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00494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睢宁县文华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主备人:张进 复备人:编写时间:2015-10-21 上课时间:2015-10-22 编号: 001课题我心归去学讲目标1、 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思乡之情。2、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学讲重点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思乡之情。学讲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学讲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检测反馈教具多媒体、白板教学流程及具体活动复备栏一、 导入新课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身处他乡,举头望月,为什么认为故乡的月亮最为明亮

2、?-正是因为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所以主观上认为只有故乡的明月才最皎洁。这就是家园之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一篇散文我心归去。二、自主学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幢 逃遁 模样 惦念 静谧贫瘠 悲怆 眷顾 旅泊 烙印2、文章题目为“我心归去”,那作者身在何处,心归何处?哪几节重在写身在异乡的感受的,哪几节是写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悟的?(1)作者身在异乡(法国),心在故乡(湖南)。(2)14节:身在异乡的感受。 59节: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悟。三、展示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思乡之情。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四、合作学习,交流探究1、作

3、者当时身在法国,为何会心归故乡,难道是法国的生活条件不好吗?-生答:不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生答:第一小节。找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思考:作者在法国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生答:生活环境十分优越。2、 那大家如果呆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感觉如何?-生答:十分惬意,享受。整理为word格式那作者的感受和大家一样吗?-生答: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齐读2、3两段。 请同学们找一找关键词,概括一下作者当时在法国时的心情。-生答:难耐的冷清、虚空、发疯。3、那作者是怎样来渲染这种情感的?(学生讨论,然后交流展示)(1)运用反复手法,如作者说他听到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2)运用比喻手法,如将情

4、感的寂寞虚空比作悬崖的边缘,寂静的深谷,(3)运用夸张手法,如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4、以上都是在写作者在法国的感受,而文章题目却是“我心归去”,那这一部分能不能删去?-生答:不能。既然不能,大家看这一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然后交流展示)(1) 写在法国的空虚寂寞,更能反衬作者思乡情切。(2) 为下文进一步写思乡之情做铺垫。5、那作者思念的故乡又是什么样的,文章在哪一节对故乡作了描写?-生答:第六小节。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小节,注意体会作者心中故乡是怎样的。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作者笔下故乡的特点?-生答:贫瘠而脏乱。 面对如此的故乡,如果是

5、你,你会怎样?-生答:不屑,鄙夷,羞愧但作者的心情却是怎样的?请用文中的词概括。-生答:亲切和激动。说明作者是真爱自己的故乡。真爱自己的故乡,并不在于故乡是富庶还是贫穷,繁华还是脏乱,而在于怀念着故乡的山水草木、怀念着故乡的邻里亲情、生活点滴。就像老舍笔下的北平,正因为对北平是一份真爱,所以他所怀念的,并不是北平的风景名胜、高楼大厦,而是最接近平民百姓的的小胡同、菜市场。因此,老舍在想北平的结尾,直接喊出:真想念北平啊。韩少功如果看了,也许也要从心底喊出:(学生齐说)-真想念故乡啊。正是源于真的想念故乡,所以作者想象听到舒伯特的独唱曲时,想到的并不是歌颂宫廷或爱情,而是什么?-生答:故乡的小径

6、,故乡的月夜。也就是说作者已经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了自己所听到的独唱曲中了。所以无论作者听到怎样的曲子,可能想起的都是故乡。整理为word格式这也正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6、作者也正是因为对故乡的这份真爱,所以有着无限的感慨,有着对故乡文化的思考。那文中哪几节又是写作者对故乡的思考的?-生答:7、8、9三节。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7、8、9三小节,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划出文中作者对故乡思考的句子。找同学朗诵对故乡思考的句子。-生读:.(在朗读中分析故乡的文化内涵)故乡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7、:故乡是奉献之所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故乡是幸福之源下面选出两句作重点鉴赏,并分组讨论,然后用白板展示。【前三组讨论第(1)题,后三组讨论第(2)题】1、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问:血泪与汗水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注意把词的本意和引申义结合起来思考) (1) 血:为家乡的贫瘠脏乱而痛苦的心情泪:对家乡的热爱和无尽的思念汗水:为家乡付出的艰辛劳动(2) 故乡有自己的血泪与汗水;作为游子,故乡的美丽让人思念,因此作者也会因为思念故乡而悲伤。2、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

8、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问:作者为什么说对故乡的“那种失望能滴血”? “金麦穗和赶车谣”用了什么修辞,分别指什么?(1) 因为作者对故乡是真爱,而且爱得深沉,因此,一旦失望,也必将是深沉的、痛彻人心的,让人心中能滴血。正如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 中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因爱得深沉,所以眼中才会有泪,心中才会滴血。(2) 运用借代的修辞,分别代指故乡的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身在异乡而心归故乡的游子,也让我们感悟到了故乡是生命之根,是奉献之所

9、,是幸福之源。当然,同时文中那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也让我们回味无穷。整理为word格式好,最后我们就来做一个与本文语言技巧有关的小练。 五、检测反馈1、本文语言优美,善用修辞,尤其是文中有几处排比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参照原文中的下面这句话,再续写一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原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是,我的故乡却有 示例:我的故乡却有宁静安详的村庄,有潺潺流淌的小河,有田园般绿树掩映的瓦房,有青得能引发你生命豪情的田野。2、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加以概括。下面

10、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所提供的的信息,采用句式“家不在于而在于”加以概括。(不超过40个字)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超豪华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示例:家不在于财富的多寡和住宅的奢简,而在于亲人的相聚和亲情的温馨。六、课后作业1、积累有关思乡主题的诗歌,课后与同学交流。2、依照本文对话栏的样式,写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板书设计:我心归去异乡-环境优越-冷清虚空故乡-贫瘠脏乱-亲切激动生命之根奉献之所幸福之源整理为word格式教后反思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