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00310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基本目标:1.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 理解本文游览山水的乐趣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提升目标:学习本文语言的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美。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一词多义等用法。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美。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第一课时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环滁( )琅琊( ) 林h( )辄醉( ) 暝( )对y( )伛偻( )酒li( )山肴( ) 野蔌( ) 觥筹( )阴翳( ) 二、读一读1.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2.小组推荐学生读课文,读后点评。三、想一想1.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2. 质疑讨论释疑

2、。 四、练一练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朝而往,暮而归( ) 山水之乐( ) 归 云归而岩穴暝( )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太守之乐其乐( )( ) 泉香而酒洌( ) 环滁皆山也( )而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也 山之僧智仙也( )杂然而前陈者( ) 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不知人之乐( ) 颓然乎其间者( )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乎临 临溪而渔(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蔚然而深秀者( )峰回路转( ) 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 饮少辄醉( )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林霏开( )野芳发而

3、幽香( )云归而岩穴暝( )( )佳木秀而繁阴( )负者歌于途( )伛偻提携( ) 泉香而酒洌( ) 弈者胜( )颓然乎其间者( )( )树林阴翳( )太守谓谁(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一、 默一默1默写名句。2听写加点词意。二、读一读朗读课文,概括文章每段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语感。三、想一想1.本文用什么字贯穿全文,请你找出含有此字的句子,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2.本文语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请结合文章具体句子欣赏。3.质疑四、练一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一)醉翁亭记略(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4、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不求名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名之者谁( ) 饮少辄醉( ) 醉翁之意( ) 欧阳修谪滁州 ( )2.翻译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4.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5在滁州和颍州两个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