参数:(1)钢筋:6.5为I级圆盘条(HPB235),14、20、22为II级螺纹钢筋(HRB335)。(2)混凝土:桩身及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9、25;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0mm;混凝土粗骨料最大不超过30mm;混凝土砂率不宜小于45%,水灰比不宜小于0.50;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6.0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8.0小时。2、护坡桩锚杆设计参数2.1、预应力锚杆基本设计参数见下表1、表2:表1 预应力锚杆设计参数部 位开孔标高(m)间 距(m)锚孔孔径(mm)倾角()锚头规格承压板(钢板)规格(cm) 11剖面-3.702.40150153孔30303.0-8.202.40150153孔30303.022剖面-3.702.40150153孔30303.0-8.202.40150153孔30303.033剖面-3.702.40150153

10、孔30303.0-8.202.40150153孔30303.044剖面-7.201.20150152孔30303.0表2 预应力锚杆设计参数部 位开孔标高(m)锚杆长度(m)设计拉力(KN)锁定拉力(KN)根数总长自由段锚固段11剖面-3.7020.06.513.54502503-8.2019.06.013.0500300322剖面-3.7022.06.515.55003003-8.2018.06.012.0450250333剖面-3.7022.06.515.55003003-8.2019.06.013.0500300344剖面-7.2018.06.012.040020022.2、腰梁采用22

11、b工字钢腰梁。2.3、预应力锚杆锚孔注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浆体强度大于15.0MPa时方可进行张拉。2.4、预应力锚杆材料选取(1)预应力锚杆钢绞线规格为17-15.24mm,强度级别为1860N/mm2,屈服强度250KN。(2)水泥:P.S.A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微型钢管桩设计参数3.1、6-6剖面采用微型钢管桩设计方案,桩长:9.0m,桩径:146mm,桩间距:750mm,内置钢管直径80mm,常压灌注水泥浆,强度M20。3.2、桩体外侧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强度C20,厚度80mm100mm,内置6.5200mm200mm钢筋网片,钢筋网外每3.0m设14纵向压筋,纵向

12、压筋与地锚相连。3.3、桩身设置三道支撑,详见下表所示。土钉层序孔径(mm)竖直位置垂直间距(m)水平间距(m)锚筋直径(mm)锚筋长度(m)一100-1.81.601.5017-15.2412.0二100-3.41.601.5017-15.2412.0三100-5.01.601.5017-15.2412.03.4、第一道锚杆锁定荷载100KN,第二道锚杆锁定荷载80KN,第三道锚杆锁定荷载120KN。锚杆用22b槽钢锁定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上。4、土钉墙设计参数4.1、77剖面土钉墙支护基本设计参数见下表7-7剖面土钉墙基本设计参数土钉层序孔径(mm)竖直位置垂直间距(m)水平间距(m)锚筋直径

13、(mm)锚筋长度(m)一100-1.71.501.50206.0二100-3.21.501.50205.0三100-4.71.501.50205.0四100-6.21.501.50204.04.2、土钉倾角为10,土钉孔位在坡面上呈梅花型布置,土钉锚孔注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4.3、土钉墙面层编6.5250mm250mm钢筋网,钢筋网外每道土钉设14横向压筋,横向压筋与土钉锚头点焊连接,纵向压筋与土钉弯勾单面满焊连接。4.4、土钉墙面层喷射8010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屑=1:2:2,混凝土坍落度为4060mm。土钉墙材料选取(1)钢筋:6.5为I级圆盘条(HPB235),14、20为II级螺纹钢筋(HRB335)。(2)水泥:P.S.A 42.5水泥。(3)砂料:细河砂;石料:粒径510mm碎石。5、桩间支护设计参数5.1、桩间土修成内凹形,采用插钢筋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方法维护。5.2、插筋为14“T”字形钢筋,纵筋长1.00m,横筋长0.30m。5.3、面层挂22#钢板网,用插筋和6.5“U”形卡固定。5.4、面层喷射305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屑=1:2:2,混凝土坍落度为4060mm。5.5、钢筋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