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次考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16683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本次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过本次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过本次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过本次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本次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本次考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过本次考试,我们的教学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下面将本次考试集中反映出的问题从成绩、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做以下 总结。一、主要成绩:1. 本册基础知识掌握好。从学生答卷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掌握比 较扎实,像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本学期所学的概念内容学生正确率较高, 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在计 算部分的口算、出错较少,正确率达到了 97%,这与本学期对计算教学的 强化训练和新授讲解过程的处理是分不开的。2.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本次试卷的应用题虽然是在本册内容基础上进行的测查,但是有的题 目都拐了一点弯,这对

2、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运用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有 了很高的要求,这部分试题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这部分 试题中除最后一道题较难外,其他基本上是教材上本学期所教学的基本内 容,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从试卷看,90%的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 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 了基础,提供了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日常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 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 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

3、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 质的拓展和提升。(二)存在问题:1、有些学生审题不仔细、计算粗心。例如,以点A为端点画一条射线,从端点开始,截取一条5厘米长的 线段,这道题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就直接画了一条以点A为端点的射 线,而没有从端点A开始,截取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这一问题在全班大 多数学生中都出现了;还有解决问题中,有的学生给出单价、数量,让求 出总价,可都计算错了。 出现以上错误,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学习 能力还比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缺乏做事专一认真的态度,有 的学生作业都是做完后家长检查,自己不会找原因,学习依赖性太强。2、个别知识理解不透,概念模糊在本次试卷中有

4、一共同的错误之处:查出有多少个锐角。还有对前期 知识的考察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40,积也() 学生填的五花八门。这些错误与上课我们授课将知识是否讲透、讲扎实有直接关系,还有 因为有的知识是练习较少,学生生疏了,所以出错较多。3、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本次测试,有的练习、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混乱学生的答题 心理上的稳定,尤其是在应用题和选择题上,有的题目学生分析难度较大,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区分哪是多余条件而导致错误。学生现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增强了,但是感觉许多问题上 孩子无法可依,只 是凭着感觉走,平日碰到新

5、类型题依赖性较强,主 动思 考探究的能力有待培养。四、改进措施1 加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弄 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对比,使学生明确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 加强计算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在具体的计算中逐渐让学 生牢记算法,形成计算的技能、技巧。要坚持长期的口算训练,通过强化 口算训练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计算训练也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平 时错得多的要加强指导,反复训练。3. 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将应用题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放之首位, 常抓不懈,平日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去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

6、、推理能 力。4. 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虽然本次考试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有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做后检查的良好 学习习惯。这需要老师的经常指导和提醒。5 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优生要提高要求,使他们学习得到发展。 对差生要有更多的关怀,及时指导,使他们掌握当天学习的内容,并做到 多鼓励多表扬,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上是对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反馈,同时希望老师们能够给我们提出 更好的意见,以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7、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m aoad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ue 贝 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