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951115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京津冀协同开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京津冀协同开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1 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京津冀协同开展成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开展战略从非均衡走向均衡开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加快产业分工协作,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 家层面来看,促进京津冀协同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打造先进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第二,构建中国的研发创新、高端效劳集聚区,提升区 域竞争力。第三,有望成为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开展。第四,探索建立协同开展、科学持续的区域开展示范区,为建设生态 友好、社会和谐的新模式提供借鉴

2、。近年来,北京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北京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很快,根据研究,城市 化率从 30%上升到 60%,英国用了 180 年,美国用了 90 年,预计中国需要 30 年时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北京地区人口快速聚集,造成城市拥堵,土地资源稀缺,生活本钱增加,雾霾污染严重。北京是一多功能的城市,其经济功能在不断 的被强化,近十年来,北京新增的外来人口当中,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业和建筑业,这四大传统的行业里占了 2/3,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占到全北京从业人员的 11.6%,北京在经济功能方面处于中低端。北京要开展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

3、业,就需要把其重化工业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 移出去。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重点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产品总成,把一般零部件制造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拓展其产业链条,加大产业关 联度,形成专业化社会分工体系,加强与河北、天津等地的对接开展。京津冀协同开展给河北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重大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开展中,河北是最明 显的“短板,人均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开展质量差,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北京进一步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和金融管 理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要求京津冀三地实现全域协同开展。.1.2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分工理论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区域产业

4、分工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全球一体化开展背景下,传统国际分工格局发生改变,分工理论也由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开展到新国际分 工理论。传统产业分工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比拟优势理论李嘉图,1817,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 歇尔俄林,1986,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1993和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2002等,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新国际分工 理论的出现建立在传统分工理论的根底之上。跨国公司的产生,出现了将产业的某些环节转移到国外,即生产环节跨国界,并通过垂直的贸易链相互连接的现象。有 学者如 Balassa, 1967注意到该现象,提出“垂直专业化概念。Du

5、ranton,Puga2002把各个区域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专业化分 工,称为功能专业化。Grossman 和 Rossi-Hansberg2022提出了“工序贸易的概念,拓展了产品内分工概念,并提出要不同国家为全球供给链的不同环节提供不同的增值服 务。新的国际分工理论引入了工序分工的理念,这样的产业链分工是产业垂直分解和产业融合的结果。.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概述2.1 产业梯度的内涵及形成产业属于“中观概念,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是经济分析中一个重要范畴,产业竞争力的上下、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的快慢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竞争力 的重要指标。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三

6、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产业结构分 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我国的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产业梯度直接、集中、本 质地表达了区域经济开展状况,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开展战略及产业根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水平上的差距,这种差距 反映在国家或地区之间产业层次的梯度差异上,即为产业梯度。产业梯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或地区间在生产本钱、要素禀赋以及产业分工方面的差异。其代 表性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本钱说、李嘉图的“比拟本钱说和

7、要素禀赋理论等。“绝对本钱说认为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效率上具备有绝对优势,可以 通过商品交换来获益,两国在生产本钱上的绝对差异,是形成产业分工的主要原因,由绝对优势国家构成了高梯度产业,形成了产业梯度,这种梯度也是“绝对梯 度。“比拟本钱说认为一国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优势,但应选择优势较大的商品来生产,即选择生产和出口比拟优势商品,由此也形成了两国间的相对 产业梯度。“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生产商品时所具有的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在价格上存在着差异,在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前提下, 形成产业分工和产业梯度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流动使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可

8、能。.2.2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梯度理论又称梯度理论,其理论根底是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观点认为,区域在客观上存在着经济与技术开展的梯度差异。区域间的 梯度差总是存在的,只是差异程度不同,兴旺国家区域梯度差相对缓和,落后国家区域梯度差陡峭。产业与技术呈现由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扩散的趋势,其梯度转移 可以促进区域间关系协调与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当一个区域开展到一定阶段,其成熟产业需要适时转移出去,否那么就会产生衰退产业和新兴产业在资源使用方面的冲 突,导致区域产业拥挤,阻碍区域经济的开展。其次,经济落后的地区接受产业、技术转移对自身的开展利大于弊,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降低

9、生产本钱,增加 就业时机,提高收入水平,并积累经济起飞的条件。最后,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兴旺地区和落后地区共同作用,政府制定适当政策并加以引导,促 进产业转移,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开展。.3 京冀两地产业开展现状分析. 123.1 京冀两地产业开展状况比照分析 . 123.2 京冀两地资金利用状况分析 . 163.2.1 京冀两地利用外资情况比照分析. 163.2.2 京冀两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比照分析. 173.3 京冀两地科研教育情况比照分析 . 183.4 本章小结 . 184 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及产业分工研究. 204.1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

10、的 SWOT 分析. 204.2 京冀两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分析研究 . 234.3 本章小结 . 265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275.1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微观企业主体分析 . 275.2 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河北黄骅承接北汽集团产业转移 . 285.3 本章小结 . 326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对策建议6.1 构建承接平台,完善交通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产业集聚和开展特色产业群的重要平台,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力量。要构建综合性的工业 园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用地,优化空间结构

11、,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加大工业园区根底设施建设,做好配套设施根底,为园区提 供良好的开展环境;第三,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最后,政府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政策优惠,合理引进配套企业,打 造综合性的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为产业承接地带来先进的技术,提高外乡企业的科技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河北省在承接北京地 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吸收引进,承接北京地区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河北省可以建立假设干特色产业园区,主要用于承接北京高科技工程的产业转 移,在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产业转移的特色园区,合理利用人

12、才、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形成“北京技术研发-河北成果转化的模 式,推动河北省的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结论在对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在产业根底方面存在着较大落差,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存在着进行产业转移的梯度 差,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既存在着优势和劣势,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要把好环境关,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消耗严重。通过对两 地产业转移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北和北京的产业同构程度在降低,两地产业分工合作进一步优化。通过对企业主体的分析,从价值链角度看,北京应该充分发 挥其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位置,开展高附

13、加值产业。河北处于中段地位,可以利用其制造业优势,积极引进北京地区技术和人才,大力发 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其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构建良好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综合性工业园区,加强产业转 移的配套能力建设,拓展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融合,促进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开展。最后,河北省应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的驱动作用,健全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保障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应转变职能,提高其效劳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制度方面的 支持。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对微观企业主体的分析等尚存不完善之处,在实证方面的分析还比拟有限,这是本文的缺乏和遗憾之 处。随着价值链分工及产业链分工的开展和完善,产业转移模式研究和承接平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完善,希望能对河北省今后的经济开展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对 策和建议。参考文献略原文地址: :/ sblunwen /jj/13665.html,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您可能在寻找经济论文方面的范文,您可以移步到经济论文频道 :/ sblunwen /jj/查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